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6月21日至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及《中国青年》社群工部联合召开小型讨论会,邀请在京的20多位理论工作者就社会公正问题进行座谈。会议采取专题发言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与会者畅所欲言,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有八位与会者作了专题发言,他们较系统地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公正理论。哲学所陈瑛,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公正观。他不同意关于中国的传统伦理学没有公正范畴的说法,认为公正观在殷王朝时期就有,“正义”“公正”公平”等词,最早见于荀子的《儒效》、《正论》等文,多表达官吏的品德要求。到了封建社会,公正主要是要求政治  相似文献   

2.
编前语     
1990年11月18、19日,我刊编辑部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课题组等单位联合发起,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一次主体性问题小型学术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从事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30余人。讨论会上,不同观点之间既有较深入的交流切磋,也有激烈的争辩,气氛热烈而融洽。这个专辑就是在这个讨论会的基础上,由发言者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文而后汇编起来的。 主体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哲学和文学、史学、伦理学、美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基础理论问题。近些年来它成为国内哲学界、理论界研讨的一个热点,至今,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仍相持不下;为求有所突破和进展,仍需进一步加深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与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天津肿瘤医院等有关方面商议,定于2008年6月7日-8日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召开“临床实践中的知情同意问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伦理学研究会于1987年4月16日-17日在南昌召开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共45位代表。 会议期间,会长张海仁同志总结了本省近年来伦理学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情况。到会代表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并对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学术交流。到会同志认为社会立义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  相似文献   

5.
庆祝李奇80寿辰,探讨当前道德建设问题本刊记者1993年7月9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为庆祝李奇80岁寿辰召开当前道德建设研讨会。首都部分学者、专家及湖南、四川、陕西、山东、江苏等省伦理学界的学者约60人与会。一李奇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她从事伦理学研究38年。1935年入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赴延安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1955年到哲学所工作。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新建设》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伦理学论文,充分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以后编辑成《道德科学初学集》出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在哲学所创建了伦理学研究室;并与一些同志一起积极筹备,组织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又写出《道德与社会生活》一书,深刻而透彻地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并对道德与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是一部很有份量的力作。后来,她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道德学说》。这是一部有关道德学说的基础理论著作,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  相似文献   

6.
1991年1月15日至18日,云南省民族伦理学研究会首届年会暨理论讨论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召开。会议对学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作了总结。学会成立时承办了第三届西部地区伦理学学术讨论会,加入了中国伦理学会,进行了组织建设,并出版了内部通讯和《民族伦理研究》等两本书。此次年会还传达了中国伦理学会第五次讨论会的精神,讨论拟定了学会今后的工作计划。现将讨论会上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杂志社、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伦理学研究》创刊十周年暨第七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理论部理论版、《道德与文明》等学术报刊的主编或编辑应邀出席会议。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8.
读《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实录》雷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个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同日本伦理研究所的双边学术讨论会,是很值得称道的。日本伦理研究所是一所民间的研究机构和教育团体。它是由德高望重的思想家、在日本有“现代圣人”之称的九山敏雄(1892—1951年)于1945年创立的。现拥有个体会员70多万,团体会员(以企事业为单位)达1万2千个,分布全国各地区。该所的主要工作分4个方面:研究、教育、出版、普及。其中,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伦理研究,但更侧重实践伦理的研究。它同中国伦理学界的交流,也主要是在实践伦理方面,故双边学术讨论会定名为“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自1986年始,每年一次,在中日两国交替举行,一直持续至今。就是在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不久,正当与国外的友好交流几乎中断之际,日本伦理研究所在丸山竹秋理事长的决策下,毅然派团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讨论会。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动乱”之后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也是促成中日伦理学界友好交流迅速发展富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发起的首次全国《哲学笔记》研究与教学讨论会,于去年12月8日至15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六十余人。会议开得紧凑、集中、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哲学笔记》是列宁继《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后,又一部划时代的哲学巨著。它既是列宁酝酿哲学新突破的思想实验室,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我们决不能因为它是以笔记的形式叙述的,就忽视和低估它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此评价的基础上,与会代表集中对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继六月二十、二十一日召开的北京地区的讨论会之后,于七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邀请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哲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继续讨论理论和实践这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邓力群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周扬同志分别参加了讨论会的  相似文献   

