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3—6岁幼儿绘画中空间概念基线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对幼儿绘画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即无基线时期、边缘时期、基线与多基线时期。并且,基线与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还就幼儿在基线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对当今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田学红  方格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1,24(1):114-115
对介词的理解是空问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将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总结为:三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开始辨认前后方位;5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6岁幼儿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由于实验材料的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幼儿的空间认知发展阶段可以解释幼儿对空问词汇的掌握。目前.在儿童空间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框架基础之上研究幼儿对空间方位介词的认知发展成为一种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情绪认知与适应行为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50名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查,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适应能力发展的不同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关系模式:情绪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社会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运动能力和作业能力则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游戏是早期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源泉.皮亚杰认为,游游经验能帮助儿童对与物体和人有关的空间、因果关系及时间等信息进行同化.维果茨基把游戏作为促进儿童的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儿童的游戏行为中经常提到的认知活动包括两个方面:(1)建构物质世界的能力;(2)理解不同的社公性观点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对空间概念发展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末、七十年代达到高潮、以后研究数量减少。所以如此,可能因为国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关空间概念发展研究工作的重大影响力。皮亚杰从1929年开始着手研究空间、几何等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整理发表在《儿童的空间概念》(1956)、《儿童的几何概念》(1960)、及《儿童的运动和速度的概念》(1970)等几本专著中。  相似文献   

6.
幼儿合作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访谈法对136名中、大班幼儿合作认知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合作认知主要分为五级水平。在幼儿阶段,儿童主要以客观条件性认知和结果性认知为主.其中客观条件性认知比例最高,共同利益性和价值现性认知逐渐发展,规则权威性认知仍有一定存在;从中班到大班,幼儿客观条件性认知比例逐渐减少,结果性、共同利益性和价值现性认知逐渐增多;幼儿合作认知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不同情境下,幼儿合作认知的发展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语音呈现、无图片辅助的复述任务,探查5~6岁幼儿故事复述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复述能力在学前期存在明显的发展变化,6岁幼儿宏观结构的得分及微观结构中的叙事总词汇数、复句占T单元比率、连词使用总数等均显著好于5岁幼儿;幼儿的复述能力表现出性别差异;工作记忆与复述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不同指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相关,并对幼儿复述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立贡献。结果表明,言语工作记忆是与幼儿复述能力相关的重要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大学城空间概念的理解入手,在阅览大量的湖南世界大学城空间及自我建设空间的基础上,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思路,总结、概括、分析了当前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的现状与不足,重点从空间资源有效积累、空间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的创新发展,期望对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洪玉  林崇德 《心理科学》2005,28(2):269-271
以51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空间认知能力倾向成套测验》,考察了中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在中学生被试的空间认知能力结构中,主要包括图形分解/组合能力、数学关系形象化表达能力、心理旋转能力、空间意识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图形特征记忆能力和图形特征抽象/概括能力等成分;(2)在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结构中,大部分成分是相同的,但这些成分在各自结构中的重要性程度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幼儿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探查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认知策略。着重探查(1)不同认知任务对幼儿数认知发展的影响;(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两者认知发展的顺序;(3)从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其认知发展水平。该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试为4、5、6岁城市幼儿园儿童,共92人,男女约各半。全部实验以个别方式进行。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成绩均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但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因任务的难度而异;(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的认知在4—5岁显示出不同步的发展,对基数的认知成绩优于对数序的认知,而到6岁两者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3)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显示了由外化水平的智力活动向完全内化的智力操作的发展过程,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该研究结果为幼儿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存在空间工作记忆加工缺陷,其具体受损环节尚不明确。组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性信息编码方式,是空间工作记忆的关键环节。高度结构化的刺激容易形成高水平组块,因此,刺激结构化程度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能够反映个体的组块加工能力。研究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Corsi空间广度任务,加入刺激结构化因素,考察高功能孤独症幼儿是否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并探讨组块加工是否直接影响到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实验1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结果表明,ASD幼儿存在明显的组块加工缺陷。