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齐之化”和“无文刀”张光明齐国地处我国东方,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货币文化较早形成的重要地区。齐国先秦时期是铸行刀币的国家,它同我国北方地区的燕、赵、戎、中山诸国,共同形成了我国古代环渤海地区考古学文化中的以刀币为主的货币文化体系。齐...  相似文献   

2.
齐刀币     
刀币亦称刀化,由于齐刀币面文有“化”字,得知原应称刀化(货)。刀化取象于手工业工具——刀削的形状,因此称刀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的一种。齐国首先铸行刀化。《管子·轻重》戊:“令左  相似文献   

3.
杨益青 《管子学刊》2020,(1):125-128
1990年在临朐县沂山乡傅兴村出土了一批齐国刀币,共234枚,有齐返邦长法化刀币、节墨之法化刀币、安阳之法化刀币、齐之法化刀币、齐法化刀币五种。1994年在临朐县七贤乡长沟村出土了一批西汉四铢半两石钱范,抢救出三件,形制分为二式。这两批文物都是研究我国古代货币的珍贵资料,现入藏在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刀币是古代货币的一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齐、燕、赵诸国,为不少中外学者所关注,齐刀币现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以刀币的文字可分为: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谭邦之法化、齐建邦(立长)法化、齐法化等。这些齐刀币主要出土于窖穴和遗址中,有许多  相似文献   

5.
齐国刀币中有六字刀一种,该刀面文应释为“齐近邦张大刀”。其铸行年代不太可能在战国末期,而有可能是在齐桓公之时。  相似文献   

6.
齐刀币始于战国考于嘉芳本文论点是,齐刀币起源于主要用于畜牧业的青铜削,受尖首刀币和“明”刀币的影响,始铸于战国晚期的齐襄王时期,而且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货币。一、什么是齐刀币齐刀币之于齐文化,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近年来齐刀币之研究,在形制、材质、金相、工艺...  相似文献   

7.
从1975年至1986年期间,齐国故城内外先后有14次刀币出土。其中燕刀币出土三批: 一、1975年西石桥村出土燕尖首刀80枚,币文有:介、上、J、,七、丫、大、个、山、J、己、音、飞、乡、乡褚、八、J、羊17种。 二、1979年,齐都镇谭家庙村东出土燕“吵”字刀61枚。 三、1985年齐都镇河崖头村西出土燕“少”刀7枚 均为园折式。 齐刀币发现11次,共计278枚,其中“齐之法化”5权,“节墨之法化”4枚,“安阳之法化”5枚,“齐建(造)邦张法化”1枚,“齐法化”263枚(失10枚)。 ‘面择其几批主要的作一介绍: 1984年4月14日,敬仲镇张王村农民徐学京在村东20…  相似文献   

8.
燕齐圜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林 《管子学刊》2007,2(3):30-33
战国晚期燕国和齐国铸行的方孔圆钱在形制、钱文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二国之圜钱联系密切。燕国圜钱的铸行晚于齐国,在币值的分等和铸造技术等方面也不如齐国进步。齐国圜钱为三等币值,燕国为二等币值;齐币已使用当时先进的叠铸技术,而燕币的铸造尚不见此法的应用。可以认定燕国圜钱是受到齐国圜钱的影响后产生的,这同齐襄王退燕以前燕国刀币对齐国货币强烈影响的态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博大精深,是先秦时期我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齐国以刀币为主的货币文化,是先秦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它铸造精良,币文俊秀,代表了先秦货币的铸造水平。由山东省淄博市钱币学会编辑的《齐国货币研究》的面世,则标志着齐国货币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该书由齐鲁书社出版,淄博市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研究  相似文献   

