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识别中的音形义启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启动效应”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启动效应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它探讨人脑内各种文字和知识信息是如何表征的。按“激活扩展”理论,人脑中存储的各种文字信息、知识概念是以一定的关系网络形式组织的。启动效应就是外部输入信号(启动词出现)沿着大脑中的这种记忆网络结构扩展,激活网络中各个结点使它们处于活跃状态的结果。因此用启动效应表现出来的结果推测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记忆的重叠表征理论,采用包括基线测量的启动实验范式,通过三个系列实验探讨了汉字识别的反启动效应。实验一结果表明,与基线条件相比,启动显著提高了启动的汉字的识别正确率,但却显著降低了与该汉字部分字形相同的未启动的汉字的识别正确率;实验二和三结果显示,反启动效应不是源于注意偏向和疲劳因素。因此,汉字识别中存在反启动效应,这为重叠表征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3.
汉字双向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类高、中、低频汉字为材料.用词汇决定任务与诵读回忆任务间的相互启动方法,对汉字启动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形与音都具有启动作用;低频字表现出受到或产生更大的抑制性启动作用;对于真伪识别任务,则诵读回忆任务中与其字形相似的字产生的启动效果更大;对于诵读回忆任务,则真伪识别任务中与其字音相似的字产生的启动效果更大.结果表明,字形与字音启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目标字加工中二者相对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王若茵  范宁 《心理科学》2016,39(3):559-565
本研究使用ERP技术对比了效价判断与真假字判断两种任务形式下的汉字情绪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在效价判断任务中高频目标字出现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效价不一致比一致条件下反应时短,诱发了较大的P200;低频目标字出现情绪启动的一致性效应,效价一致比不一致条件下反应时短,诱发了较大的P200与N400。真假字判断任务中高频和低频目标字均出现情绪启动的一致性效应。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依赖于刺激材料的可通达性与注意导向,启动字与目标字的反应竞争关系导致了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特性负启动效应与年龄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汉字材料,考察86名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和老年人被试特性负启动效应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特性抑制有一个从上升到衰退的过程;汉字同英文字母等材料一样可以发生显著的特性负启动效应;负启动效应是内隐的、不受意识控制的;特性负启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反应支持了注意的晚期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6.
成年熟练读者的汉字读音加工过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华  张厚粲 《心理学报》1987,20(3):64-72
本研究对成年熟练读者的汉字读音过程作了初步探讨。被试为大学生,实验材料以形声字为主,研究方法使用命名潜伏期法。实验一研究了不同字形、不同字频的单个汉字的读音,发现被试读汉字有直接提取、声旁及类似推理三种加工方式。高频字的读音以提取为主;中频字读音时,声旁和类似推理的作用增加;低频字读音时提取基本不起作用。实验二中发现,声旁的发音一致性对低频字的读音影响很大。激活熟悉的类似字,以确定刺激字的读音,是低频字读音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启动效应中的意识与无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启动效应中的意识与无意识周仁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启动效应的无意识性Warrington等[1]利用健忘症人进行的记忆实验研究发现,健忘症人在无法回忆或再认先前情节的情况下,仍然保留着有关先前情节的信息,这些先前情节对当前进行的与之有关的任务产...  相似文献   

8.
汉字识别中的语音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实验用启动掩蔽法探讨了汉字词识别中语音的作用。以五类高、低频汉字词对为材料,在三种启动时间条件下发现:高频形似音同目标字在25毫秒启动下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形异音同目标字在25和35毫秒有显著抑制效应。在低频情况下与上述相应的目标字表现出不显著的促进和抑制效应。此结果似乎表明汉字词识别过程具有程度不同的语音自动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9.
