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胃癌前哨淋巴结研究路在何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巴结转移程度和清除范围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胃癌前哨淋巴结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方向,对于揭示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判断乳腺癌患者分期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处理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哨淋巴结活检已是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的腋窝标准处理。随着前哨淋巴结研究的进展,前哨淋巴结阳性的腋窝处理方式及新辅助治疗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问题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腋窝淋巴结管理的理念变迁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新进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避免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遭受过度治疗带来的创伤。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认识,以及对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价值的辨证分析,将有利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正确、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对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清扫并无治疗意义,且伴随多种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其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有较大可行性,亦存在局限性.只有正确认识并应用之,才能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5.
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对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清扫并无治疗意义,且伴随多种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其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有较大可行性,亦存在局限性。只有正确认识并应用之,才能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6.
探讨胃癌组织中Caspase-3和c-IAP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aspase-3和c-IAP1的蛋白和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Caspase-3蛋白和mRNA的低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IA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IAP1蛋白和mRNA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Caspase-3和c-IAP1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的标准处理模式,但由于传统示踪剂(蓝染料、核素和荧光示踪剂等)定位特异性差及药物准入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蓝染料和荧光示踪剂由于分子颗粒较小导致其易通过前哨淋巴结使次级淋巴结显像。核素示踪剂虽然可以特异性定位前哨淋巴结,但存在药品准入和放射安全性等问题。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淋巴结中B淋巴细胞膜上CD20分子的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型荧光靶向示踪剂将吲哚菁绿偶联于利妥昔单抗,将兼顾荧光显像与靶向定位的优点,其单抗的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无破坏,为无菌、无致热原、无急性毒性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水平,探讨血浆FIB在胃癌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较胃良性肿瘤、健康体检者的FIB、TAM水平高(P<0.05),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TAM在胃癌中的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FIB与TAM水平具有相关性(r=0.65,P<0.05).因此,血浆FIB水平有望成为胃癌患者有临床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蛋白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ph A2、Ephrin A1和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促进胃癌发展的机制。结果胃癌组Eph A2和Ephrin A1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且伴Hp感染组显著高于未伴Hp感染组(P0.05);胃癌组Eph A2和Ephrin A1蛋白及mRNA水平与存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ph A2和Ephrin A1分别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说明Hp可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合成更多的Eph A2和Ephrin A1,从而抑制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使胃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0.
收集82例胃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HER-3不同的表达水平,胃癌组织中HER-3的检测阳性率为69.51%(57/82),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核分级、P53、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与TNM分期、淋巴结状况存在相关性,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量越高。其预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胃癌组织中HER-3阴性与HER-3阳性中位DFS分别为:9.4个月、6.5个月,中位OS分别为11.2个月、8.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ER-3在胃癌中过度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与肝脏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