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五龙宫是武当山极为重要的宫观,自南宋开始,符箓道派在这里就有很大的势力.元代初年,全真派与清微派几乎同时来到五龙宫.作为北方新道派的全真道,在传入武当山之后选择五龙宫为其活动中心,就不得不面对与清微派道士合作的问题.终元一代,五龙宫形成了全真派与清微派共治的局面,两派之间互相师承、融合,全真道士很有可能还使用了张守清一系清微派的派字谱.明代初年,全真道在五龙宫迎来了短暂的独大局面.但是,随着永乐皇帝大修武当,从全国选调道士充任提点,五龙宫又重新回到了全真与正一共生并进的格局.五龙宫全真道的传承史为我们生动展示了全真道初传南方之后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湖南省道教协会、南岳道教协会协办,南岳衡山道院承办的戊戌(2018)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于10月15日至11月11日在湖南南岳衡山道院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第六次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经过28天紧张有序的传戒活动,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4名(其中方便戒29名)全真派道士取得净戒牒,名上登真篆。  相似文献   

3.
南宋初年,著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弘道阐教,济世度人,受到皇室的优宠和信众的崇奉.九宫山因此成为江南道教圣地和道教御制派祖庭,声名远播.御制派道观遍布江南,法嗣人才济济.张道清为九宫山道教御制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奉为御制派祖师.  相似文献   

4.
青州修真宫现存十六块碑刻,除去三块与道教无关和一块残损严重无法辨认外,剩余十二块碑刻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关于修真宫的信息.以修真宫现存碑刻与相关方志为主要史料,本文对修真宫的创建时间、宗派归属与历史兴衰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出以下三点结论:其一,元元统元年(1333)以前修真宫已经存在.其二,明大德至清嘉庆年间,修真宫一直由全真龙门派道士住持,清嘉庆年间开始转变为由全真嵛山派道士住持;且由修真宫的传承情况,推算出龙门派极有可能创派于元代中期.其三,修真宫为明清道教历史兴衰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2016年年底,中国道教协会在湖北武汉长春观举办了丙申坛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正式戒期28天。这次传戒,是全真派时隔14年来的第一坛传戒活动,  相似文献   

6.
灵宝派是与正一派、上清派鼎立的三大道派之一,灵宝授箓是道教授箓制度的重要环节。论文以閤皂山灵宝派及元始宗坛授箓活动为中心,考察辨析灵宝授箓的历史及其宗教内涵。认为道教三山符箓中的灵宝授箓,充分体现了灵宝派的教义思想,灵宝经戒法箓具有济世度人的功能。历史上道士有参受正一、灵宝、上清法箓的传统,閤皂山灵宝派的元始宗坛授箓,是灵宝派道法传授系统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灵宝派是中国道教传承绵远的道派,灵宝派历来重视众生性命,以济世度人为立教宗旨。灵宝派奉三国道士葛玄(164-244)为祖师,道门人士尊称为太极葛仙公。葛玄早期居天台山修道,曾漫游括苍、南岳、罗浮诸名山,后选择江南名胜閤皂山建庵传道。葛洪(284-363)为葛玄再传弟子,葛玄、葛洪  相似文献   

8.
陈怡 《中国道教》2018,(6):62-62
传戒和授箓是道教教制建设、信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底,中国道教协会分别在南岳衡山道院和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办了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和内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篆活动。在活动结束前召开的座谈会上,戒子和策生代表们畅谈了参加活动的感想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道教经历了南宋金元的宗派分合以后,到明中叶以前,在统治者的扶持下,发展到相当贵盛的状况,其中尤以正一派诸宗最为突出。不少道士被朝廷委以重要官职,深入宫廷,参与朝政,有的位极人臣,声势显赫,甚或交通中官,威福在手,致使“天下士大夫靡从风”①,仰其鼻息,借缘以进。其地位之高,权势之重,为历代所罕见。到了嘉靖皇帝,崇道活动达到了高峰。从史籍中可知,宋元盛行的诸多道派,在明代继续流传的尚有神霄、清微、净明派等。尤其是在明代中叶,因世宗宠信神霄派道士陶仲文,神霄派一时占尽风光,成为道教诸宗之首。这里,以高…  相似文献   

10.
清雍正、乾隆年间,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代道士张清夜,先后在成都武侯祠、青羊宫开启了道教法嗣,而成启派祖师。张清夜,字子还,号自牧道人,初名尊,江南长洲人(今苏州)生于清康熙十五年(1667)丙辰岁。少为诸生,善书翰,博学工诗,书法颜鲁公,乃东吴名士。常  相似文献   

