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文化智力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探讨了主流文化认同、自尊在文化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文化智力量表、主流文化认同量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648名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自尊是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2)主流文化认同是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自尊的中介变量,因此,主流文化认同和自尊在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这表明主流文化认同和自尊是影响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因,研究结论对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整合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302位华南地区企业员工两阶段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与变革支持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工作自主性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变革开放性和变革支持行为;(2)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和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自主性在变革开放性与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整合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302位华南地区企业员工两阶段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与变革支持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工作自主性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变革开放性和变革支持行为;(2)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和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自主性在变革开放性与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来华留学生个人-表现认同差异、个人-关系认同差异在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跨文化智力问卷、个人-表现认同差异问卷、个人-关系认同差异问卷、抑郁量表对301名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相关分析表明跨文化沟通能力与个人-表现认同差异、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个人-表现认同差异、个人-关系认同差异与抑郁两两呈显著正相关。②链式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能直接影响抑郁,但存在两条间接路径:个人-表现认同差异的单独中介以及个人-表现认同差异和个人-关系认同差异的链式中介。本研究表明,身份认同差异在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来华留学生抑郁的关系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能为来华留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容琰  隋杨  杨百寅 《心理学报》2015,47(9):1152-1161
本研究共收集了74个工作团队的数据, 探讨了领导情绪智力对团队层面绩效(任务绩效、利他行为)和态度(满意度、团队承诺)的影响、公平氛围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导的情绪智力对团队绩效和态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程序公平氛围中介了领导情绪智力对团队任务绩效和利他行为的影响, 交互公平氛围中介了领导情绪智力对团队任务绩效、满意度和团队承诺的影响; 团队权力距离调节了领导情绪智力和交互公平氛围的关系, 该调节关系通过交互公平氛围的中介作用影响团队任务绩效、满意度和团队承诺。  相似文献   

