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那个法利塞人立着,心里这样祈祷: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二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那个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我告诉你们,这人下去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而那个人却不然。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路18:9—14) 这个比喻为大家所知,也很容易了解。比喻的对象当然是法利塞人,但耶稣借题发挥,暗示他的…  相似文献   

2.
各位朵斯提:色兰! 尊大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们要虔诚地、秘密地祈祷你们的主,他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7:55)这节经文就是真主教导我们穆斯林如何做“都阿”。“都阿”为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有“呼唤、请求、恳求、祈祷”之意。而作为伊斯兰敦功修的术语,它的含义是祈求真主的赐予或是饶恕。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9,(1):1-1
众百姓受洗后,耶稣也受了洗;当他祈祷时,天开了;圣神借着一个形象,如同鸽子,降在他上边;并有声音从天上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路3:21-22)  相似文献   

4.
“西满,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说……一个债主有两个债户:一个欠五百德纳,另一个欠五十。因为他们都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赦免了他们二人。那么,他们中谁更爱他呢?”西满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 耶稣对他说:“你判断的正对。”(路:七,41-43) 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比喻,它说明天主对我们是何等慈悲、何等慷慨大方。他见我们无法偿还欠债,他不但不追究,而且永远宽恕我们。赦免我们。 但想了解这则比喻的真谛,我们必须先知道耶稣讲这则比喻的前因后果。 依据路加圣史的记载,当时有位名叫西满的法利塞党人,他可能为了好…  相似文献   

5.
圣诞喜讯     
“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依9:6)他是谁呢?他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他是历代圣古先知所预言的默西亚。看!夜色沉沉,遍地安宁;白冷郊野,奇光照耀;天军降下,传报喜讯。听!天使对牧羊人说:“不要害怕!看,我报告你们一个关于万民...  相似文献   

6.
拜功是伊斯兰教的柱石买子奇《古兰经》说:"众人啊!你们的主,创造了你们和你们以前的人,你们当崇拜他,以便你们敬畏"(2:2l)。又说:"当你们安宁的时候,你们当谨守拜功。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穆圣说:"拜功是教门的柱石,凡立行...  相似文献   

7.
祈祷与实践     
主耶稣基督的一生是祈祷的一生,是传福音与实践福音的一生。他简选使徒、传教讲道、显奇迹治病救人时,他心神欢乐或忧闷时,他受难前及在被钉十字架上……时时处处都做祈祷。他教导我们说:“醒悟祈祷吧!免陷于诱惑。你们的心神固然愿意,但肉体却软弱。”(玛26:41)圣教会有各式各样的祈祷。从形式上分,有口祷、默祷;从内容上分,有赞美、感谢、求恩、悔罪等;从经文上看,有“天主经”、“圣母经”、“玫瑰经”、“苦路经”、“早晚课经”等,这些祈祷足以让我们与主共融,与主相通。然而,在福音书中,主耶稣又向我们说:“不…  相似文献   

8.
拜功是伊斯兰教的柱石买子奇《古兰经》说:"众人啊!你们的主,创造了你们和你们以前的人,你们当崇拜他,以便你们敬畏"(2:2l)。又说:"当你们安宁的时候,你们当谨守拜功。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穆圣说:"拜功是教门的柱石,凡立行...  相似文献   

9.
彭丽 《天风》2011,(6):62-62
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位好友去见上帝,请求上帝给他们每人一份同等的幸福,以便他们能有福同享,上帝答应了。然而,得了同等幸福的两个人,一个活得快乐无比,另一个却愁眉苦脸。过了不久后,那位活得愁眉苦脸的朋友去找上帝,责问他为什么给自己的是痛苦,给他朋友的却是快乐。上帝回答他说:"其实,我给你们的,每人都是一份同等的幸福。""只是你盛装幸福的瓶子大,不容易装满,而你朋友盛装幸福的瓶子小,当我把同等的幸福给你们时,你朋友的瓶子很快就装满了,  相似文献   

10.
雪峰 《天风》2012,(8):54-55
《路加福音》12章记载:耶稣正在讲道时,"众人中有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迫不及待地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参路12:13)在巴勒斯坦,人们遇到经济纠纷时,习惯请求德高望重的拉比出面调解。因此,这个人找到了身为拉比的耶稣。不过,耶稣却不愿意卷入这个事件,因为这并不是他的使命,所以他义正词严地声明:"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相似文献   

