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服饰,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一、道巾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记载的九巾,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相似文献   

2.
潘 师 正 586~684字 子 真 , 是 隋 唐 时 期 著名 道 士 , 也 是 高 道 司 马承 祯 的 老 师 。 据 《旧 唐书 》记 载 ,潘 师 正 曾 对 司马 承 祯 说 : “我 自 陶 隐 居传 正 一 之 法 , 至 汝 四 叶矣 。 ”① 潘 师 正 和 司 马 承祯 都 是 上 清 派 的 宗 师 ,为 什 么 史 书 说 他 们 传 的是 “正 一 之 法 ”呢 这 是个 非 常 值 得 重 视 的 问题 。 同 样 值 得 重 视 的 是学 者 们 对 这 一 问 题 的 不同 解 答 。一 种 观 点 认 为 ,这 是 将 “上 清 之 法 ”误 作 “正 一之 法 ”。陈 国 符 …  相似文献   

3.
学界通常把老子之道理解为无情感、无意志的道,而难以整体自洽打通全文,而《老子》文本里多处原文涉及超越性的意志存在。道不是无生命的死道,作为情意性存在,具有情感性与意志性。楚简《老子》里,作者用“悦”(“敚”)来规定道,具有喜悦之情感性,可以理解为喜神(老子还用“谷神不死”言道,道是一种神性存在);今本《老子》里的“以慈卫之”也是道的情感性,用“道亦乐得之”来论述情感性的人·道关系;今本《老子》的“天将救之”“有罪以免”“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系统体现了天道的意志性,可以解读为天道的救赎性与终极价值性。道有情意性,同时又不干预人的主体性,“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信灵 《中国道教》2004,(4):40-42
所 谓 “承 负 ”, 是 道 教 教 理 中 非 常 有 特 色 的 思 命 延 续 中 的 一 段 时 光 。 《杂 集 论 》云 :“时 者 谓 因 果 相想 。 即 一 人 作 恶 殃 及 子 孙 , 或 一 人 作 善 佑 及 子 孙 的 读 流 转 ,假 立 为 时 ”。 生 命 像 铁 环 一 样 ,一 环 套 一 环 ,主 张 ,任 何 人 的 善 恶 行 为 都 会 对 子 孙 产 生 影 响 ,而 人 人 的 一 生 一 世 , 仅 仅 是 其 中 的 一 个 环 节 。 这 个 环 节的 今 世 祸 福 也 都 是 先 人 行 为 的 结 果 , 如 果…  相似文献   

5.
西安教区成立“圣爱合唱团”王若望1997年6月29日下午,西安天主教南堂会议室传来阵阵欢快的歌声和热烈的掌声。这是西安教区正在举行“迎香港回归演唱会”。会上,教区“圣爱合唱团”演唱了《春天的故事》、《香港,香港飘芳香》等歌曲,博得了与会神长教友们的阵...  相似文献   

6.
戴黍 《现代哲学》2007,(2):86-91
《淮南子》以论“治”为全书主旨,而其论治又从“道”、“人”、“史”三个维度展开:其一,道为《淮南子》论治的基础,道有能治之功;其二,人为《淮南子》论治的中心,人有可治之性;其三,史为《淮南子》论治的起点,史有证治之用。其书对“道”、“人”、“史”概念的理解与使用,既体现了先秦思想资源的深切影响,也表明了汉初学术务实致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韦绪智 《中国道教》2004,(4):17-18,42
中 国 道 教 协 会 会 长 闵 智 亭 道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可 谓 博 大 精 深 。 无 月 ,清 天 如 水 ,长 诵 一 句 ,凝 目长 因 病 于 2004年 1月 3日 16时 在 古 代 天 文 学 的 发 展 上 中 国 道 教 一 星 , 不 三 数 夜 一 天 星 斗 尽 在 胸50分 在 北 京 羽 化 仙 逝 。在 他 去 世 也 曾 为 之 作 出 过 巨 大 贡 献 。 道 教 中 矣 ”玉 溪 道 人 也 曾 有 诗 句 记 叙两 个 月 前 , 曾 嘱…  相似文献   

8.
刘德仁,道号无忧子。道教著名流派——真大道教的开山真人,他生活于宋金隆替之际,金皇统二年(公元 1142年)创立真大道教,一生弘道三十八年,在中国道教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承前启后的大德高士。真大道教立清规戒律九条,将佛教思想特色融摄教理之中,“其教以苦节危行为要,而不妄取于人,不苟侈于己者”①。有金一代,道教的发展出现重大变革,王重阳创建的全真教是道教中兴的转折,金代朝廷尊崇道教,“金国崇重道教与释教同,自奄有中州之后,燕南燕北皆有之。所设道职,于师府置司,正日道录,副曰道正,择其法篆精专者授之…  相似文献   

9.
真大道教     
道教教派之一,原名大道教。创于金初。创始人刘德仁,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二十一岁时,自称遇一白发老叟,授以“道德经要言”(一说授以“玄妙道诀”)。在传教时以召神劾鬼之术为人治病,一时信者甚众,自称大道教。五传至郦希成(诚)分裂为两派,由于元宪宗支持郦派,始改名为真大道教。真大道教以《道德经》为宗旨,同时汲取部分儒、释思想。立戒条九则:“一  相似文献   

