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与设计学基础上建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陶瓷艺术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仿生设计学理念。仿生设计学在陶瓷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可以让陶瓷产品达到"瓷法自然"的境界,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与应用需求。人们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体中受到启发,并将这种启发运用到陶瓷艺术设计当中。仿生设计使陶瓷艺术作品更加人性化,将中国古代"师法自然"的传统思想融入到艺术设计作品当中,让使用者不仅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也得到满足。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自然,欣赏自然。陶瓷艺术中的仿生设计应用,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文化,并为现代的陶瓷设计师提供一些设计素材和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浪潮铺天盖地的新形势下,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需求、审美追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全新变化的环境中,人们对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时刻离不开的对家纺用品的需求,也"与时俱变"地发生了新变化。因此,家纺用品的设计,必须以与时俱进的"应变"理念,以永恒"不变"的创意设计,来满足新时代的人们对家纺用品"真、善、美"的追求。概而言之,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的新理念,就是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起点、为中心,以产品的形式、用品的过程为手段,以全新的设计理念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将对"道法自然"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一个相对全面的概述,其间包括对其出处、发展及影响的分析。而后,将从"道""法""自然"三个方面切入,对"道法自然"如何运用于中国传统园林中进行一番论述,其中,以"法"为整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最后,对上述论述进行了一个总结,以指出这种传统造园理念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能一味地扩大城市的规模,也不能远离或者隔绝其与山水、树木、花草、田园等自然环境的关系,防止破坏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另外建筑设计要考虑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和融洽,能够继承当地居住文化的优秀传统,并与现代人性化的建筑理念相结合,创造符合现代人居住要求的文化性居住群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城市风景园林的发展。文章立足于现实,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进行概述,然后分析论述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剖析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主要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高速发展、资源飞速消耗的今天,在"变废为宝"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材料可持续设计必将成为一种设计趋势。对于变废为宝不仅仅是把废旧的物品重新设计加工成有用的物品,而是希望可以在"变废为宝"活动过程中培养一种可持续的思维,以产品设计为载体,用独特且具有美感的设计吸引人们的目光,再通过传达一种通俗易懂的可持续思维来影响大众,从而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消费趋势,让人、社会与自然材料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中去。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广场的建设,当代人推崇"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城市广场设计时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人的需求,进行人性化设计,文章阐述了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和重要性,总结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人们在城市广场空间中的情感需求和活动需求,探寻如何更好地将人性化设计融入城市广场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形而上学的基础。本文将通过比较哲学的视野探索自然问题。首先以培根哲学为例考察现代自然观。现代自然观所造成的严重问题呼唤对自然的全新理解。由此转入早期道家自然之思,通过"道物自然"揭示目前颇有争议的"道法自然"的意义。自然通贯道、天、地、人。它是道、天、地、人所张开的域。惟有在对自然的理解之下,万物之性进而人之性才可被照亮。本文也简略涉及到海德格尔关于自然的思想,以及西方环保主义的主要流派。最后将揭示早期道家对自然的理解如何标示出一种源初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因此为我们提供各种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微田园式"新农村摒弃了传统设计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以最谦逊的方式植入原始地态,以设计的力量推动村落复兴。在传承乡村生活美学的过程中寻找文化的记忆,以建筑、城市跟环境、自然融合的理念解决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做到为农民而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景观规划,而在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加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不仅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城市居民在休闲娱乐时有一个好场所,还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多元化的观赏需求。基于此,文章针对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现代的城市设计创造出的城市环境,有时不及传统城市的"自然模式"那样引人和实用呢?由斯蒂芬·马歇尔著《城市·设计与演变》一书,从生物及科学技术发展演变的角度,运用概率分析定量讨论在"未规划"情况下,城市空间形态最终形成的原因,得出五条城市规划设计原则。但是,作者认为该书并没有考虑城市形态突变的情况,没有考虑政治经济对于城市空间形态产生的巨大影响。