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你可曾见过一头特肥大的牛驰骋于牛群?或者是一只由于超重而难于展翅的海鸥?或者一头肥胖无比的长颈鹿?这些问题并不滑稽,因为它们为一种极为简单,然而对每一个想减肥的人都有益的饮食观奠定了基础。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处于野生状态中的大多数动  相似文献   

2.
目前,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有5大因素影响人的性格。而汉堡的心理学家伯格哈特·安德烈斯新近宣布他发现了影响人性格的第6大因素--"冒险精神",或者称之为"勇气"。与此同时,安德烈斯还研究出一套心理测试,用它,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弱点。  相似文献   

3.
幸福研究方兴未艾,但当今研究着重于幸福的心理描述性层面,而通常忽视了幸福概念中的规范性或者评价性层面。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眼中,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实践美德行为,如志愿、捐助等活动能够使人获得幸福。同时,研究也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具有美德的人会更加幸福。虽然实证研究能够说明美德与幸福具有关系,但是在美德与幸福的因果联系确定上,以及美德对于幸福来说是否是工具性的问题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发现”一词,一般认为,是指一种思想或理论的最初发生或最实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过程,而不是证明的最后成果。通常说的“证明”,包括确定一种观点的支持度与认识的根据。它意味着或者过程、或者成果,这取决于前后关系。发现和证明的关系是同一的还是分离的?就十七世纪的经典发现纲领来说,发现的方法就是证明的方法,发现的逻辑等于证明的逻辑,发现和证明  相似文献   

5.
人的自我超越是人生的永恒追求。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的人,都在以其自己的方式追求着人的自我超越:或者是宗教的超越,或者是现实的超越,从而都把人导入一种不满足于现状而直指未来的前进征程。个人的自我超越的基本内容是道德的超越,而个人自我超越的功能则表现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个人的自我超越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所以,社会必须对个人的自我超越给予强有力的引导,以保证个人自我超越的正确方向。一、人在道德确证中的自我超越人的自我超越也就是他对自己现有的境界、目标、尺度,或环境条件和限制的突破。人在这种超越…  相似文献   

6.
写在前面: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新辟的栏目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西方文明发展中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对宗教的关系,以助于我们全面审视西方文化,评析其精华和糟粕。  相似文献   

8.
论虚拟生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英健 《哲学动态》2006,1(7):24-29
关于人的生存问题研究,人们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它是阐释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如果把生存论的研究放到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生成的网络时代这一语境下进行思考的话,我们便会发现,一种与人的现实生存不同的虚拟生存,正在演化为人类在当代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并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展开对其有意义的解答。一当代人生存方式的虚拟性对人的生存问题的追问,通常是在人的生存活动方式的意义上来进行的,它关心的是在特定条件下人生存的具体表现,涉及到人怎样生存或者生存样式是怎样的等问题。所以,人们也经常在生存方式或存在…  相似文献   

9.
何者为正义或者何种正义的问题是诺齐克和罗尔斯争论的焦点,其中,我们可以窥见二人在弱者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在什么样的人才是弱者、弱者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对弱者的关怀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等方面有着态度和方法的不一致.通过对此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二人分歧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人处世不可傲慢,摆出让人仰视你的姿态,这样你会把自己逼上绝路。我们都知道,凡是有宠可恃的人,必然有某种资本:或者和有权势的人物有某种特殊的关系,或者立过什么大功,或者具有某种为权势者所赏识的特殊才能。  相似文献   

11.
吉祥图案的素材来源有三种:一为原始的图腾和巫术符号,二为宗教中的神或者人的符号,三为具象的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图象。从传统吉祥图案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判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史蒂文森主张道德分歧是态度分歧,而吉伯德认为道德分歧是计划分歧。他们的理论都与事实不相符,因为两个人之间有对立态度或者计划有差异并不代表两人之间一定有道德分歧。道德分歧应该是规定分歧,是假想情况下和理想情况下分歧双方的规范性讨论,而不是实际存在的态度对立或者计划分歧。同样,信念分歧也可以理解为假想和理想条件下的规范性讨论。规定分歧理论比史蒂文森和吉伯德的理论都更完善,它能解释后者不能解释的、直觉上的分歧,同时它为道德分歧和信念分歧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新辟的栏目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西方文明发展中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对宗教的关系。以助于我们全面审视西方文化,评析其精华和糟粕。  相似文献   

14.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披耳提面命一句古训,亲君子远小人。只是,行走江湖久矣,蓦然发现,大众口中小人或者君子的定义,往往有主观片面狭隘之嫌。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在大多人的心中,利我者就是君子,损我者就是小人。  相似文献   

15.
谢炳国 《天风》2007,(5):24-25
最近,一些不法分子,小偷,心有企图的人混入教堂,他们瞄准奉献箱的钱和信徒的包。教会一定要采取一些办法制止这些被窃事件,以免教堂和弟兄姐妹在经济上受损失——最近几期《天风》,好多篇文章提到教堂奉献箱被窃,或者奉献里有信徒用信封包起来的奉献款不翼而飞,或者信徒在参加礼拜时钱包被盗,或者信徒在崇拜时发现手机突然不见了,等等。读了这些文章之后心情很沉重,这必须引起教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世界很大很大,人生之路很长很长.无论是灾难或者幸福,无论是成功的鲜花或者失败的哀叹,都是通过你,也只能通过你来构成作五光十色、结局各异的生活.每一个渴望更加美好生活的人都必须首先是一个能够战胜自己、把握自己的人,那些在生活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大都不是因为来自外部的邪恶势力或者巨大灾难绝对超过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真实的原因仅仅是他无法跨越那最大的障碍——自己。当我们准备向某一个目标出发或者正在向这目标跋涉的路途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担忧和困难阻止我们的行动,而这些恐惧、担忧和困难在一个缺少自信的…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2016,(6):120-121
高老师:在了义经中,佛祖把世界的存在比喻为蜡烛灯的幻影。例如,你现在看着这支蜡烛,假设你的眼睛生病了,或者你现在捏一下眼睛,就会在蜡烛旁边看到一个烛影——佛经中表达为捏目成华。我们都知道,这个灯影是幻象。这个影子是依赖于你的病眼或者捏目而存在的。另外一个人眼睛没有毛病,就看不到这个灯的幻影。  相似文献   

18.
范宝舟 《哲学动态》2003,1(8):22-23
尽管诸如语言、手势、暗示以及具体实物等等对于社会交往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中介;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1]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交换是人类真正走向社会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而货币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活动的物化。同时,也正是货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活动直至社会交往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货币不只是一种纯粹的概念、符号或者工具,还蕴涵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众所周知,货币是人类分工和交换日益扩大的结果。分工的愈益精细和交换的日益扩大,表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9.
写在前面: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栏目中,我们选编了无神论或(宗教)哲学相关的经典之作,虽然它们有着无法避免的时代特征,但穿越百年、千年的时空,今天仍旧能够感受到它巨大的思想魅力给心灵带来的震撼.给思维带来的新鲜活力和深沉力量。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敏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栏目中,我们选编了无神论或(宗教)哲学相关的经典之作,虽然它们有着无法避免的时代特征,但穿越百年、千年的时空,今天仍旧能够感受到它巨大的思想魅力给心灵带来的震撼,给思维带来的新鲜活力和深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