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我国中国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其中人物画是出现最早的。由于中国画中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容逐渐丰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基于此,对人物画创作中的"主题性"创作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创作价值和对"主题性"创作的自我认知,以更好地实现人物画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2.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种,也是最具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典范。在中国花鸟画创作传统里,一直讲究由心感物的艺术境界,也倡导通过写实手法来反映花鸟画的艺术变迁。近年来,随着花鸟画创作技艺、材质、题材等方面的不断丰富与拓展,使得传统花鸟画创作的整体状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池海营 《美与时代》2023,(4):126-128
雅集题材绘画作为传统美术史中一种独特的创作图式,其画面内容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与较大的艺术研究价值,受到了历代文人和画家的青睐。明代雅集题材绘画无论是雅集图,还是博古图,抑或是岁朝图与清供图,在图式题材与表现技法上,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趣,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较大的现实意义。研究这一时期雅集题材绘画的图式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蒙古族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成就有着自身与时代的历史原因。对于青年蒙古族画家来说,面对当前蒙古族题材写意画的现状,要在继承传统的技法之外加以创新。针对内蒙古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艺术特点、发展现状与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与实践,从而对蒙古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加以创新,并为发展新的表现技法提出了一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宋代花鸟画以独特的题材、精妙的构图在我国绘画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宋代画家文化追求与艺术审美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宋代花鸟画内容题材与载体,其次对宋代花鸟画构图布局与绘画技巧进行了解析,并在最后对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与形成原理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宋代花鸟画对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再现草原风光风情为题材的绘画是内蒙古美术的一大创作传统,内蒙古美术曾在20世纪80年代凭借“草原风情画”在全国美术界引发热烈反响,但本土美术的当代进程不尽如人意。海日汗作为在中国当代美术界享有盛名的内蒙古画家,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草原题材绘画作品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写实派作品的特色,享誉海外。梳理分析海日汗草原题材作品主要创作内容、阶段特征以及意象表达,认为其创作观念和技法对当下的内蒙古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花鸟画作为一个艺术概念,它的表现对象包括了自然界中除人以外的一切动植物。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决定了花鸟画艺术内涵的两大特色:一是赋予自然生物的人格化象征寓意,二是充分表现自然生物的生命活力。两者的融会统一形成了中国花鸟画特有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类似题材大相异趣。现代中国花鸟画是在传承并变革了古代传统花鸟画的不断演变中生发而形成的。从传承的一面看,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技法、样式的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工笔花鸟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极为璀璨的明珠。“新”工笔花鸟画画家在保留传统花鸟画特色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极大地增强了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力。阐述“新”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概况,分析“新”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理念,探讨“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特点,并结合部分当代“新”工笔花鸟画画家的作品,深入研究“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技法,及其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促进当代“新”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9.
