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孤独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社会支持、歧视知觉对孤独感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测查,回收有效追踪数据680份。对前、后测均参加的680名被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随着进入城市时间的增长,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歧视知觉显著减少,报告的社会支持显著增加;(2)流动儿童报告的社会支持、歧视知觉与孤独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前测的歧视知觉和报告的社会支持共同影响前测孤独感;同时,前测孤独感又会影响后测歧视知觉和报告的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后测孤独感。并且在这个动态作用过程中,前、后测社会支持既能分别直接影响前、后测孤独感,前测社会支持还能通过后测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间接影响后测孤独感;而前、后测歧视知觉则只能分别直接影响前、后测孤独感;(3)前测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都不能直接影响后测的孤独感,而是需要通过影响后测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才能对后测的孤独感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毅初  温恒福  程淑华  张淳淦  李欣 《心理学报》2020,52(11):1313-1326
本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通过运用元分析技术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各项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以及调节变量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有效借鉴。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纳入原始文献30篇,含49个独立样本,被试总数达到40351名。根据同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发现,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r=-0.323,95%CI为[-0.378,-0.266]),与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1,95%CI为[0.36,0.458])。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测量工具、学龄段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而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消极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同时,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对二者的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后续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变量,结合中国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探索提升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选取北京市海淀、朝阳、昌平三个区的135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歧视知觉问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班级环境气氛量表以及群体态度测验,考察家庭经济环境和学校班级环境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群体态度对它们关系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老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对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班级内聚力对于个体歧视知觉、满意程度对于群体歧视知觉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2)同学支持对于个体歧视知觉的负向预测作用更为重要,老师支持则对群体歧视知觉的负向预测作用更为重要。(3)对于群体态度不同的流动儿童,环境因素对其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在个体歧视知觉方面,同学支持是态度中立组和态度偏城市儿童组的最佳预测因素,班级内聚力则是态度偏流动儿童组的最佳预测因素;在群体歧视知觉方面,老师支持对于群体态度不同组均表现出最为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霞 《心理科学》2013,36(1):116-121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通过匿名方式对北京市1552名流动儿童施测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内群体认同测验与群体地位感测验,探讨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内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内群体情感认同及群体地位感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与内群体认知认同之间相关不显著。(2)个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降低流动儿童的群体地位感,进而间接地负向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3)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也存在直接显著的消极影响,并同时借助于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双重中介作用间接地降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蔺秀云  方晓义  刘杨  兰菁 《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9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以及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从公立学校选取525名北京儿童、从流动儿童主要来源地的农村选取568名农村儿童作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测查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应对方式和自尊。研究发现: (1) 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社会歧视在学校类型、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 流动性高的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 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也不存在学校类型与性别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2)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女孩、来自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性高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与之相对应的被试, 除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上存在学校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外, 在孤独感上不存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3) 不同类别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上最差; (4) 除消极应对与自尊、积极应对与抑郁相关不显著外, 歧视、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自尊两两之间都相关非常显著; (5) 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也通过应对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自尊不仅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也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考察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整体上并不明显, 其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整体良好; 歧视知觉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性(β=-0.39, p<0.001); 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负向预测关系中, 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 城市认同有增强作用, 老家认同有缓冲作用;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受到城市认同、老家认同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1101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考察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同时考察认同整合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学校性质、转学次数之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认同整合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感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认同整合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支持的正向调节,相对于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流动儿童,中介作用对社会支持水平高的流动儿童更显著。因此,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对于综合解释城市适应过程中环境与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作用路径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考察歧视知觉(包括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542名10~18岁留守儿童参加了本次调查,测量工具包括社会经济地位(三个指标: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自尊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社会适应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2)相对于个体歧视知觉,留守儿童群体歧视知觉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3)留守儿童群体歧视知觉中介模型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高群体歧视知觉的男生比同类别的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会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心理学报》2013,45(5):568-584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551名流动儿童进行测查, 探讨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即内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以及不同归属需要下内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差异。结果表明:(1)公立学校小学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幸福感相对较高; 流动男生比流动女生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流动女生比流动男生具有较高的群体幸福感。(2)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并通过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群体幸福感。(3)不同归属需要下歧视知觉对个体和群体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在高归属需要组, 歧视知觉对个体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并通过群体地位感和群体幸福感的双重中介消极地影响个体幸福感; 歧视知觉完全通过群体地位感的中介消极地影响群体幸福感。在低归属需要组, 歧视知觉对个体幸福感既存在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 也通过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中介发挥间接性的积极作用; 歧视知觉对群体幸福感只存在间接的消极影响, 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这表明, 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受到归属需要的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2436名四至九年级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歧视知觉与行为适应(亲社会行为、不良行为)的关系以及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歧视知觉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正向预测不良行为;在此关系中,个人成长主动性有中介作用,歧视知觉部分通过削弱个人成长主动性进而影响行为适应;个人成长主动性也有调节作用,随着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的提升,歧视知觉对亲社会行为的抑制作用加强、对不良行为的消极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1.
刘俊升  赵燕 《心理科学》2013,36(3):632-637
摘要:采用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733名小学3年级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受欺负与两类问题行为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受欺负在两年之间呈现较高的稳定性;而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则表现出较低程度的稳定性。 (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三年级时的受欺负可以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外化问题行为,而三年级时的外化问题行为不能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受欺负;三年级时的内化问题行为可以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受欺负,而三年级时的受欺负不能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内化问题行为。在受欺负与问题行为的相互预测关系中,内化问题行为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的触发因素,而外化问题行为则更有可能是对受欺负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Berry等人提出的“移民适应理论”,考察了城市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城市适应策略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歧视知觉的关系.311名失地农民和461名农民工受邀填写城市适应策略问卷和歧视知觉问卷.结果发现:①中国城市农民(失地农民与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策略主要由“分离策略”、“同化策略”、“角色认同混乱”和“混合策略”四种形态构成.②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的城市适应策略具有广泛而普遍的预测效力,歧视知觉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分离、同化策略或陷入角色认同混乱;歧视知觉负向预测混合策略.③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的城市适应策略的预测方向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与的方式对1350名北京市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业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对所在群体的情感认同、认知认同和内群体地位感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学业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具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2)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相对较弱;(3)学业领域的歧视知觉主要通过降低流动儿童对其群体的情感认同和内群体地位感,间接降低其群体幸福感,不存在直接的影响效应;(4)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主要通过内群体地位感的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直接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4.
应湘  叶小红 《心理科学》2007,30(6):1489-1492
摘要本研究以1128名四到六年级的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作为被试,以儿童孤独感问卷(CLS)与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为研究工具,对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的社会孤独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儿童孤独感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儿童孤独感年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增长,孤独感强度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3)外来工子女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子女的孤独感,父惩罚因子、父偏爱因子与母关心理解因子对儿童孤独感影响显著,能较好的预测儿童孤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