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山寺建筑与塑像概述贵和南山寺位于台怀镇南2公里处,昔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落之山位于台怀镇的南面,称为南山。雄伟高峻,佳木葱笼。南山上建寺,故称南山寺。南山寺创建于元贞一年(1295),元成宗赐额大万圣佑国寺。真觉...  相似文献   

2.
元建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五台县城内西门旁,俗称西寺,为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五台县志》载:“广济寺。在县治西。元至正年间建,已就倾圮,清乾隆四十三年知县王秉韬重葺。”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广济寺碑又说:“广济寺建于元代,土人呼为西寺,以其偏于县西门内也。寺制极巍峨,栋宇插云,斗拱焕日……。由此可知,广济寺创建于元代。”  相似文献   

3.
佑国寺,原名大万圣佑国寺,始建于元贞元年(1295),为元代的皇家道场,也是“释源宗至”真觉国师的“华严道场。”入明之后,有法亨禅师鸠工修葺,使其变成了五台山的一座禅宗丛林。清代时,先有奎衷和尚重修,继有玄化和尚、仁山和尚又予补葺;清末民初,普济禅师...  相似文献   

4.
南山寺佛教史略肖雨南山寺,在元代时谓大圣佑国寺;到明代时,谓大圣佑国禅寺;清时,则谓南山极乐寺。为什么呢?光绪三年(1877)李自蹊的《南山寺碑文》说:抑知佛生西方净土,其国曰极乐世界。兹则释迦牟尼佛原迹古刹,琳宫梵宇,十方衲子登临皆清凉极乐。诸佛云...  相似文献   

5.
朵云 《法音》2000,(1):55-56
座落在漳州市南郊九龙江畔丹霞山麓的南山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时太子太傅陈邕舍宅为寺,其女金花在此出家。寺初名延福报劬院,延请云岭常公为开山祖师,继席者为桂琛、文益等。唐末寺渐趋衰微。至宋开宝元年(968),陈邕后裔陈文 重修,改名报劬院,后又称崇福寺,延请禅宗青原系义存的三传弟子、玄沙师备的再传弟子玄应禅师任住持,寺宇规模愈加扩大,僧众多时达1500余人,有“闽南佛国”之称。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玄应禅师法嗣继任住持。随后百年,因水火之灾,寺宇破损不堪。至绍兴八年(1…  相似文献   

6.
徐玉成 《法音》2006,(1):54-54
2005年12月3日.安徽宣城广教寺举行重修奠基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和九华山的百岁官住持慧庆法师、旃檀林住持慧琛法师、月身殿住持圣富法师、佛香阁住持慧光法师等共同主法.并在广教寺遗址前共同洒净。  相似文献   

7.
塔院寺碑文     
塔院寺碑文悲心塔院寺警示碑隆禧总管分府: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元天历二年五台山大塔院寺重修阿育王所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碑并铭诏修藏典赐紫沙门兼五台山敕建大铜瓦宝殿住山嗣讲经律论法主东鲁琴台祖印撰文并书嗣祖沙门东山圣水隐居祖云篆额盖...  相似文献   

8.
1987年8月19日,南山寺住持慈音给五台山管理局打来电话,说南山寺住的居士,从中台顶买回了金钱,是工人们从祈光塔下偷挖出的……。我接到电话随即到南山寺详细了解情况:8月9日,原平下正华村柳茂生、霍福印、霍存保游中台顶,从维修祈光塔的民工手中,以每枚一元买下三枚。回到南山  相似文献   

9.
清凉山梵乐与南山寺屈彦男南山寺是五台山著名寺庙之一,素有研习佛教音乐的传统,寺庙里不仅有老一辈佛乐专家慈音、万福、灵琰、灵发等,近年来还培养出一批年青僧人:如汇存、汇光、悲善、悲义等,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五台山的庙堂音乐分两大类。即青庙和黄庙。...  相似文献   

10.
南山寺宝塔     
南山寺宝塔方明塔,梵语为stupa,音译作都婆、塔婆、浮图等,意译作功德聚、方坟、灵庙等,为顶、堆土之义,原为埋藏佛陀舍利的地方,故有佛塔、高僧墓塔之别。因此,它就成了寺庙的一个组成部分。南山寺自元代始建以来,即有真觉国师灵塔、弘教祖师灵骨塔、舍利...  相似文献   

