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85年12月4日至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学哲学讨论会。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科学理论的评价。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译文近50篇。在我国,从事科学哲学教学和研究的是一支年青的队伍。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平均年龄37.9岁。代表们思想活跃,讨论时争论激烈,会场气氛热烈。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湘潭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和桂林医专自然辩证法教研室、桂林陆军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讨论会,于6月2日至10日在桂林举行。全国各地八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大部分代表是中青年哲学工作者。会议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三论”学术讨论会于6月5日—11日在西安市举行。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事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会议具体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关系,特别是哲学如何吸收和概括“三论”的科学成果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方法、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2日至7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广东省哲学学会等七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来自全国的一百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供论文66篇。讨论会的主题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规律问题;二是目前我国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三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5日至11日在西安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陕西省哲学学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解放军西安政治学校、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大学等十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23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供论文110多篇。  相似文献   

6.
全国苏联哲学讨论会,于1985年6月8日至12日在南宁市召开。这是我国苏联哲学研究第一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来自各地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共5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资料33篇。兹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至十八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自然辩证法讨论会。这是三十年来,我国自然辩证法领域讨论理论问题的第一次会议。会议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工作有重大意义,自然科学需要自然辩证法,我国四个现代化需要自然辩证法。因此,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研究自然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新的哲学问题。哲学在这方面的每一进展,都会影响自然科学的进程。同时,这些科学问  相似文献   

8.
现代外国哲学第四次全国讨论会于1986年8月1日至8日在贵阳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和贵州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70余人,向大会提交了65篇论文。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外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会议主要是围绕着现代西方  相似文献   

9.
全国安乐死学术讨论会纪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7月5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华医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上海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等单位发起的“安乐死的社会、伦理和法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医学、哲学、伦理学、法学、新闻出版、文艺等各界专家学者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对安乐死这一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从医学、社会、经济、伦理、法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热烈而缜密的讨论。这次会议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安乐死专题讨论会,是多学科、跨学科、焦点集中、议题深入、充分体现“双百”方针的学术讨论会。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对其进行了报导,所以也是一次有较大影响的会议。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于 1999年 10月 15日至 17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是中国自然辩证法 (科学哲学 )界的大型双年会 ,从 78年以来 ,已陆续举办了八次 ,本届会议的主题为“中国科学哲学 :回顾与展望”。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约 12 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比较宽 ,我们可以把代表们的发言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回顾。中国科学院的范岱年教授对 80多年来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历…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全国第三次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举行。会议围绕科学哲学的任务,科学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和历史、现状、趋势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 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科学逻辑。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2月21日到25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召开了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着重围绕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和《科学发展的动力》(前译《必要的张力》)等几本代表性著作中提出的“规范”(Paradigm)、“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的模式”以及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系统哲学学术委员会发起并得到西安交通大学及黄山区房地产开发公司支持的全国系统科学与哲学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5月13日至18日在黄山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代表57人,提交论文近50篇。会议围绕系统哲学、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科学的应用三个方面分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三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2日——7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广东省哲学学会、大庆市社联、大庆市委党校、鹤岗市社联以及黑龙江省宣教管理干部学院等七个单位联合召开的。来自全国的120余名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70余篇。会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民主和自由,着重就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搞活的辩证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争鸣比较多的几个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哲学史学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发起的《周易》学术讨论会,于5月30日至6月5日,在武汉召开。与会代表150人,提交论文130余篇,专著5部。这次会议是一次以《周易》为结合点的多学科综合学术讨论会。会议研究了近年来新出土的有关《周易》的文物资料;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二次哲学与改革讨论会于6月27日至7月2日在安庆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哲学系和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等16个单位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名代表对哲学改革的某些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中一些观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14日-15日,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举办的”临床实践中知情同意问题讨论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医师、医院管理者、人文学者、法律专家及患者等近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旨是总结我国临床医学界在履行知情同意原则进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述要王君甫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等11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10日至12日在新乡召开。会议收到论文(摘要)80多篇,7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的主旨在全面展示我国科学哲学界自1987年第五届全国会议以来的研究成果,从论文和发言看,讨论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1.关于科学实在论问题这是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哲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学者这方面的工作已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洪定国在提交的论文中分析了三种实在观念,认为实体实在性的观念产生于日常经验中的直觉判断,物理科学承认它的本体论意义并以此作为探究的起点,运用理性直觉和实验“干预”把实体形而上学观念向日常经验不能直接感知的领域拓展。物理实在的本体论观念冲破了不同理论范式的不可比屏障,其理论描述的演化体现着物理学进化的轨迹。罗嘉昌在报告中对那种将个体及其性质分开以维护实在论的观点表示怀疑,指出即使经过克里普克的工作,传统的名词逻辑亦难于摆脱困境,因而需要转向关系逻辑的观点,探讨如何从动词、关系谓词中衍生出名词的规律。更多的讨论围绕着  相似文献   

19.
全国辩证唯物主义讨论会于6月3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央党校、解放军政治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一百余人。会议自始至终贯彻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基本精神,就物质定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复旦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4有24日至2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会议讨论了如下三个问题:(1)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2)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实践;(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形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这个问题也是国内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较为关注的问题。这次讨论会在前几年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现将会议讨论情况作一简介。 一、如何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 黄克剑认为,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问题,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