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疗改革:效率与公平能否对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是医疗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我国目前国情,医改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体制变革出现了商业化、市场化倾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卫生市场潜在的道德风险.要保证医疗市场的良性竞争,使之发挥利国利民的积极作用,需要政府主导和职业规范双重保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卫生改革一开始就缺乏伦理基准,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倾向、政府责任不到位和伦理缺席已将卫生改革引向功利主义的死胡同,使得卫生改革背离了公正目标.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必须强调医学目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大政府的投入,围绕公正目标,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3.
政府的缺位和医院的越位是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症结所在.政府将医院推向市场,意味着政府放弃医疗的社会保障职能.医院失去政府的约束和支持,逐利将成为其必然行为.平价医院只是缓和矛盾的一时之计,只要医院不退出市场,看病难、看病贵就难有灵丹妙药,医患关系也将难以和谐.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实现为人人提供保健服务目标的医疗改革,要求卫生服务与医药购销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广覆盖、低成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与合作医疗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建立合作、互补、互制的关系;坚定地对大医院实行调整和管理;构建医药分开的管理与流通体制;政府主导作用到位,投入方向合理,以顺利推进新一轮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医疗市场中,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涵义,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医改实践中观察"政府"与"市场"的分殊,窥探东西方对二者的不同理解,并由此导致了不同的医改路径。强调回归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为当前卫生资源配置开辟一条新路径可以为医疗市场的改革寻求更多的共识。力求医疗市场改革能够从价值理念出发去设计政策路径,在历史性的生产关系中去理解一个时代的卫生改革,进而透过"供给侧改革"推动新医改进一步深化,实现和谐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抑或"反市场化"之争,使得已整整2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基调突然变奏,医改在路向选择上也陷入模糊.医疗体制改革现状及其路径走向理性研判之后,"市场化"并非医改困局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以国际上四种不同卫生体系模式的医改经验为鉴,明确了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并提出现实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7.
着眼于实现为人人提供保健服务目标的医疗改革,要求卫生服务与医药购销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广覆盖、低成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与合作医疗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建立合作、互补、互制的关系;坚定地对大医院实行调整和管理;构建医药分开的管理与流通体制;政府主导作用到位,投入方向合理,以顺利推进新一轮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8.
燕继荣 《学海》2011,(3):85-96
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表明,"有限政府"作为"宪政"的核心概念,是善治良政的重要条件和原则。然而,行政主导下的全能政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的主要特点。本文在梳理"有限政府"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国宪政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指出了目前距离宪政目标的差距,从"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有限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合理性,并从限制政府自由裁量权、确立针对政府政治的有效监督、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不管处于什么发展水平的国家,都需要进行持续的卫生保健改革,这已成为整个社会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卫生保健改革已经融入整个世界的社会大变革中.卫生经济问题无一不具有道德成分,无一能离开伦理政策得以解决.我们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伦理学展望中,提倡一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观.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市场的目标、价值和规律,正确理解和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医疗改革的批评较多,不少人认为是过度市场化的结果.但是,"过度市场化"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医疗服务方面来说,有过度市场化的倾向;但是从医疗资源的配置或投入来说,市场又没有充分放开.所以不能简单的或笼统的把医改的问题归咎于市场化.该开放的医疗市场未开放,政府责任不到位,才是当前中国医疗改革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