利用细胞自动机理论分析城市形态,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只有在发展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才是适宜的,在突变状态下,是无法预知的。因此,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需要辩证地看待该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功能相对落后的设施中结合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改变原有的功能并赋予时代的精神,以求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打造一个与现代人心理相符合的新设计,使人们能在工作之余享受设计带来的愉悦和舒心,营造功能与需求相互适应、彼此"和谐"的环境。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改造"与"新建"已成为热门话题。而今,选择性保护公园内已具有的文化"气息"与格局已成为当务之急,文中以紫阳公园为范例对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旧功能改造与更新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不能仅仅在实践主体性意义上贬低自然,也要肯定作为正当性和合理性意义上的两种"自然":作为社会历史前提与基础的"自然"和现代人类实践塑造的社会历史的"自然"。由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只能是以现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前途为核心的"历史",没有尼采"永恒轮回"说超越现代文明史的意义,更没有恩格斯"永恒循环"说的天体运行史意义。从自然正当论视角看,绝对的自由、完满的利益和谐,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想象。马克思类似语汇的表达只具修辞学意义,没有实质性意义。所以,回归正当性意义上的"自然"与超越意识形态塑造以及历史累积意义上的"自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园林是人们向往自然、追求至美生活而创造的一种游憩的环境和物质载体。它使人们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园林设计"曲与直"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概述中国现代园林对"曲与直"的应用,使得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园林设计的"曲与直"的特点,从而优化我国现代园林设计,让我国园林设计多方面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熵"的概念源于物理学,指系统混乱状态的量度。关于"熵"理论的研究多出现在如控制论、信息论、生态学等领域,在不同学科的研究中会有更为具体的引申义。在仿生设计方面,对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设计方法上。优秀的仿生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天然蕴含着"熵减"理念,基于"熵减"理念的仿生设计研究对构建一个和谐有序、低碳环保的社会具有指导意义。把"熵减"理念引入到设计中,从形态、材料、结构和功能四个方面对仿生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有效解决现代仿生设计中存在的材料选择不合理、资源未合理利用、无用功能设计突出、结构低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快节奏"已是现代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因此,人们渴望生活节奏"慢"下来,希望过一种新型的生活——"慢"生活,让人们慢下脚步去感受城市的美好,留下充足时间去品味生活中的细节。"慢城"这一新型的城市理念就是增加城市活动空间,人们在"慢"的环境中享受生活。文章立足宜居城市的发展模式以及传统文化与特色的保护与传承,结合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独有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等方面,进行慢城化规划设计,寻求创新点,期许对浮梁县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乃至对景德镇的国际化都市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家具设计发展到今天,单纯的理性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渴望。只有在城市家具设计中注入审美、情感、文化等感性因素,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多元化需求设计师必须全面考虑使用者的需求,综合平衡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实用、更有人情味、更富亲和力的城市家具。  相似文献   

18.
建筑行业的兴起,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现代建筑理念中,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有所提升,建筑企业更注重外形的美观度,同时,建筑的设计对城市整体规划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占据重要地位,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要做好城市规划,必须全面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从而实现良好的城市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这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具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主要标志是几何形态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及风格的形成,几何形态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的成长历程中贯穿了始终。几何形态家具呈现出构筑的多元化灵动造型特点,创造出多种功能不同的家具,在满足消费者时尚生活需求的同时,符合当今社会设计多元化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体现道家传统核心价值的观念,"自然"经老子提出之后,一直受到后来解释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然"字所包含的存在和价值两方面的意义出发,认为"自然"应该从存在和价值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在存在的意义上,"自然"肯定事物自己如此的状态,并要求从事物内部寻找事物如此存在的根据,由此发展出以无为中心的本原理论,并导致对造物者的否定。在价值的意义上,"自然"倾向于肯定每一个事物的意义,要求从事物自身出发来肯定其如此存在的合理性,由此发展出以无名为中心的政治哲学,主张事物的自我命名。本文引入了然、所以然、同然、然不然等,以更好地展开"自然"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