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香港探亲期间,我们拜访了游老先生。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居港40多年,是位“香港通”,也有人讲他是当地的“活字典”。  相似文献   

2.
感谢天主的恩宠、圣神的陪伴!感谢全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为我们创造这次美好的学习机会,我们23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修会的姐妹,紧张而愉快地在香港度过了29天。我们在香港的学习主要有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徐锦尧神父为我们讲授的:“以主为基,以人为本,以史为鉴”的灵修整合课程。另外是耶稣会的董泽龙神父等带领的“依纳爵神操”的体验和学习。这两部分的内容是非常不同的两种灵修方式,但我们觉得这样的课程安排为我们是恰到好处,避免了绝对化的灵修模式。而加深了我们学习从不同的灵修活动中经验天主的临在。  相似文献   

3.
向往另一面     
我们热爱阳光。一季都是丰富的阳光,反而增添了对阴雨的怀想。小的时候,盼望快快长大,长大了又巴不得重返童年。正如香港散文作家潘柳黛说的,女  相似文献   

4.
以白云观副监院李宇林为团长,中国道协秘书长袁炳栋为顾问的白云观参访团,一行十二人于2001年8月31日至9月上旬赴港参访,并与香港蓬瀛仙馆进行了道教科仪交流。 9月2日,时值中元节,我们与香港蓬瀛仙馆理事会成员座谈,他们十分关心白云观邱祖殿的修建工作,我们向蓬瀛仙馆理事会成员介绍了邱祖殿修建的情况。 在参访期间,我们与香港道教联合会相聚一起。香港道联会副主席吴耀东致欢迎词,中国道协秘书长袁炳栋介绍了中国道协今年的工作,并赞扬香港道教同仁热爱道教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以及赈灾济贫作出了爱心奉献,随后…  相似文献   

5.
各位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 今天,当我们聚集香港,我们意识到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以及全中国的人民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基督徒汇聚一堂,这显示了基督的教会的团结。中国基督  相似文献   

6.
在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下的中国经过近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富民强,人和安康;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也正意气风发地迈向新世纪。我们从国际体育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从航天事业基地发射的火箭、卫星,我们在联合国会议上正义、严正的发言,我们从收复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及澳门的平稳回归;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人们张张笑脸中,人们的衣食上,人们的精神上看到:中国已经站立起来,已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已不再是贫穷、落后,而且是富裕强盛的国家。公民的义务是政府的合作者,在真理、正义…  相似文献   

7.
“道由人显” ,要使道教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福臻人群 ,必须有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道教人才。中国道教学院是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唯一一所全国性道教高等学府 ,十多年来 ,为道教的承传发展和弘扬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在办学过程中 ,海内外各界热心道教事业的善信大德的捐助 ,为培养合格的道教人才 ,弘扬道教文化做出了很大功德。多年来 ,香港谭兆慈善基金、香港圆玄学院、香港道教青松观、香港蓬瀛仙馆、台北文化三清宫等先后给予中国道教学院以很大支持 ,使学院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香港谭兆慈善基金热心宣传道教文化 ,助印《太上老君…  相似文献   

8.
李晋 《中国道教》2011,(2):59-60
由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办、香港泓澄仙观承办的第十一届香港道教节,于3月13日举行了开幕典礼暨花车大巡游活动。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协调部副部长廖勋等出席典礼,逾1000名香港道教信徒参加了活动。今年的巡游阵容包括7组载着圣像  相似文献   

9.
简论香港至和坛的脉源、信仰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香港至和坛的历史作了一个简明的回顾,并对至和坛的信仰、现状及其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番阐论,从中我们可以管窥香港道教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应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邀请,以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席哈耀恩先生为团长、香港中国回教协会主席白建中先生为副团长的香港中国穆斯林访问团一行十三人。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高僧大德,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中国佛教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与中华宗教交流协会的邀请,使我们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再次有缘相聚。关于本届论坛主  相似文献   

12.
《天风》1998,(12)
我非常高兴,能有幸参加香港圣公会成立教省和邝大主教升座典礼。 举行这一盛大典礼,使我们再一次意识到,香港圣公会、香港基督教和香港宗教界不是越来越退缩,不是越来越衰微,而是越来越兴旺,越来越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3.
应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道教学院副学院长李养正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尹志华一行三人,于2001年1月18日至22日,参加了香港道教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暨“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厦门、广州、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日本的学者30余人。香港道教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于1月18日晚在九龙逸东酒店隆重举行。香港青松观董事局主席、香港道教学院院长蔡惠霖先生致欢迎辞,香港道教学院副院长赵球大先生介绍了学院十 年来的工作情况。应邀致辞的嘉宾有:日本…  相似文献   

14.
由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庙会暨第十二届道教音乐汇演于8月11至12日在香港隆重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乐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赖保荣、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汤伟奇、香港各道堂负责人、香港其他宗教的代表等1000余人出席了11日上午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开幕典礼。  相似文献   

15.
正黃大仙信仰在香港已深入民心,提起黄大仙,香港居民皆会脱口而出:"有求必应"、"普济劝善",亦因如此,我们已把在香港流传百年的"黃大仙信俗"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了道德教育外,我们还特别强调黃大仙普济劝善精神,愿来参拜黄大仙的信众、世界各地的游人等,皆有一颗普济劝善  相似文献   

16.
正前几天看到一个广告,我突然想起了曾经的一个香港客户。她是一个大陆女孩,她不是那种在香港毕业就留下来工作的,而是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又跳槽去香港的,这样会比毕业直接留下来工作还要艰难许多,无论从语言、习惯,还是背景来说。我们熟悉了之后,偶尔她会跟我讲很多困难,比如老外老板的难伺候,香港打工族的加班与拼命的  相似文献   

17.
香港访问记     
1987年的元月下旬,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脱维善主席和香港信托基金总会扎希亚主席的邀请,首次对香港地区穆斯林进行为时六天的友好访问,受到了香港各伊斯兰社团和各界穆斯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给我们留  相似文献   

18.
应香港蓬瀛仙馆馆长李宏之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一行5人,于2009年10月8日至11日赴香港参加了该仙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暨香港蓬瀛仙馆八十周年馆庆活动.  相似文献   

19.
香港宗教的社会功能及与内地宗教关系的走势□高玉春●香港历来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内地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伴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隆隆作响的礼炮声,香港宗教界必将依照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勾画自身发展的前景,为香港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20.
华耀增 《天风》1994,(4):38-39
年初中国基督教协会应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的邀请,组团访问香港。我有幸被邀参加访问。这是一次大陆内地与香港两地教会肢体间的一次交通,是一次事工的探讨,爱中的分享。主内的团契。主人热情的接待,精心的安排,周到的关心,以及我们访问中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