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前出现的近代系统科学突破了传统牛顿科学的束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由此产生的众多薪观念,尤以信息为重要,它已深深渗透到每一学科角落,直接冲击着传统科学基石。系统的复杂性与信息观念两一直困扰着众多科学家,而且信息就是更难捉摸、清楚定义。  相似文献   

2.
信息的基本特点是必须依赖于载体而存在,这种依赖性在本体论意义上是随附于载体上,其基本理由有三点:第一,两个物理载体的属性如果存在着物理意义上的不可分辨性,那么载体之上随附的信息也是不可分辨的;第二,信息与载体之间具有典型的不对称性;第三,从不可分辨性和不对称性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信息具有多重实现现象。信息随附性特征的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信息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一种随附性存在,在认识论意义上它是随附于科学。  相似文献   

3.
文艺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中的“价值”二字,并非一个经济学范畴,而是某种精神现象的代名词或形容词。正如,你去书店买了一本托尔斯泰的小说,并不等于你就拥有了托尔斯泰通过他塑造的文学形象所涵容的种种思维成果;相反,他去图书馆借阅了这本书,然后还给了图书馆,他却已经占有了托尔斯泰所创造的种种艺术美。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价值是不可交换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市场”的存在。但是,作为文学、艺术价值载体的文艺作品,都是可以交换的,比如一本书,一幅绘画,一部电影拷贝。它们有价格,又投入了市场,当然也就具有了交换价…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似乎证实了宗教和神秘主义在很久以前所揭示和阐发的东西。但由于科学本质上只提供受造物的信息,故其本身并不创造一种世界观,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宗教。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孕育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即信息艺术,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多维的向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与艺术握手的结果.而"分形艺术"-信息艺术宽阔海洋中的一个小点以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展示给人们,使人们认识到该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具有和谐、对称等特征的美学标准.同时,"分形艺术"的生命力也非常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6.
陈薇亦 《美与时代》2016,(10):120-121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包括网络、数字电视、移动设备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新型媒体和艺术产生了奇妙的融合,推动传统绘画作品慢慢跳出了传统传播媒体的范围,开始走向绘画艺术多角度、深层次的变革之路。从新媒体传播载体类型与传播方式出发,分析新媒体对绘画艺术传播的影响以及新媒体传播载体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近代生成我国的传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文化背景的裂变入手,揭示了近代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裂变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冲突,并阐发了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裂变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学争论的一种体现形式,中国近代以来产生的数次“中医废存之争”,为人们理解现代科学的社会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视角.从科学社会学视角对“中医废存之争”进行剖析,论述这种科学争论的历史演变、社会形态以及文化意义,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科学争论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领导活动中的信息负反馈傅冰钢领导活动离不开信息反馈。所谓反馈,是指一个系统将信息输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反送回来,把它与原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对信息的再输出进行调节,起到控制的作用。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指出:反馈的特点就是“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去...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鬼神迷信思想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鬼神迷信观念的存在也有着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原因。通过对儒家的“鬼神观”和“天命观”的探讨.笔者认为儒学的这样一种“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下的二人互相制约”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儒家文化在根本上对鬼神迷信思想有着实际的支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破除迷信思想的存在,宣传无神论的思想,就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转变,吸收科学和理性精神进行重新的解构与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形式动画片这一信息载体,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向受众传递淡泊、宁静、高雅、健康、智慧、和谐等良好的人文信息.但在信息传递的制作、受众接纳等环节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与中国画形式动画片的创作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国画形式的动画片需要适应现代社会要求,拓宽主题范围,在含蓄、幽默与娱乐之中传递优秀的本民族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2.
当今,我国的临床医学实践正面临着深刻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一方面,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为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为诊疗最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在应用医学发展提供的科学成果为病人诊治时,由于医生的学术基础、临床经验、诊疗决策、治疗动机的差异,其效果差别极大。辽宁省抗癌协会最近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该省癌症的规范化治疗率仅为32.46%,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专家学者注意到,当前有种种迹象表明,基督教渗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已经产生相当的影响。在海外某些组织出资支持的研究与出版物中,以扭曲历史事实而为基督教说好话、寻找理论根据居多。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将科学与宗教拉上特殊关系,从学术上为基督教的扩张制造舆论,进而影响青年学子。搅乱视听。较为典型的观点是“宗教是科学之母”;“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近代科学”;还有试图在神学与科学之间架起桥梁的,如“智能设计论”;更理论性一点的观点是认为“西方对神(真理)信仰与追求的土壤使得古希腊哲学中逻各斯(Logos)精神得以自由展现,从而形成了西方所特有的反思精神,成为中世纪西方科学发展的动力”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我国正在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之一,崇尚科学成为社会共识.广大民众对科学充满了信任。因此,现代西方某些基督教势力颠倒科学与宗教的正确关系,混淆是非,特别需要澄清。到底科学与宗教之间是什么关系,宗教在科学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确实需要在事实上和理论上加以讨论。为此,中国无神论学会继2006年年会后再次召开了“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小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的新成果王学萌:灰色系统理论的诞生,为系统科学理论群体增强了一个新成员,这个理论不仅为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数学手段,而且也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问题。灰色系统是指信息不完全的系统。所谓信息不完全,可表现为(卫)系...  相似文献   