10.
人名,在语言学里是专有名词;在逻辑学里是单独概念。“们”是通常附在指人的普通名词或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的,如“同志们”。人名之后能否加“何”呢?表示单一对象的概念与表示多数意义的“们”连用,算不算自相矛盾呢? 有些同志明确地说:“表示人的专有名词,如‘毛泽东’‘鲁迅’,不能在后边加‘们’,因为它们所表示的对象是唯一的。”人名果真不能与“们”连用吗?下面让我们先看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11.
藏家心声     
古老民俗之“吃”脱落下这些“毛”。和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样,都是历史铁给我们的遗迹。‘已们原本领在偏远的乡间,锁在恋旧的老人们的心里。我用生锈的钥匙打什那此苍老的锁,买下这许多的古画。老人把画交给我时有的意味深长地拍我肩膀:走好,别摔跤子!有的斜眼盯我:发大财会吧!他们都很善良,是历史让他们“失落”。我呢,也有些酸楚。20多年过去,我没发财,老人们也无声无息地作古。在这漫K的采集过程里,八十多岁的父亲把他外出作木工、围裙磨成碎片赚来的血汗钱交给我后,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瘫痪的老母亲在孤独中死去,…  相似文献   

12.
三、中国天主教从五四时期以来,不断寻求救国救教的道路在中国天主教受外国传教士控制时期,也常有些觉醒者想寻求救国救教的道路,他们的民族意识十分强烈。尤其是到了“五四”时期,受到全国先进的爱国者影响,神长教友中有不少人的民族意识已觉  相似文献   

13.
明灯 《中国道教》2002,(5):48-48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这里先不说白居易在这首绝句里是从什么角度理解和思考的。《道德经》讲 ,有智慧的人 ,必是沉默寡言的人。还有“行不言之教”、“希言自然”等等都谈到“不言”的道教理论。有些好道者 ,习惯以“道不可言”来回答信仰群众 ,而多半这样的回答都带几分傲气。细纠其因是对道或一知半解 ,或知之甚少 ,以借“不言”而解脱。其实老君的“不言”、“希言”、“不可道”都是教化众人既不施政令于民 ,又要养自身真气 ,存阴柔之德 ,万事不可妄言 ,并非不言。就像白居易所说“缘何自著五千文…  相似文献   

14.
一、以言行相顾而立“信”的儒家信条 “信”,是儒家五常之一,意即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马注深谙儒家思想,又博通伊斯兰教经典,这样论述“信”:  相似文献   

15.
“神医”现象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神医”并非罕见,他们常施展浑身解数,或给自己戴上自制的各种“高帽”、“大帽”、什么“国标抗癌协会主席;或假借名人、甚或政界要人的提携,多少沾点余光;或让身世充满着曲折离奇的迷露,对于“神医”的泛滥,当务 急是对全民进行破除迷信、崇尚宾教育,提高全慢旗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天国好像一个人,在自己田地撒了好种子;但在睡觉的时候,他的仇人来,在麦子中间撒上莠子,就走子。苗长起来,抽穗的时候,莠子也显出来了。家主的仆人就前来对他说:主人!你不是在你田地里撒了好种子吗?那么从那里来了莠子?家主对他们说:这是仇人做的。仆人对他说:那么,你愿我们去把莠子收集起来吗?他却说:“不,免得你们收集莠子,连麦子也拔了出来。让两种一起长到收割的时候好了;在收割时,我要对收割的人说:你们去收集莠子,把莠子捆起来好燃烧,把麦子却收入我的 仓里。”(玛13:24-30) 我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临夏地区,伊斯兰教教派和門宦之多是有名的,除新教、老教之外,还有哲罕林耶、胡非耶、庫下林耶,尕得林耶等大小門宦。其中有許多所謂“大阿洪”“教主”“老人家”“道人”之类,长时期以来和反动地主官僚相勾結,依恃封建势力和宗教特权,欺压和剝削回民群众,奸男淫女,胡作非为,有許多是駭人听聞的。据說属尕得林耶門宦的有所謂“伊斯兰道人”(又称为“出家人”“当家人”等),在过去一个时期,也曾經迷惑过部分回民群众,这里我們就来剝开这些“道人”的画皮,让大家看看他們是一幅怎样丑恶的嘴脸。  相似文献   

18.
《文子》与《淮南子》都是反映秦汉黄老之学的著作。《文子》的道论偏重于考察“道” 的实体,《淮南子》则偏重于探索“道”的历程;《文子》的无为论着眼于对老子“无为”的改造,《淮南子》的“无为”则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内容;《文子》在融合百家之学方面,坚持以道为主,兼取各家;而《淮南子》则表现了儒道整合的倾向。《文子》与《淮南子》的思想异同,既展示了秦汉黄老之学的演化,又从思想发展的逻辑证明了《文子》的成书年代先于《淮南子》。  相似文献   

19.
权戒是天主教会主教们及其他部分神职人页所戴的戒指。戴上了经过祝圣的戒指,代表与上主的盟约和职权的合法性。这是每一位晋升牧职级别的神职必要的又一环节。 古代有许多民族都有戴戒指的习惯,如以色列人、希腊人、罗马人等戴戒指作为印章以便签订合同之用。教会主教们戴戒指的兴起源于圣经,旧约中就多次提到授戒指以表示职权转移的叙述,如创世纪四十一章 42节“法郎王将自己的戒指戴在若瑟手上”。“由自己的手上取下戒?交给哈默大达的儿子哈曼”(艾三:10)。 在初期教会期间,新上任的主教继续戴上原有的戒指,当作装饰品或…  相似文献   

20.
自两汉以来,道流方士中出现了许多精通气功与内丹术的高士。如汉昭帝时人张微子,“受服雾气之道”,能散形之室,与云雾合体。九灵子皇化,“得还年却老、胎息内视之要”。黄卢子葛越,“甚能治病,千里寄姓名治之皆愈,不必见病人身也。善气禁之道,禁虎狼百虫皆不得动,飞鸟甲得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