11.
鼓励穆斯林积极施舍的经训明文很多,如: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3∶92)穆圣说:“你们当施舍,即使是一粒枣。”又说:“一个人去世之后,他与尘世割断联系,只有三种事情除外:益人的知识;川流不息的施舍;为他做祈祷的善良的后代。”于是我们看到,踊跃施舍已成为穆斯林的一个普遍性美德。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对社会公益和穆斯林个人捐助的佳话美谈.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耶稣在一个地方祈祷,停止以后,他的一个门徒对他说:主,请教给我们祈祷,如同若翰教给了他的门徒一样。耶稣给他们说:你们祈祷时要说:父啊!愿你的名被尊为圣!…(路11:1-2)门徒要求耶稣教他们祈祷,耶稣先教他们举心向父,然后教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这第一个意愿与父的名有关:"愿你的名被尊为圣!" 名字  相似文献   

13.
“天国好像一个人,在自己田地撒了好种子;但在睡觉的时候,他的仇人来,在麦子中间撒上莠子,就走子。苗长起来,抽穗的时候,莠子也显出来了。家主的仆人就前来对他说:主人!你不是在你田地里撒了好种子吗?那么从那里来了莠子?家主对他们说:这是仇人做的。仆人对他说:那么,你愿我们去把莠子收集起来吗?他却说:“不,免得你们收集莠子,连麦子也拔了出来。让两种一起长到收割的时候好了;在收割时,我要对收割的人说:你们去收集莠子,把莠子捆起来好燃烧,把麦子却收入我的 仓里。”(玛13:24-30) 我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14.
圣神是真理之神耶稣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永远与你们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并在你们内。"(若14:15-17)耶稣说...  相似文献   

15.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2,(2):1-1
显现给十一门徒派他们往训万民十一个门徒就往加里肋亚,到耶稣给他们所指定的山上去了。他们一看见他,就朝拜了他,虽然有人还心中疑惑。耶稣便上前对他们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二十八,16—20)基督妙身的每个肢体应尽己职我因所赐给我的圣宠,告诉你们每一位:不可把自己估计得太高,而过了分;但应按照天主所分与各人的信德尺度,估计得适中。就如我们在一个身体上有…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倡导节制私欲白清真各位朵斯提:色兰!《古兰经》云:"你说:'我不顺从你们的私欲;否则,我必迷误,而绝不是遵循正道的人'"(6:56)。人类最大的敌人莫过于私欲,所以穆圣说战斗分为两种:一是对敌战斗,一是同自己的私欲战斗。穆圣又说:我唯恐你们染...  相似文献   

17.
“天主的国相似什么?我要把它比做什么呢?它好似一粒芥子,人取来种在自己的园中,它才生长起来成了大树,天上的飞鸟都憩息在它的枝头上”,他又说;“我把天国比做什么呢?它相似酵母,女人取来藏在三斗面中,直到全部发酵。”(路13:18-21)芥子及酵母的比喻,玛窦及马尔谷至史均有记载,且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只是路加说种在‘’园中”,其他两位,则说种在“地里”而已。我们可以确认,这个比喻是耶稣传教生活的杰作,是他坐在船上向群众所讲的。事虽如此,但据初期教会的一位大圣师克里斯德莫(Chrysostomu到表示,耶稣讲这个比喻…  相似文献   

18.
笑话三则     
中国太奇妙了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将永远属于你们”。成语妙用宋君平时常喜欢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用友结婚,新娘向他致酒,宋君见新娘俏丽异常,便赞美说;“你今天真是‘面目全非’”。接着新郎向敬酒,他举杯道:“让我们‘同归于尽’吧!”。连带关系老赵来第一天,王先生就“耳提面命”教训他一番;凡事须听命于我,我要你做的就做,没叫你做的就别动,好,现在开饭。”…  相似文献   

19.
古印度有个著名的寓言《聪明人和他的两个学生》写道:一个聪明人收了两个学生,一天晚上他各给了他们一块钱,吩咐道:“我给你们的钱不多,但是要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能够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塞满。”这真是个难题!一块钱能够买什么东西呢?怎么能够买这许多东西把这大房间塞满呢?但是,他的两个学生,都立刻遵命出去买。隔了  相似文献   

20.
先知易卜拉欣与他的儿子伊斯玛仪在筑起天房地基时虔诚地向真主做了祈祷,正如《古兰经》说:当时,易卜拉欣说:“我的主啊!求你使这里变成安宁的地方。”(2∶126)先知易卜拉欣祈求真主把麦加作为安宁的城市,因为只有一个城市的居民获得了安宁,那么他们的生活才会是幸福的。先知优素福追随他的祖先易卜拉欣倡导和平,《古兰经》说:当他们进去见优素福的时候,他拥抱他的双亲,他说:“你们平安地进埃及吧!如果真主意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