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1977年瑞士医生Gruntzig等[1] 成功地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 ,由于其安全性和迅速改善缺血的良好效果 ,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然而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约有 2 0 %~ 30 %的患者在成功实施PTCA后的 3~ 6个月内形成再狭窄 (Restenosis ,RS)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远期疗效[2 ] 。近 2 0年来 ,随着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理…  相似文献   

2.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科学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狭窄(Restenosis,RS)是随着经皮腔内窥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介入治疗技术于治疗冠心病而带来的一个新的临床问题,严重影响了PTCA这一有效治疗方面的远期疗效。为认识了解再狭窄的发生与发展,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过去十余年各国医学界,特别是国管病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过程、发生机制到临床对策都取得了明显了成果。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这一认识过程有着鲜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通过比较各种治疗方法,说明药物治疗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通过比较各种治疗方法,说明药物治疗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们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进行了不懈的工作,溶栓、监护及介入治疗的出现挽救了众多生命。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广泛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临床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支架在狭窄等问题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治疗策略的选...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各种类型冠心病的发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动脉硬化的进展过程都有血小板的参与,因此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基石,抗血小板治疗的重点应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治疗、STEMI溶栓治疗的辅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的治疗结合个体参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但有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本文讨论了我国目前冠脉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选择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和药物治疗;重视冠脉介入手术病人的综合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但有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本文讨论了我国目前冠脉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选择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和药物治疗;重视冠脉介入手术病人的综合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在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中出现了过度使用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包括冠脉介入治疗(PCI)在内的血运重建措施只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绝非其全部。在稳定性冠心病治疗中,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充分的药物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本世纪初冠心病没有好的治疗方法。自1912年提出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有关的概念直到40年代,其治疗进展缓慢,除口服抗凝药外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1916年Jonneso采用颈交感神经切除试图缓解心绞痛。当时医师还没有办法直接在冠状动脉上手术,但已经认识到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想通过消除交感兴奋以扩张血管来增加心肌缺血,还一度发展到清扫主动脉周围神经丛及后根切断等方法。这种方法直到30年代仍是治疗心绞痛的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