6.
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相结合的理论视角,研究采用两阶段追踪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探讨了心理资本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以及变革开放性和组织支持感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建言行为,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显著调节心理资本通过变革开放性影响建言行为的间接效应,在高组织支持感的条件下,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影响建言行为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但是在低组织支持感的条件下,变革开放性的中介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叶宝娟  方小婷 《心理科学》2017,40(4):892-897
为考察双文化认同整合、文化适应压力在文化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文化智力量表、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文化适应压力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799名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双文化认同整合是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2)文化适应压力是双文化认同整合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双文化认同整合和文化适应压力在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这表明双文化认同整合和文化适应压力是影响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因,研究结论对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余霞  钟年 《心理学探新》2019,(5):393-399
文化心理学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心理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有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取向,是一门有胸怀、有气度、能包容的学科。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传播研究诞生在相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拥有共同的学科渊源,这种天然的关系决定了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运用文化心理学的正当性、必然性。文化心理学的全球化研究视角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参照; 文化的观念、文化适应理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冲突理论等文化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化心理学还为跨文化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具体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反之,跨文化传播研究不仅为文化心理学提供了鲜活的案例,还为其理论建构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施媛媛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7):1108-1117
全球化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 开阔了人们视野的同时, 也造成了认知负担, 进而可能引发对外文化群体的抵触情绪和排斥行为。多元文化经验的普遍性和两面性突显了对其进行合理管理和灵活应用的重要性。然而, 现有的文化能力的理论大多在全球化研究早期提出, 已经无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化。在文化会聚主义理论框架下, 将文化视为动态发展的系统, 建构以元知识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能力模型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化问题。新模型的效用检验计划从文化知识管理和群际接触应对两方面检验多元文化能力在跨文化合作情境中的效用与机制, 以期为全球化环境中个人与组织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情绪智力在大五人格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考察情绪智力在大五人格与学业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探讨了两种情绪智力模型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1)大五人格因素巾只有开放性维度对学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2)能力型情绪智力在开放性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而混合型情绪智力则没有在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跨文化管理研究越来越关注国家内部(次国家层面)地域文化差异。在类似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和企业的跨地域布局使得员工与管理者都需要面对不同外部地域文化环境和组织内部人员地域多样化的挑战,研究国家内部地域文化差异及其对组织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现有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共识是国家内部地域文化差异普遍存在于亚洲、欧洲和南北美洲各国。覆盖的国家类型多样,既有美国、巴西等地理跨度较大或有多民族多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也有日本、德国等地理跨度较小或历史上民族和信仰成分较单一的国家;既包括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集体主义倾向的东南亚和南美国家,也有个人主义倾向的北美和西欧国家。差异的内容主要包括霍夫斯泰德和施瓦茨的文化价值观维度,尤其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此外,不同国家之间内部地域文化差异的程度也显著不同。 聚焦中国大陆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大陆地域文化区的划分和地域文化差异的内容维度。研究早期主要是从理论上根据影响文化的外部因素(如地理环境特征)讨论了文化差异的存在和文化区域划分,后来直接根据价值观相似度对不同省市或地区进行聚类;近年来,少数研究进一步依据多个指标综合划分地域文化区,并开始假设和验证不同区域价值观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本文整合现有的几种中国大陆地域文化区划,用层次聚类法,获得了有较大共识的8个文化区。现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在集体主义、长期导向、风险偏好、儒家价值观等文化价值观维度存在地域差异。 有关国家内部地域文化差异如何影响组织行为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证文献仍然非常有限。 从跨地区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有可能影响当地人群的消费模式、员工行为、管理风格和决策(如投资),进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从跨地区文化互动研究看,母公司企业文化与子公司所在地文化互动融合的模式有可能影响子公司经营绩效。最后,国家内部地域文化差异的程度不仅有可能影响本国企业跨地区布局的方式,还有可能影响企业跨境投资方式、企业国际化程度和经营绩效。 未来研究应更多的关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外的文化维度,探索主位视角来丰富研究理论和测量方法,尤其亟需更多对地域文化差异和跨地域互动在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的结果的研究。最后,文化随着经济活动、政治变化、人口流动、对外交流互动而不断演化。在经济持续发展、商业活动地理布局不断拓展、人员流动极大增加、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大陆各区域及港澳台地区的地域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及其组织中不同层面的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也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文化智力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智力是指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其他人打交道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新文化的能力。文化智力的结构与测量,与其他相关构念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开发方法成了现有研究的重点;另外,也有实证研究表明,文化智力对一些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例如认知结果、情感结果以及行为结果。本文对文化智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灌注、相互建构的关系,因而更加关注“心理”、“意义”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各自的意义、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论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因素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它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反对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在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下,跨文化心理学开始摆脱“欧美中心主义”偏见,出现了普遍性研究策略和特殊性研究策略相结合、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相结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Cultural competency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 services pertains to the appropriate provision of care to a diverse population. It is broadly recognised that this requires sensitivity at policy-making, organisational and individual levels. One specific focus in the literature has been the aptitudes required of practitioners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 rang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have emerged on what such aptitudes should be and how to attain them. However, lack of clarity over definitions has resulted in a differential focus on sub-components of the cultural competency construct, namely awareness,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current review aimed to consolidate material dispersed across the literature, to create a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 of what cultural competence means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individuals delivering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cultural competency approa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Highlights the points at which culture intersects major phases of the research enterprise — problem formulation, population definition,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design, methodology, and data analysis — and influences and constrains what researchers deem worthy of investigation and how they interpret what they observe. These ethnocentric biases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a knowledge base for understanding diverse cultural communities. At each step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need to carefully examine and expose the underlying cultural assumptions and to generate and develop alternative choices is emphasized. Guidelines are provided to encourage researchers to be aware of and deliberately make choice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ally anchored methodology that balances the demands for rigor and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s more organizations implement multinational strategies, sales managers leading sales forces encounter complex cultural challenges that affect relationships, processes, and outcomes. We undertake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the obj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sales manager–salesperson relationship when the sales manager is leading sales representatives located in other cultures.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size and growth of Asian countries, we focus our study on the Asia-Pacific Rim region. In-depth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21 sales managers working for a large multinational technology firm in our focal region provide the data for our analysis.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we identify five key themes: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cross-cultural relationship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cquisi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rust across cultures, language, and decision-making. From our findings, research propositions are offered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Incorporating a cross-cultural curriculum into genetic counseling training programs demonstrates a professional conviction of genetic counselors that cultural issues are important in genetic counseling. Funded by the Special Projects Fund in 1993 from the National Society of Genetic Counselors and the Kitson Fun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the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Genetic Counseling was developed to provide genetic counseling programs a curriculum to teach cross-cultural genetic counseling. The theoretical rationa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al curriculum is presented. By expanding cultural knowledge, developing an awareness of oneself and others, and increasing the repertoire of culturally relevant counseling skills within a socio-political context, genetic counselors will be able to better serve all clients seeking genetic counseling.  相似文献   

19.
松-紧文化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新维度,它发轫于人类学的文化田野考察,致力于刻画不同文化间社会规范强度和对偏差行为宽容程度的结构性特征.松-紧文化有其较为明确的概念定义和成因,以及在国家、区域和个体层次上的测量方法.松-紧文化已广泛运用于自我、人格、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判断与决策、创新、脑认知神经和基因、恐怖主义与社会和谐等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主题之中.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甄别细分社会规范中的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并综合吸收其它研究视角的长处.  相似文献   

20.
It is proposed that culture (values, beliefs, styles of behavior) can affect neuropsychological testing.Cognitive testing represents a social situation that-as any social situation, it is one governed by implicit cultural rules. At least eight different culture-dependent values underlie cognitive testing: (1)One-to-one relationship, (2) Background authority, (3) Best performance, (4)Isolated environment (5) Special type of communication, (6) Speed, (7) Internal or subjective issues, and (8) The use of specific testing elements and strategies. In addition, it is proposed that“the distance” (e.g., gender, age, ethnicity) between the examiner and the examinee may potentiallyimpact the testing situation. A special analysis regarding the function of instruction in cognitive tests is also presented emphasizing that test instruction interpretation is also culture-dependent. Some potential avenues of research are finally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