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德潜作为清代格调诗学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和诗学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沈氏诗学理论与实践却存在较大偏差.其论诗之法与自身创作实践的落差,选诗理念与诗歌选本之间的异步,颇值得注意.对于这些偏差的探讨,是全面理解沈氏诗学及其地位,进而分析其与清代诗学流派离合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薇 《学海》2007,(5):176-183
20世纪以来陈衍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以前,一些诗友诗歌、民国诗话、文学史以及南社为主的革命派,对陈衍的诗话、编纂、诗歌有所评论,但多为只言片语的泛泛之论.而南社等革命派对同光体诗人的否定态度,直接导致建国后陈衍在文学史上地位不尊.80年代后,一批具有特色的专题论文出现,对陈衍的诗学不同程度地作了从概念内涵到义理层面的挖掘,有关陈衍的研究开始走向客观深入.而揭示陈衍诗歌与诗学中所承受的文化思想内涵,应是今后陈衍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诗歌是文殊思想的重要且独特的载体.五台山诗歌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和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它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了文殊菩萨的缘起性空和不二法门思想.缘起性空论呈现为色空圆融的诗学表达,不二法门呈现出超越两端、解脱自在的审美境界.文殊菩萨悲智双运,文殊般若思想是"智慧",教人以清凉智慧消除红尘热恼,以般若利剑破除执着挂碍;文殊...  相似文献   

4.
寒山诗歌研究在唐代诗学研究中享有殊荣,以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深受学者的青睐,在诗坛上有“寒山体”之称,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同时,寒山诗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在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宗教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寒山子所处时代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出发,论述其诗歌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诗歌艺术成就取得之原因。  相似文献   

5.
伴随经世实学与朴学的发展,儒家诗学在清代得以重振,并成为清代诗学话语的重要一脉。沈德潜是清代儒家诗学的代表人物,倡导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并以《诗经》为核心来建构其诗学体系。在诗歌溯源方面,将诗歌源头推溯至《诗经》;在诗歌体式方面,不仅就《诗经》体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将诸诗的文体渊源归于《诗经》;在诗歌技法方面,对比兴多有阐发,且要求诗人创作不仅要重视技法,更要重视温柔敦厚之诗教。  相似文献   

6.
禅宗诗学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系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颂古诗的评论,呈现出禅宗诗学的独特风貌,推进了禅宗诗学思想的发展.其对颂古诗的“评唱”,则创造了一种诗歌评论的新形式和新模式,对禅宗诗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明代杨慎编选丽江土司木公所作诗歌集为《雪山诗选》,这部诗集中的诗歌以题材体式多元化,自然纯熟的艺术技巧,木公本人独具个性的情感表达和其诗歌所蕴含的清淡幽远的审美意境确立了木公成为丽江少数民族诗人中的杰出代表,《雪山诗选》以其鲜明的特色走进了明代云南文学的视域中。  相似文献   

8.
钱穆先生的诗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包含论诗歌的起源、《诗经》的作者;论古代诗歌的政治性和文学性;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雅俗问题;论诗贵性情、重品格、崇意境;论纯文学中诗歌(《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的独立价值。钱先生毕生护持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治学主张融贯会通,求真求实,其心志与学术方法体现于诗学理论,儒家的道德伦理和政治观念是钱先生诗论的思想核心。钱先生的真知灼见,为新世纪中国文化和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教益。  相似文献   

9.
引言:诗人孔子 孔子重诗,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人们未必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即"诗情"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中的本源意义.其实,孔子的全部"仁学"思想.乃至后来的整个儒学,都可以概括为一种"诗情儒学".换句话说,人们对于孔子"诗学"在整个儒学中的意义的理解还是很不充分的.为此,我们不妨重读<论语>.  相似文献   

10.
梁宗岱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诗人、诗评家。正如他的代表作《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的名字,"求真"是他探讨诗作秘籍的唯一途径。该著作体现出其独有的诗学品格,梁宗岱的诗学思想不仅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影响,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其内在精神以及外在语义表达,也颇有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味。梁宗岱对待古典诗学并非全盘接受,而是进行批判性创造:去儒家诗学的"尚用"功利观念,取诗美的意象品评,追求中西交融的诗学意境。  相似文献   