10.
齐刀币新考     
吕茂东 《管子学刊》2014,(1):42-47,52
齐以刀形为币,是齐国徽识"齐刀"在货币上的演化与展示,是齐国国家意志的选择和齐文化的体现。齐刀币铭文""是"筥"和"即"的合文,""是"返"和"封"的合文。旧释的"節墨之去化"应释为"筥即墨夕之去化",旧释的"齐返邦长去化"应释为"齐返封邦长去化"。"去化"是"法化"。"筥即墨夕之去化"和"齐返封邦长去化"造于战国末年,是在齐被燕军攻占,齐国君臣避居在筥和即墨,后又大破燕军、收复失地的特殊历史时期铸造的货币,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齐国青铜铸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完备的铸造方法、精美的铸造器形,尤其是以齐刀币铜范为代表的铸造工艺与成就,充分展现了齐国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发展水平。深入探究齐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内容与成就,不仅对丰富和完善齐文化的内容体系。构建一部完整的中国青铜艺术发展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现代冶铸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齐刀“安阳”地望考毛公强大抵在二千五百年前,东周时代的齐国故土上铸造使用了铭文为"安阳之法化""的刀形货币,考古学界已经确证。安阳刀通长18-18.6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5-48.5克不等。刀体古朴、铭文隽秀。幕文有:日、匕、化、工、一...  相似文献   

13.
齐国货币的研究是齐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进而对齐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冶金铸造、货币文字、齐文化的经济和文化形态加深了解。本文将根据齐国的历史地理条件与货币的出土情况,对齐国地区货币的起源及上述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戎 《管子学刊》2014,(3):28-33
高青陈庄遗址众多重大的发现,对齐国西周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作用。陈庄遗址应为齐国始封地营丘。陈庄遗址形制特殊的祭坛应为天坛,而近似方形只有一个南门的夯土围墙应是拱卫天坛的坛墙。 M 18出土丰器的器主为乙公得,“齐公”铭文所指即齐太公,M 35出土70字长铭铜簋应定名申簋,器主为齐献公山。周王伐齐的战争起因与齐哀公祭天有关。因为齐国早期的国君墓葬在营丘,“五世返葬于周”的说法不成立。  相似文献   

15.
由于饮酒喝茶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以它独有的魅力得到人特别是中国人的青睐,与诗词歌赋,礼仪交往、舞剑挥毫、怡心寄情、铸金制陶、煮水觅泉、赏月观花等雅兴相结合,以及与婚丧嫁娶,奠基上梁,祭祀结拜、开业庆典等民风民俗融汇在一起,产生出中国特有的“酒化”和“茶化”。而今,中国步人市场经济,化市场也热闹非凡,鱼目混杂的局面也就逐渐形成,几千年来作为中国国粹的酒化和茶化,有时觉得其中真正有益的传统化内涵被挖劫一空,只留下散发出铜臭味的躯壳,早已成了各种市场交易的附庸。  相似文献   

16.
相杨 《管子学刊》2012,(1):29-31
“临淄三百闾”作为打破常规的“争霸”举措,在春秋战国时期别树一帜.管桓在设立“女闾”以求经济上的宏观调节和增加税收之外,在齐国以开放的法制理念,设立了一系列超越时代局限的经济条令和政策.在经济模式尚未成型的春秋时期,这种开放的经济法制思想,促使齐国把握了奴隶经济向封建经济转变的契机,从而在将农业生产迅速从战后的凋敝恢复的同时,形成了齐国颇具侵略性的经济模式.并通过运用齐国的优势产品和金融政策,将诸多邦国变成了齐国的市场,为齐国“一匡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管子》货币思想论张龙海一、关于齐国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交换中演变出来的,是价值形态发展的结果。货币的产生和商品的出现是不可分割的。当人类社会上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商品生产来到了人间,而货币也因此而诞生。随着商品生产和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战国末期,封建大一统的趋势即将到来,究竟采取什么样的“道”治国,这是关系到国家胜败存亡的大问题。长期居于齐国,深谙齐国历史、关心齐国政事的荀子,或在稷下学宫的讲坛上以齐人齐事为据,或直谏齐国统治者,竭力阐发自己的治国之道,为封建统一局面的到来,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浅析齐国桓管时期的用人"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春秋时期,齐国在桓公、管仲主政期间建立形成了一套包括培养、引进、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等内容丰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齐国富国强兵,并助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其选人用人的许多做法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所首创,也为后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齐国由于长期以来有尚武的传统,而且重视对军事实践进行总结,从而使齐国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思想,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国军事思想不仅对当时齐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