11.
(1) [美]L.Kope1mam,J.Moskop编《伦理学与精神发育迟缓》该书的基础是1981年10月1—3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威尔召开的“自然的能力和领悟的价值:权利、价值和发育迟缓者”专题讨论会。本书由东卡罗来纳大学医院人文科学计划主任副教授L.Kopelman和助教授J.Moskop编辑,荷兰雷德尔出版社出版。全书重点研究精神发育迟缓者的道德地位问题,分四部分:1.关于应用权利和公正理论于发育迟缓者的问题;2.关于包括发育迟缓者在内一切人应受到尊重的问题;3.有关神学和宗教哲学中的问题;4.有关发育迟缓者的法律地位和公共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于今年5年23日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上棉九厂,召开了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理论讨论会。100多名会员和上棉九厂的党政工团领导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会。 上棉九厂厂长首先讲话,欢迎市伦理学研究会与工厂结合联合召开理论讨论会,并介绍了该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工作从经济工作出发,经济工作从思想工作入手,既搞好生产又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翁金墩代表几位同志所作的《十年来道德理论上的主要分歧和我们的看法》的报告,是这次讨论会的中心发言。他着重谈了十年来在伦理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四个主要道德理论问题。1.道德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要不要以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伦理学研究会笫二届年会,于1985年1月13日至2月3日在济南市举行。到会人数80人,收到论文30篇。会上传达了全国伦理学会在成都召开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精神、《中国妇女》杂志社在北京召开的‘生活方式’座谈会精神和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哲学系系主任参加的‘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改革’座谈会精神。会上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与道德’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国外,注意到应用伦理学挑战的是戴马可和福克斯,他们在1986年出版了《伦理学的新动向:应用伦理学的挑战》一书。书中指出:十多年来,哲学伦理学面临着一个新鲜的挑战:为道德实践的伦理提供理论框架。这一结论,笔者完全同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0月30日至11月6日在无锡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6.
1988年4月1日至5日,关于德国哲学中人的问题国际哲学讨论会在武汉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和《德国哲学》编辑部主办的,近百名学者与会。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日本的九位教授和十位中国教授、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企业呼唤伦理精神——记第九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本刊记者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和中国伦理学会主办的第九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市文明城市建设会和中南财经大学、东西湖啤酒厂等单位承办,于1995年11月12日至14日在武...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于 2 0 0 1年 10月 2 5日至 2 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主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 80多位与会代表通过主题发言、大会讨论以及分组发言、小组讨论的形式 ,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推进我国应用伦理学发展的目的。应用伦理学基本理论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基础 ,有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本次讨论会关注了应用伦理学应用什么、怎么应用以及应用伦理学的核心原则等方面的问题。有学者认为 ,伦理学理论在应用伦理学…  相似文献   

19.
关于自由的一种存在论观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关于自由的准备性理解自由、幸福和公正是在伦理学中必须讨论的三个基本问题 ,但是 ,自由并不是伦理学问题 ,而是伦理学的哲学基础问题 (与之不同 ,幸福和公正则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这样一个细微的区分并非没有必要 ,因为在现代社会里 ,绝大多数人都把自由看作是一种价值 ,而这是一个细微但是重要的错误。价值意味着关于各种事物的一种评价标准和生活偏好 ,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因此总能够选择或者拒绝某种价值。假如把自由看作是一种价值 ,就好像是说 ,某些人喜欢自由 ,那么他们将选择自由 ;而某些人没有对自由的价值偏好 ,那么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从形式伦理学到实质伦理学:马克思对西方近代伦理学的“解构” 在当代哲学的最新格局中,由于传统秩序崩溃和价值多元化导致现代人生活理想的严重危机,使伦理和政治问题发展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这一新格局中,马克思哲学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以致所有涉及现代伦理学问题的学术探讨都必然是与马克思的对话。然而不难发现,马克思学说中并没有一个严格学术规范意义上的伦理学理论。至今我们仍面临一个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