在易于组块的高结构化条件下,健康幼儿的记忆成绩明显较高,而ASD幼儿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并无显著差异。实验2采用Corsi空间广度任务,结果显示,不论高、低结构化条件,ASD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幼儿。但ASD幼儿由于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差异较健康幼儿小。因此,ASD幼儿的组块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此外,记忆存储器的异常可能也是ASD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不足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ASD幼儿的空间组块缺陷主要由于弱中央统合的认知风格,他们缺乏自上而下的组块加工动机,难以主动对刺激形成高水平组块编码,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幼儿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探查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认知策略。着重探查:(1)不同认知任务对幼儿数认知发展的影响;(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两者认知发展的顺序;(3)从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其认知发展水平。该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试为4、5、6岁城市幼儿园儿童,共92人,男女约各半。全部实验以个别方式进行。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成绩均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但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因任务的难度而异;(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的认知在4—5岁显示出不同步的发展,对基数的认知成绩优于对数序的认知,而到6岁两者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3)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显示了由外化水平的智力活动向完全内化的智力操作的发展过程,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该研究结果为幼儿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史亚娟  庞丽娟  韩小雨 《心理科学》2007,30(5):1116-1119
测量是数学的主题之一。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儿童思维抽象性、逻辑性、创造性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四十年来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发展研究的成果进行概括分析,发现研究者主要对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的认知加工线索,长度测量策略与工具的使用,空间非标准测量知识的获得顺序以及相关的测量教学顺序,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与守恒和推理能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发展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故事评定法分析了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结果表明:①此年龄段的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始考虑攻击性行为的条件与方式;②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受到言语侵犯时的攻击性行为;③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的年龄差异突出表现在5岁与6岁之间.④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实验班幼儿,对攻击性行为比非实验班幼儿评价得更消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3~5岁幼儿职业声望认知及职业声望垂直空间、大小双重隐喻的发展规律,研究采用将高声望职业人物和低声望职业人物图片放置垂直空间的上方/下方和大/小的人物剪影图片的任务操作。通过2个实验及综合分析结果发现:3岁幼儿职业声望隐喻理解能力开始萌芽,高职业声望为“上”的正极概念隐喻开始出现; 4岁幼儿职业声望隐喻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已形成高职业声望为“上”、“大”,低职业声望为“下”、“小”的双重隐喻能力; 5岁幼儿职业声望的双重隐喻能力进一步加强。研究揭示:3~5岁幼儿对职业声望的隐喻加工存在正极优势。幼儿对职业声望的垂直空间和大小双重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不同步,职业声望的垂直空间隐喻发展优于大小隐喻。  相似文献   

16.
儿童元记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标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0,23(6):715-719
Flavell(1976)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和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的认知,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目前国内外心理学家对于儿童元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涉及不同的方面,如元记忆、元理解、元学习等。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与此同时,仍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母亲对幼儿数学能力的评价是母亲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运用问卷法与个别测查法,考察母亲对子女数学能力的评价与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并通过二者的一致程度揭示母亲评价其子女数学能力的准确性。研究发现,母亲对子女数学能力的评价存在明显的高估倾向;与母亲受教育水平及子女性别等因素不同,子女前期的数学成绩对母亲评价其数学能力的准确性存在显著影响;母亲对子女数学能力评价的准确性与子女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适当的高估对子女未来数学认知的发展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周强 《心理科学》2008,31(2):483-486
本研究通过比较采用不同教育方式的蒙氏组和普通组4~6岁三个年龄段的180名温州地区幼儿园儿童数认知能力以探查蒙特梭利教育方式对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数的认知成绩都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2)3种不同的认知条件下,采用蒙氏教育法的幼儿认知成绩均优于同年龄阶段普通教育方法下的幼儿;(3)蒙氏组的解题水平均优于普通组;研究结果为蒙特梭利教育方式在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中是否值得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从数与运算、量、几何空间及关系四个领域对江西省346名大班幼儿的数学入学准备的现状进行测查发现:幼儿在传递性推理、数的守恒概念、递增模式的认知等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晚,在依据数量和大小进行双重排序、分类、加减运算等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早;城市幼儿在各维度上的均分都显著高于农村幼儿;公办园幼儿学习结果优于民办园幼儿,小学附设幼儿最差。研究对了解公办与民办、城市与农村幼儿数学入学准备现状,分析幼儿数学学习影响因素,提高幼儿数学教育质量,进一步做好幼儿数学的入学准备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幼儿认知、个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关幼儿认知、个性的研究很多,但专门就此两方面进行性别差异的研究却很少,为此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幼儿认知、个性发展的性别差异,为幼儿教育提供根据.一、方法1.被试:选取四岁幼儿1286人(男657人,女629人),六岁幼儿1286人(男649人,女637人)测查个性发展,其中四岁幼儿1221人(男626人,女595人),六岁幼儿1221人(男617人,女604人)进行了认知能力的测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