11.
在道教全真龙门祖庭北京白云观内的祠堂院中,住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长,他就是今年已八十二岁高龄的曹信义道长。曹信义道长原籍河北省肃宁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因家中贫穷,十六岁时便离家赴东北吉林省辉南县入商谋生,日寇侵华时,曾参加过抗日救国运动,东北沦陷后,投入玄门,在吉林省辉南县金川乡大龙湾龙潭宫出家为道士,拜其宫全真龙门派道士杨诚德为师,成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五代玄裔。  相似文献   

12.
孙玄清(1496-1569),号紫阳,又号金山子、海岳山人,山东寿光人,明代崂山著名道士,曾受到皇帝敕封,是龙门派分支金山派的创始人。清代梁教无《玄门必读》记载:崂山祖,姓孙讳玄清,号海岳山人,乃龙门派邱祖第四代徒孙。系山东青州府寿光县孙家巷人。于明宏治九年八月二十三日降生。在崂山明霞洞出家……至嘉靖三十七  相似文献   

13.
黄静 《学海》2003,3(3):172-177
作为同时活跃于 2 0世纪 3 0年代中国史坛的两个史学流派 ,禹贡派和食货派有着密切的学术关联。顾颉刚与陶希圣二人有着共同的学术主张 ,都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 ,《禹贡》半月刊和《食货》半月刊均贯彻着这一认识 ;禹贡派和食货派之间保持着学术上的往来 ,有合作也有竞争。这种学术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3 0年代中国史学发展的特点及走向 ,它是一代学人对中国史学发展做出的相同思考  相似文献   

14.
青州驼山昊天宫由全真道士李守正创立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之前,元代昊天宫道士皆属丘处机一系传承。明代昊天宫虽有道士居住,但根据现存碑刻中的道士题名,难以确定他们的宗派归属,考虑到明代道教的通常情况,他们极有可能属于正一道士。自清初至民国期间,昊天宫道士一直属于全真道龙门派,而且传承有续,246年间传承了15代,但与明代青州修真宫龙门派并非一支。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教》1994,(4):15-15
中国道教协会于1994年8月27日至29日,在四川省青城山天师洞召开了全国重点宫观关于举行再次传戒的座谈会。中国道协傅元天会长、谢宗信副会长、黄信阳副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全真派各宫观代表共25名。 这次座谈会的主要议题是;汇报各道观全真派道士的情况,商讨再次传戒活动的一些具体问题。会议期间,与会者介绍了各自宫观的情况,并就传戒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教务活动     
<正>湖北省道协成功举办丁酉年蕲春普阳观全真派道士冠巾活动11月9日至12日,湖北省道教协会在蕲春普阳观成功举办丁酉年全真派道士冠巾活动,为80多名全真派道教徒冠巾。云南省道教协会丁酉坛第二批传度活动圆满举办11月30日至12月3日,云南省道教协会丁酉坛第二批传度活动在昆明市五老山龙泉观隆重举行。法  相似文献   

17.
<正>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四川地区先后出了两位道教科仪大师:陈复慧和陈复烜。一、陈复慧著《雅宜集》,编纂《广成仪制》陈复慧,字仲远,号云峰羽客,四川彭山县(古称武阳)人,①乾隆年间青城山道士。著有《雅宜集》,并汇编道教科仪丛书《广成仪制》。《雅宜集》中载有陈复慧嗣派徒张本学、罗本章以及嗣教孙刘合诚之名,可知陈复慧属全真道龙门派传人。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道士,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一代弟子闵苕,派名闵一得,字补之,亦字小艮,号懒云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卒年无差,而其之生年却大有径庭,现在的说法几乎都是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享年七十九岁。如《中华仙学》中陈撄宁先生所作的《闵小艮真人传》,以  相似文献   

19.
汪洁 《福建宗教》2001,(5):38-39
《福建宗教》2001年第2期上刊林必锋、于耕先生《茅山派道士周元真世居嘉禾,嘉禾是否今厦门——与〈福建宗教史〉作者商榷》(下简称《茅》文)的文章,对(福建宗教史)作者提出的周元真是厦门人的说法提出质疑,希望作者能进一步考证。(福建宗教史)的第一编《道教与三一教》的作者是笔者的导师林国平教授,由于他事务繁忙,要我来答疑。  相似文献   

20.
正序气之象浩瀚星际,旷远深邃,间或流星划过,朦胧着无以述说的宇宙时空。天地渐渐清朗,山峰慢慢显形,玉虚宫露出轮廓,呈现出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图卷。一位道家老者在岸边轻抚古琴,弹指间,仿佛可以洞察所有。云蒸霞蔚中,两旁山上无数飞瀑轰然直下,老少道士从水面上飘行而来。第一章天·大道天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