11.
南山寺住持慈音和尚白福生五台山素以佛国净土著称于世,久远以来,文殊菩萨游住其中,为诸众生演说佛法,因而十方善信慕名前来五台山者,不绝于道。五台山寺庙众多,古迹遍布,而位于台怀之南、距大白塔5华里之处的南山寺,坐落在万木耸立、景象清幽的案山前端,十分醒...  相似文献   

12.
绿风 《福建宗教》2001,(5):45-45
金秋的闽南,阳光柔和,清风送爽。十月十六——十七日,漳州南山寺隆重举行建寺1265年暨大雄宝殿佛像开光大典和由福建省宗教研究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联合主办、南山寺承办的“二十一世纪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以及书画笔会、“南山之光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闽南漳州佛教风采。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15.
南山寺诗歌     
南山寺诗歌史韵雯万圣佑国寺明·镇澄白社翠巅头,登临思转幽。风烟千幛暮,钟磬一林幽。清写藤萝月,寒生薜荔秋。虚堂无一物,坐看大云流。护国寺明·镇澄探奇来古寺,触目动幽怀,路绕万松曲,门迎一水开。丹墀迷蔓草,画壁没青苫。不见谈经者,空堂云自来。游南山寺二...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来,全真道教在山东济南章丘境内盛传,道教宫观遍布,碑文石刻众多。自雍正十三年(1735)至民国初年,龙门派曾在锦屏山留下一段辉煌的历史。其中代表人物有韩阳成、刘来广、王复昌、李合林、孙永平、李永传、张元珠、杨至绪等。锦屏山道教碑刻也多为首次发现,如乾隆二年《重修锦屏山朝阳洞老君堂碑》、乾隆八年(1743)《锦屏山记》、乾隆二十一年(1756)《开山碑》、嘉庆四年(1799)《重修老君堂碑》、道光三十年(1850)《重修锦屏山庙宇碑》、咸丰五年(1855)《重修碑》、同治六年(1867)《重修老君堂碑》、同治九年(1870)《重修文昌阁碑》、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碧霞祠老君堂碑》、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老君堂碑》等。查阅王昶《金石萃编》、陈垣《道家金石略》等相关碑刻文献则疏于收录。锦屏山碑刻内容详尽,文辞朴实,文章完整,篆刻精美,对清代道教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心静如竹     
南山寺中,僧徒众多,其中有一和尚年纪最小,资质也属他最差。小和尚终日苦思如何来改变自己,却不知该怎样去做,心情也愈加愁苦。  相似文献   

18.
心静如竹     
南山寺中,僧徒众多,其中有一和尚年纪最小,资质也属他最差。小和尚终日苦思如何来改变自己,却不知该怎样去做,心情也愈加愁苦。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9,(1)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菲律宾分会会长、菲律宾大乘信愿寺住持瑞今法师暨广范、正宗、传印等一行28人,应祖庭福建南安雪峰寺邀请,于去年10月初来华参加该寺佛像开光及重修殿宇落成典礼,受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佛教协会及有关方面的隆重接待。瑞今法师84岁高龄,在海内外佛教界广有影响。早岁曾住持雪峰多年,后应菲律宾性愿法师之请,往菲宏法。这次回国是他离别故国40多年来的第一次。他在闽期间,先后参访了南山寺、南普陀寺、承天寿、开元寺等古寺名刹。法师原籍晋江东石镇,多年来对该镇龙江寺、侨声中学备极关注。当他此行踏上故乡的土地时,受到当地僧众、学生  相似文献   

20.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持兼容并蓄的态度,遂使佛教建筑得以迅速发展。五台山南山寺正是这一时期汉传佛教山岳寺庙的典型代表。从该寺的选址和建筑布局入手,试分析其形成原因。五台山南山寺选址受到了历史、外部环境、风水学、宗教活动、园林景观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现存寺院建筑体以及修建年代等分析得出该寺建筑群的布局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