11.
妙悟与直觉     
严羽诗学思想中的"妙悟"概念和克罗齐美学思想中的"直觉"概念在强调审美的主体性、直觉感悟、排斥理性等方面十分的相近.从美学层面上说"妙悟"与"直觉"这两个范畴都强调了艺术的感性、排斥理性,它们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它们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刘强 《孔子研究》2020,(3):17-28
近年来,"阳明学"研究大行其道,蔚成风气。而阳明之诗学与诗教,及其与经学、实学之关系,则乏人问津。事实上,阳明心学之建构,绝非空诸依傍,标新立异,而是源自对经学的深入涵泳,以及对圣贤之道的本心觉悟。其"敦本尚实"之诗学观,与其"良知"心学一脉相承。阳明反对"繁文",主张"实行",故其"诗学"主张,实可以"实学"目之。不惟如此,由阳明豪放洒落的性情所决定,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完美实现了自己"根本盛而枝叶茂"的诗学主张。而其"寓教于诗"的诗歌教化实践,则不仅继承了《诗经》以来的"诗教"精神,而且打破了"以《诗经》为教"的"诗教"传统,堪称一种独具阳明心学特色的"新诗教"。  相似文献   

13.
在欣赏英文诗歌时,不仅要欣赏其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情,更要通过分析诗歌的体裁,语音特点及诗的格律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要考虑音位及格律的选择及其与诗歌思想内容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都有对“时空”问题的探讨,而对于涵盖在文学范畴中的诗歌自然也不另外。文章以“时空”这一概念为落脚点,探讨中国诗学的“时空”意识及其对“时空”的认识和接受历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得出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学在“时空”意识上的不平衡性,并就这一不平衡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诗学的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明代僧人雪浪洪恩以讲教华严经义而名世,同时他也是晚明江南佛门尚诗风习的引领者之一。雪浪创作诗歌的缘由,受到华严宗"五地圣人"之说的启发,因此他看待诗歌的态度也与其宗教思想有紧密的联系。雪浪视诗歌等外学为"方便法门",对诗歌技艺的学习即次第修行世间法的过程。出于对世间法的重视,雪浪的诗歌写作呈现出鲜明的社交性质与较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此外,他的诗学观念及诗歌创作中也蕴含着其对华严学"圆融无碍"之旨的理解。重视"五地圣人"涉俗利生的观念,进而重视对世间法的修行,雪浪洪恩的这一思路为探讨佛教与诗歌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西文化源头的两位杰出代表,孔子与柏拉图在相似的时代环境与人生经历下,呈现出思想上的诸多巧合,而在诗歌问题上,态度则迥然相异,孔子主张学诗,柏拉图驱逐诗人。二人不同的诗学态度有着来自历史背景、思维路径、自然地理方面的影响因素,折射出中西方传统文化在情理关系与艺术传达上的显著差异。表面来看,诗学态度迥异,实则作为道德教化与宗教神化的外部手段,本质上皆归于统一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理论早期杰出代表,他总结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创作经验,并在《诗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开启了西方悲剧理论的先河,对后世美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将其运用到中国悲剧作品的分析能极大地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虽然司空图、元好问二者所处的时空不同,民族身份迥异,但二人的诗学观却有相通之处。思维方式上,二者都表现为直觉感悟式的整体把握方式;言说方式上,二者都强调"意象批评"和"以意逆志"批评;诗学思想上,都主张诗歌风格的"不主一格"以及诗歌创作的"真诚"。分析他们二人的诗论,使得少数民族文论与主流文论遥相呼应,消除族群壁垒,为探求建构真正多元一体的中华多民族文学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禅学思想和诗歌创作在唐代发展到了巅峰。禅宗在唐代早已超出宗教范围而对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唐代诸种文艺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诗歌。在诗与禅相互影响和交融的过程中,禅学赋予了唐诗经典意象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月亮意象及飞鸟意象。月亮、飞鸟是唐诗中的经典意象。探讨唐诗中的月亮、飞鸟意象,有助于从思想内涵和审美境界两方面把握禅学对诗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任蜜林 《现代哲学》2020,(1):134-140
西汉今文诗学分为鲁、齐、韩三家。三家《诗》虽然都属于今文诗学,但其思想特征并不完全相同。而这些思想特征的不同,与它们思想来源的不同有着密切关系:鲁《诗》与荀子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在解《诗》的时候突出了礼的地位;齐《诗》源自以《公羊》为代表的齐学,有着浓厚的阴阳五行思想色彩;韩《诗》同时受到荀子与阴阳家两方面思想的影响,这也是其既有荀子"天人相分"思想,又有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思想的原因所在。从保持先秦《诗》义的原貌来看,鲁《诗》的贡献最大。但从汉代经学的发展来看,齐《诗》无疑最能反映西汉今文诗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