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只有对于”哲学“这门学科的整个研究”,“才是它的概念的发现”。(黑格尔,第6页)因此,从整体上对哲学进行思考,可以获得准确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最佳视野。马克思哲学观是对马克思哲学要义的本质概括,而马克思哲学要义是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继承、超越和发展。所以,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必须弄清马克思哲学要义以及它和西方形而上学的内在联系。一、马克思哲学要义是对西方形而上学历史和逻辑的衔接所谓历史的衔接,是指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产生马克思的哲学;所谓逻辑的衔接,是指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方形而上学的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本性、研究对象、功能和表达方式的深知灼见是马克思展开哲学思路的先在视域,界定了马克思哲学独树一帜的理论品格和价值取向。马克思哲学观的人民意识谓指马克思倡导哲学研究对人民的生活世界的植根关系、关切姿态、传达作用和应用的价值,并视之为哲学思想发挥超越现存的自由本性的有效途径和确证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的自明依据。马克思哲学观的人民意识体现为其社会批判理论所具有的其他哲学派别难以企及的深厚的人民性和强烈的道义感,构建了马克思哲学内在的核心精神。因此,把握马克思哲学观的人民意识是“走进马克思”的门…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哲学既是以柏拉图主义为建制的传统西方哲学的完成形式,也是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德国形而上学。黑格尔哲学观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一般形而上学问题,黑格尔并未超出柏拉图的理念论所奠定的基本架构,而是进一步将其系统化了;其二,德国形而上学问题,黑格尔对德国现实和时代关系的思考所体现的矛盾特质,是这一问题的延续和集中表现;其三,德国形而上学与德国现实的关系问题,黑格尔以理性国家观去处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为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提供哲学论证。青年马克思哲学观变革的逻辑与其对黑格尔哲学观问题的颠倒与转换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大学时期,马克思在法学研究过程中触及了黑格尔哲学观的根本疑难;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启了从“超感性世界”转向“感性世界”的哲学研究方向;《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初步把握住了黑格尔哲学观问题,把对黑格尔哲学观的理论批判转换为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的实践批判;到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基本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观问题的颠倒与转换。  相似文献   

4.
对于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来说,传统哲学话语如同疾病,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和时代有关。这其实是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观可以进行比较的关键。透过表象可以发现,他们的哲学观在话语性质、哲学主旨、治疗路径和哲学归宿方面,具有相似性,都具有理清哲学、救扶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复杂脑网络研究中取得新的进展,利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引入哲学观思考,通过分析脑网络内在的哲学思想,论述哲学与脑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脑网络的哲学含义,并对哲学含义下的脑网络应用进行阐述,最后以复杂脑网络的难题及潜在的哲学观思考印证哲学与复杂脑网络的相互联系,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韩志伟 《哲学动态》2002,(10):16-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7月16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  相似文献   

7.
柯尔施对马克思的哲学观的重大误读是关于哲学的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凡是柯尔施看到哲学的现实性、批判性并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来恢复其革命性的地方,恰恰是马克思看到哲学的非现实性、非革命性、非批判性并进而拒绝将自己的学说限定在哲学之中的地方。柯尔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的直接动因是为了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但他的做法恰恰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革命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主义中理性与现实同一的原则,相信哲学是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的思想力量。但与此同时,他又明确反对哲学仅仅满足于思想内部的"现实感",而主张哲学在尊重现实权威、充分向现实世界开放的前提下,真正地"改变世界"。据此,我们便可以将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基本原则概括如下:其一,哲学以社会历史现实为基础;其二,哲学必须关注现实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其三,哲学的功能体现为改造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先导;其四,哲学家应当成为现实变革运动的参与者和反思者。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历史辩证法与历史解释学———马克思与伽达默尔的一个比较 /范志同 //江淮论坛 ,2 0 0 2 . 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中超越知识论与存在论的二元对立 /唐正东 //南京社会科学 ,2 0 0 2 . 12体系的终结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走向———对“教科书哲学”及“批判教科书哲学”的几点反思/白刚 ,卞绍斌 //南京社会科学 ,2 0 0 2 . 12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意蕴的两点思考 /杨章钦 //东南学术 ,2 0 0 2 .6哲学创新与哲学观创新———马克思哲学革命正副主题与四部曲 /王东 ,刘军 //社会科学辑刊 ,2 0 0…  相似文献   