15.
17、做抓住机遇的有心人。也许在与友人的偶尔交谈中,对方已向你提供了择业的信息。如果你面对几个可供选择的工作,优柔寡断会使你错失良机,面对众多的对手,自暴自弃定会败下阵来,不顾自身的条件,好高骛远、过于理想化,也无成功的希望。18、收集求职信息四关键。一是“早”。求职者收集信息要及时,早准备,避免出现“一叶障目”的错误;二是“广”。收集信息面要宽,减少盲目性;三是“实”。收集的信息要具体;四是“准。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信息要准确无误。19、求职求助于多种媒体。在一般情况下,求职者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收…  相似文献   

16.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全球城市的全球化迈上了一个新的轨道,城市之间的发展、交流、沟通、联合,成为新时期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城市文化传播需要新的载体,以当下的科技与媒介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城市文化传播作用,挖掘微电影对城市文化传播的文化推广作用,挖掘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发挥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新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应有对策。  相似文献   

17.
辛芃 《科学与无神论》2012,(2):59-61,64
当我们思考邪教“法轮功”何以成势的问题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回答:一是应该廓清邪教“法轮功”成势的历史过程和史实:二是思考邪教“法轮功”成势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本人都作了一些尝试。第一方面的工作,已有“二十年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2年至2003年连载)”;第二方面的工作,于今年完成的“法轮功成势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是中国反邪教协会的2009年课题:“十年反思——后‘法轮功’时期社会神秘主义思潮的流变及其可能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选出部分章节刊登在《科学与无神论》上.供大家讨论。本文拟从上世纪世界流行的“新时代运动”思潮影响来考察邪教“法轮功”的成势。“新时代运动”思潮,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的确造就了像张宏堡、张香玉、沈昌、李洪志这样一些具有神功异能的“新时代大师”:也造就了中国新时代的理论基石——人体科学和具有“灵性”思维的中国“新时代”弄潮儿柯云路。他们沿着“新时代”开创的路.“创造性”的辟出一个科学哲学的新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代运动”的标帜,、让历史告诉现在,警示未来——正胜邪则治而安。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以防微杜渐,让我们的国家的思想文化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认识论的核心是对“物”的透视。青年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时期,马克思在对象性的物中发现主体性的劳动活动与异化关系;二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期,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认识周遭之物,并从社会关系总和出发去认识人的现实性;三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性、社会性的活动和关系出发提出了对“物”的全新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这一认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既肯定了物的感性存在,又透视了物看不见的存在,即物何以成为物、活动何以生产物的过程,此双重透视的科学认识论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夏威夷是太平洋的群岛,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谁能想像的到,这里却没有渔业!因为捕鱼会带来机动船的污染。为了环境,夏威夷人牺牲了自己的优势;为了环境,众多海滩见不到一处有机动快艇在撒野;为了环境,这里没有航运业务;为了环境,这时没有任何冒烟工业。夏威夷人清  相似文献   

20.
临睡前想想今天干的事,觉得琐屑不堪。 早上一上班就买礼物去医院看了一趟生病的老领导,真心宽慰一番之后离开,花去一含半小时;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就来了一位同事诉工作之苦,认真倾听两小时,直至同事满肚子苦水倒完;下午刚坐下就接了一个电话,家乡一旧邻开农用车进城运贷被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