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君 《中国宗教》2012,(1):67-70,84
2011岁末的广州,"幸福"是一个绕不开的字眼,从公交广告到大厦霓虹,随处可见"建设幸福广东"的宣示。就连12月10日至12日在这里举行的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在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打造道教文化品牌的同时,仍有着"建设和谐幸福广东"的诉  相似文献   

2.
3.
3月10日,"道教日成立暨第十三届香港道教节开幕及文化巡游大典"在香港深水埗枫树街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出席并亲手赠送一幅"香港道教日成立"卷轴予香港道教联合会,标志着香港道教日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4.
广东道教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道教史上曾写下辉煌的一页 ,也曾历尽磨难。新中国成立至“文革”这一时期 ,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废除了封建特权 ,我省道教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使我省道教经受了一场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宗教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广东道教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1998年 11月 7日 ,广东省道教协会新会址在花都市新华镇举行落成典礼。回顾改革开放至今广东道教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广大道教徒深深地体会到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 ,…  相似文献   

5.
6.
12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道教协会、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广东圆玄道观、广州纯阳观承办的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在羊城广州隆重举办.去年11月,广东省道教界在惠州市举办了以“和谐道教、祈福亚运”为主题的首届广东道教文化节,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教文化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国家宗教局称赞这是一次高品位的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服务广州亚运的文化活动.海内外新闻媒体也争相报道了这一广东道教界的盛事.今年的广东道教文化节围绕广东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将主题定为“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建设和谐幸福广东”.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教》2012,(2):58
4月13日是农历三月廿三,恰逢天后(又称妈祖)诞辰,广东中山市港口镇天后宫经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依法登记,正式挂牌,成为该市首个道教活动场所。据住持彭兴宗介绍,港口天后宫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  相似文献   

8.
<正>以"和谐道教、祈福亚运"为主题的广东道教文化节于11月2日至4日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惠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  相似文献   

9.
清音 《中国道教》2011,(6):10-12
12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道教协会、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广东圆玄道观、广州纯阳观承办的2011广东道教文化节在羊城广州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3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认许每年3月第2个星期日为香港道教日。今年是香港道教界第三次举办道教日庆典活动。3月8日,由香港道教联合会和香港啬色园联合主办的乙未年(2015)道教日庆典活动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林武、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杰和副秘书长袁志鸿等出席庆典仪式。香港市民近万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1.
应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民宗委和潮阳玉龙宫道观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于2月4日来到汕头市调研道教工作,并出席了汕头市道教协会筹备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三国道教团体举办的"二零一零道教节跨国联合庆典"于今年4月1日圆满举行。这是马来西亚沙巴州首次庆祝道教节、印尼三宝垄第二届道教节、新加坡第十五届道教节。这次道教节跨国联合庆典由马来西亚沙巴道教联合总会、印尼三宝垄泽海庙及新加坡道教协会联  相似文献   

13.
一、佛教道教商业化治理的广东实践(一)广东省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取得的成效自国家宗教局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以来,广东省把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作为宗教工作的一个重点,深入推进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1.治理商业资本介入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在把宗教当作促进旅游、发展经济的手段,以佛教道教活动场所或其他佛教道教资源为核心进行商业宣传,打造景区发展旅游。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就其观念形态来说,都起了道德规范的作用。由于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更高尚、更美好的生活实质的梦想与追求。那么,在道教的教理教义中,“道”和“德”是什么关系呢?道家是如何解释“道德”两个字的? 早期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卷十八说:“夫道者何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16.
存思是道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法门,独具特色,复杂繁复,糟粕与精华杂糅,理性与非理性兼具。奔日奔月法是存思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存思日月以安魂定神、摄生养性、强身健体、治病疗疾。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理性批判,提炼出奔日奔月的核心义理,并分别从阴阳、动静、形神三个方面梳理出奔日奔月义理与康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当代养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应香港道教联合会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胡诚林道长率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团于3月11日-13日赴港参加"丁酉年(2017)香港道教日开幕典礼·仪仗暨仙真出巡起步礼"活动并担任主礼嘉宾。在开幕式上,胡诚林副会长代表中国道教协会致辞。他说,香港道教节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六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道教》日译本序任继愈世界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影响着世界广大地区的群众。中国也有三大宗教,即儒教、佛教、道教,这三大宗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佛教、道教、儒教在隋唐...  相似文献   

19.
道家、道教缘起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人们对儒家的思想研究较多,对道家和道教文化重视不够。因此,重新认识道家和道教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追溯它们产生的文化渊源,理清它们形成和演变的脉络,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