昝飞  谭和平 《心理科学》2005,28(5):1089-1095
本研究采用暂同形似、音同形异、音异形似和无关字四类汉字字组为实验材料.每类字组都按汉字使用频率分为低频字、中频字、高频字三种.对使用手语聋生和使用口语聋生进行了同音判断和启动效应实验,旨在探究聋生在汉字识别过程中语音编码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聋生汉字识别中,字形的知觉加工对提取语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语音的提取对聋生来说非常困难。不同字频对不同字组的同音判断成绩的影响不同,表明聋生对不同汉字的语音意识不同。聋生在汉字识别中存在语音混淆和字形混淆的现象,说明语音编码和字形编码在汉字识别过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字频对聋生汉字识别的影响也不同,同频字产生语音特征的影响;低频字产生字形特征的影响;而中频字都不产生语音特征和字形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儿童汉字读音声旁一致性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华  武宁宁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00,32(2):164-169
采用同音判断的方法,考察儿童对汉字读音声旁一致性意识的发展。一个熟悉字和一个不熟悉字共用同一个声旁,该声旁在提示整字发音时可以是一致的,即包含此声旁的所有汉字都发音相同,也可以是不一致的。要求儿童猜测不熟悉字的读音,作出它与熟悉字“是”、“否”同音的判断。结果发现,儿童很早就意识到汉字的结构以及声旁和形旁在表音、表义功能上的分工。随着年级的升高,声旁一致性对猜测不熟悉汉字读音的影响增强。小学四年级语文能力较高的儿童已经开始意识到声旁的一致性;六年级儿童总体上说来已发展了一致性意识。初二年级的学生发展了声旁一致性意识,且没有能力差异。大学生的声旁一致性意识最强。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报》1998,30(2):230-230
中国心理学会授予陈立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终生成就奖的决定鉴于陈立教授对中国心理学事业和对中国心理学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根据中国心理学会章程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心理学会授予终生成就称号的办法”,经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决定,授予陈立教...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报》1999,31(3):357-357
1999年5月间月,浙江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国际学校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国际心理测量学会现任主席、国际儿童教育基金会会长、佛罗里达大学基础教育系主任ThomasOakland教授作了题为《国际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报告,并表示他代表的各种国际协会愿意支持我省的学校心理学事业,希望我省学校心理学兴旺发达,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杭州召开国际学校心理学年会。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周红玉副研究员介绍我省学校心理学工作情况;安吉路实验学校心及辅导员张莹老师和杭二中心理辅导员何东涛老师分别作了…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报》1994,26(1):90-90
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心理学会学术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心理学会学术会议,于10月5日—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共有280余人,来自全国29个省市。会议除了大会学术报告外,还按学科分支分成七个分组会进行学术报告活动。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14.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65,10(4):3-10
<正> 一 在上一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研究主要依靠一般观察和个人体验收集资料。这时心理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范围不广,发展不快。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引进心理学,使心理学获得了收集资料的新手段,研究的內容丰富起来,心理学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有了专业的心理学者,使心理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许多其他科学一样,心理学近百年来的发展,超过了以往许多世纪。  相似文献   

15.
林传鼎 《心理学报》1980,13(2):30-36
冯特不但把统觉看做是认识的全部过程,而且认为在人的性格、气质和才能中都有统觉的参与。他把统觉作为一种重要的系统概念加以阐明,这主要是1892年以后的事。他壮年时期的一元论和唯物的观点,这时已经变成为二元论的和唯心的。这主要见于他在因果关系问题上的主观主义路线和他的意志论。尽管如此,冯特的统觉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着很强的渗透力,例如在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发展认识论(皮亚杰)以及信息加工论各方面都留下以统觉论为代表的构造派的痕迹。这可能是因为冯特的统觉心理学在若干主要方面反映出客观现实的辩论法。用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统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报》1959,3(2):47-54
<正> 一、問題和研究的經过 在全国生产大跃进、大鬧技术革命的年代,劳动心理学的任务不仅是、或主要不是、研究怎样改变生产者的主观状态,如操作方法,来适应客观条件、如机器設备等了,而应当研究怎样促进生产者改变客观条件,如改革工具、創造工具、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生产需要了。劳动心理学工作者应当总結工人創造性思惟活动的規律,在生产条件下应用这些规律,为創造发明准备条件,縮短創造发明的过程,使工人羣众有效地、快速地完成一項項的技术改革——創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7.
刘范 《心理学报》1981,14(2):3-9
在这个讲演中简单介绍了我国发展心理学的情况和研究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介绍了我国3—12岁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并从矛盾运动的观点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儿童认知的发展,还提到了研究的协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方俐洛  高晶 《心理学报》1989,22(4):44-49
许多监管任务要求操作者记住随机发生的、必须在规定时刻内给予一定反应的许多刺激。这样在刺激—反应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交迭过程。本实验模拟这类刺激—反应情境,将简单的任务信息随机呈现在IBM PC/XT计算机屏幕上,要求被试在指定时间给出适当的反应。实验Ⅰ的结果表明,任务呈现间隔时间影响交迭记忆的业绩,交迭记忆业绩随任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进而说明时间繁忙是心理负荷的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 問題 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年语文教学改革中一再強调这一问题.究竟怎样正确地根据儿童记忆的特点组织儿童课堂练习,減轻儿童背诵课文的负担,是心理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于语文背诵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近年尚不多见。陈光山研究了背诵诗歌和散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