在油画创作中,技法对于艺术家的创作特色和成就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不论是传统技法还是现代技法,都有鲜明的优势,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思想的时候都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法。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油画创作在我国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其中技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地分析了油画创作中常用的技法,包括传统油画技法和现代油画技法,并且以影像图片技法为例介绍了运用现代油画技法进行创作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魏晋人物品藻的主潮由政治学上的材量人物转为美学上的欣赏人物,这对人物画创作主体、创作心理过程、创作内容题材、形式技法以及人物画批评理论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张扬人物之美为主题的女性绘画题材受到士人的追捧,成为这一时期人物画创作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连亘数千年,变革不断,先辈们开创了许多中国画技法来描绘大千世界,表达自己的志向。最能表现大自然瑰丽神奇、如醉如梦之境的莫过于泼墨这一技法,泼彩法是在泼墨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章叙述了工笔花鸟画创作时选择泼彩这一技法的原因和目的,叙述了在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中运用泼彩法的体会和感悟,结合理论进行总结与学习,促进个人艺术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花鸟画至宋元技法、理论已具完备,独立成科。至明代,花鸟画承上启下,画家辈出。陈淳的花鸟画艺术在明代独树一帜,开意笔写生花鸟之先河,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通过以叙事和图文的方式,参阅引用古代画论画史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多方位广角度客观地对陈淳的传世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对他所师承的画家画风比对研究,来寻求探讨其艺术风格特色的内在历程,并探求其风格特色的精神源泉和成因。这将有利于在学习阶段获得非常可贵的技法与理论的依据,对今后中国画创作之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笔花鸟画的技法表现处处离不开笔墨,因此将笔墨、技法共同探讨。苏百钧作为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虽然没有朱耷、石涛、黄宾虹、齐白石的精湛笔墨和影响力,但他对中国花鸟画的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的态度,在当代中国绘画,尤其是花鸟画创作中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在吸收古人优秀的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和日本浮世绘等绘画的特点,不断实践和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亲和力和视觉冲击力。研究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的笔墨表现技法必将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花鸟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写意花鸟画作为传统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依然很受大众的喜爱。写意花鸟画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并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极大地适应了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创作者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可以通过多样的表现手法将花鸟特有的生动形象以及生命力完美表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将自身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感通过花鸟意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章简单分析了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对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淡化与缺失进行了相关探索,并提出了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有效措施,以期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者在新时期可以创作出更多具有精神内涵和思想情感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鸟画在我国的绘画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当代绘画领域之中,花鸟画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黑龙江地区,许多画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在进行这方面的创作,且创作出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中国花鸟画是浸透着中国特色传统绘画的画种之一,具有着独一无二艺术风格,它不但能够精准地将现实之中的花鸟禽兽再现于受众的视觉,更重要的是它十分完美地呈现出人与大自然万物生灵之间和谐统一的特殊美学意义。中国花鸟画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研究中国花鸟画在黑龙江地域语境下的发展情况,从而探究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两宋绘画是继盛唐绘画之后,中国美术史上进一步繁荣的时期。宋代画家在创作构图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智慧,然而当我们学习传统的时候,就必须与自己平时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选择性地"吸收",直到"消化",将其为我所用。绘画创作的关键是构图,工笔花鸟画的构图风格独具特色,它主要通过构图、色彩、造型、线条等方面体现作品的魅力。工笔花鸟画的合理构图对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花鸟画的构图变得越发多样化。文章分析和总结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多种构图方法,并对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和色彩进行了研究,在临摹宋代花鸟画时应专注画面背后所蕴藏的画家内心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画,然后学习借鉴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并运用到今后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画面既要符合工笔花鸟画工致的特点,同时也要营造意境,从而创作出有思想有情感的画作。  相似文献   

17.
绘画的创作包含着题材、形式、语言、技法等多方面的因素,技法的创新是推动绘画创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彩画作为绘画中的一个分支,其技法的创新也值得探索。水彩画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其表现技法众多,除了传统的基本技法外,也包含着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探索出的新技法,我们统称为特殊技法。文章将对水彩画的特殊技法进行归纳与介绍,为水彩画的创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工笔花鸟画题材种类繁多,出现了大量的新颖题材,这也是花鸟画的时代特征。在这个处处讲创新、求个性的时代,传统题材并没有被摒弃,仍被花鸟画家们所钟爱,在赋予它当代气息的同时,仍然坚守着其古典精神意蕴。就此援引词牌名"蝶恋花",来探讨一下当代工笔花鸟画传统题材中的古典情怀。  相似文献   

19.
张大壮是现代"海派"重要的花鸟画家之一,其鳞介题材花鸟画在表现内容与形式语言上较传统而言都得到了创新,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通过从新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张大壮的艺术观念与个性特征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全面探究张大壮鳞介题材花鸟画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较于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傅抱石在绘画上的实践,使得传统山水画有了新的面貌,尤其是其留学日本和长期写生后创作思路方面的变化,更是给人以启示。通过研究其作品,获得关于花鸟画笔墨、布局、题材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