10.
哲学总论关于哲学的问题研究 朱葆伟 现代哲学 ,2 0 0 3.1哲学本义追问及其启示 张苗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0 0 3. 1当代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与经济学的语言反思 韦森 河北学刊 ,2 0 0 3. 1哲学对象世界和问题的特点 袁实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3. 1从“科学之科学”到人的生活形式———哲学观之演变 李文阁 江汉论坛 ,2 0 0 3.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马克思哲学观的当代意蕴 陆杰荣 长白学刊 ,2 0 0 3. 1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 刘冠军 学术论坛 ,2 0 0 3.1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邹广…  相似文献   

11.
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哲学观问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分析生活概念入手,尝试性地提出一种哲学观——生活哲学观,此种哲学观认为,哲学是人生活的一种形式,其功能在于保持人的生成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杜威的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改造和重建.他力克传统哲学过分专业化和狭隘化的弊端,通过对传统哲学的"解蔽",揭露传统哲学在理性的面目下为传统信念和习惯精神辩护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哲学的本质应当是人文的而非科学的,哲学应当把自己扩展到文化范畴;哲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沟通机构,其沟通的途径是文化价值批评;哲学的最终目的是好的价值与生活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杜威实际上构建了一种文化哲学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2-13日,"身体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发起并主持.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张祥龙教授、张再林教授、王庆节教授、张曙光教授、李河研究员、杨大春教授、陈立胜教授,原定参加会议的蒙培元教授因故未能到会,但提交了书面发言.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身体维度"这一主题,就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能否成立,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能否带来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这种身体研究能否为人类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提供不同于西方的解答等问题展开了深人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这篇文论中提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数学哲学观。其中的想法是,通过分析各种数学哲学思想对于数学实践的实际影响来比较它们的价值。为解释这种想法的可行性,作者将论证,正是数学的某些特性使得实用主义的方法能够被自然地运用于对数学哲学诸观点的分析。在之后的一节中,作者会给出一些案例分析以展示某些哲学观点是如何具体地影响数学研究的。文章的写作假设读者具备了一些关于经典逻辑和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分析哲学与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扬弃了独立的哲学,而建立一种以分析现实社会矛盾为任务的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在分析现实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寻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并把它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按照这种哲学观,哲学的研究就是要从"人间上升到天堂",而不是"从天堂下降到人间",从而达到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的核心命题包含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它从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人和他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思路入手探讨每个人的自由所必须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conversation convened by Quentin Skinner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Editors of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held in Cambridge on 13 February 2001.  相似文献   

17.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have drawn heavily from psychological theories; however, psychological bases alone can not adequately explain the guidance point of view. There is a need for some philosophic bases of guidance.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guidance principles and appraisal techniques from a philosophical angle. Metaphysics of guidance reviews the nature of the individual. Epistemology of guidance classifies various appraisal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nyāaya, one of the systems of Indian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8.
彭国翔 《中国哲学史》2007,20(4):110-118
一、引言迄今为止,在有关现代新儒学的研究中,较之对牟宗三先生的研究,尽管对唐君毅先生的研究似乎有所不足,但仍然可以说已经具有了相当丰硕的成果。①不过,细检目前所有关于唐君毅先生的研究,几乎都没有对其《哲学概论》一书予以足够的重视。②虽然唐君毅先生自己谦称此书“乃一通俗性的哲学教科书”③,然而事实上,该书不仅体大思精,将当时包括中国、印度和西方差不多所有的重要哲学流派都囊括殆尽,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对比、包罗、融通世界上不同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唐君毅先生在《哲学概论》中表达了他对于“哲学”这一观念的理解。本文之…  相似文献   

19.
辩证看待银屑病的"根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辩证地分析银屑病本质国内外皮肤科医生早已从临床上观察到社会精神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影响 ,随着新医学模式的倡导 ,大家对银屑病的心身疾病属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早在 1 968年 ,Farber报告2 1 44例银屑病患者中有 40 %在焦虑时发生了银屑病[1] 。Seville[2 ] 报告 1 3 2名银屑病患者有 5 1名(4 6% )在首次发病前 1个月遇有特殊紧张事件。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的报告。巩杰等[3 ] 采用《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对 1 2 0例银屑病患者和 1 2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配对研究 ,有社会心理因素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为无社…  相似文献   

20.
一 “自由思想”的追求与失落 :传统哲学观的重大悖论哲学自诞生之日起 ,就把成为“自由思想”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我们认取哲学为惟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 ,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1 ] 。黑格尔同样说道 :“哲学的出现属于自由的意识 ,在哲学业已起始的民族里必以这自由原则作为它的根据”[2 ] ,“思想必须独立 ,必须达到自由的存在 ,必须从自然事物里摆脱出来 ,并且必须从感性直观里超拔出来。思想既是自由的 ,则它必须深入自身 ,因而达到自由的意识”[3 ] 。他们所表达的是一个共同观点 ,即“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