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内新闻     
《天风》2016,(2)
正各地基督教两会消息山西省基督教两会于2015年12月7日至9日,举办第三届神学思想建设讲道交流会,教牧同工紧扣"福音与见证"这一主题,围绕如何担当基督徒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结合福音与社会美德、福音与中国文化、福音与生态文明建设、福音与生命塑造、福音与救赎等分题,从不同视角劝勉大家要发扬基督的博爱精神,发挥基督徒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基督的福音不仅是个人的福音,关心个人得救,也是社会的福音,关心社会改造和社会服务。基督的福音不只带给人永生的盼望,也要人履行今世的社会责任。本文首先阐明了整全的基督福音中所包含的社会性,然后,分析了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在教会中遭到忽视的原因,最后指出了基督教参与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目的是引起读者对基督福音的社会性的认识,鼓励基督徒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让基督徒不只关心个人得救,独善其身,也要兼济天下,服务社会,作光作盐,荣神益人。  相似文献   

3.
玛窦福音成书于犹太基督徒团体内,是一部写给犹太基督徒的书。犹太基督徒是基督徒中的先驱者,小亚细亚的基督徒,罗马的基督徒,北非的基督徒,是他们之后的事;而中国的基督徒,更是之后之后的事。玛窦福音作于犹太传统内,为犹太人而写,它传达的自然  相似文献   

4.
"文化基督徒"在欧洲原指信奉基督教并受洗入教,专一向文化界、知识界传播福音,注重高品位文化学养的一些基督徒。不意近来港台教会学者竟把中国大陆高校及社会科学界的基督教学者简称为"文化基督徒",以讹传讹,谬以千里。有些人竟至离开实  相似文献   

5.
孟耀 《天风》2022,(9):37-38
基督徒的美好德行就如寒冬的一堆炭火,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和盼望,可以在世人中间彰显出福音的功效,宣扬耶稣基督的美德.相反,一个没有美好德行,失去美好见证的基督徒不但不能传扬主的福音,而且还会给耶稣的脸上抹黑,羞辱神的名.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4,(8)
<正>愿神开启我们的心,让我们能用心地走近我们的家人,读懂他们的需要,用基督的爱温暖家人的心。人一旦经历了救恩,自然会有将之与他人分享的愿望,再加上耶稣有将福音传给万民听的教导,更使许多基督徒内心充满了传讲福音的热情与动力。然而,不得不承认,在向家人传讲福音时,我们往往收效甚微。为此许多基督徒都想弄个明白,为什么向家人传福音会这么难?我想解  相似文献   

7.
贺永花 《天风》2006,(19):32-35
圣经的各卷在阐述和睦时都各具特色,但“和睦”观在《马太福音》中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和直接。《马太福音》着重突出“福音是全人类的福音、和好的福音”之信息,可以说,无论对于以色列人还是对于外邦人而言,《马太福音》的出现无疑是开始了历史上新的、光明的一页。本文试从《马太福音》入手,对基督教的“和睦观”作一探讨。思考如何把基督的信仰体现在基督徒的生活实践中,使基督徒的神学思考不是闭门造车,使基督教的一些观念在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作出更多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作者早年是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立志作为知名的学者传福音;曾在保守的福音派神学院接受古典语文训练,后进普林斯顿神学院,师从著名《新约》学者梅茨格;期间逐渐发现了被福音派基督徒奉为神圣的《圣经》文本的诸多矛盾、谬误和篡改之处,之后1 5年成为自由派基督徒;进一步受"约伯疑难"或"好人为什么会受苦"问题的拷问,最终成为无神论者。该书也涉及到了相关问题,并对《圣经》  相似文献   

9.
石头 《天风》2018,(2):42-43
微信好友里有许多基督徒朋友,时常会转发一些与信仰有关的公众号文章.这些文章,有的读完如饮甘泉,有的读完则百感交集,不是畅快,而是汗颜. “高考出现福音作文”、“某某高官信主”、“国家支持丝路宣教”、“某地标建筑出现福音信息”、“公祭日活动纪念宣教士”、“某国领导人信主了”、“某某名嘴支持耶路撒冷事件”、“某某媒体传扬福音信息”、“鸟巢举办福音布道会”,这些主题的文章在基督徒的朋友圈中疯传,标题也不时刷新“雷人”底线,有时给人一种错觉:是不是福音只有蹭上社会热点,才能在当代传播?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全国会议通过了《关于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决议》,号召全国各地基督教两会和教会努力帮助信徒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一个好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成为广大同工同道的共识,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为了帮助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本刊特辟“基督徒与精神文明”一栏,本期先发表两篇这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安孝辉 《天风》1997,(6):13-14
第六届全国会议通过了《关于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决议》,号召全国各地基督教两会和教会努力帮助信徒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一个好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成为广大同工同道的共识,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为了帮助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本刊特辟“基督徒与精神文明”一栏,本期先发表两篇这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海外消息     
《天风》2016,(4)
正2016全球基督徒状况发布:基督徒人口24亿哥顿康韦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每年春天会发布该年度的"全球基督教状况",今年2月,该机构再度发布201 6年情况.整体数据显示:在全球74亿人口中,基督徒为24.6亿,占全球人口33%,仍旧是全球最多的宗教人口;在各大洲的比较中,非洲基督徒人数增幅仍旧继续领跑各大洲;全世界福音未及之民达21.6亿,和去年相比增加了1.05%.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7,(6)
<正>风景秀美的山村里,基督信仰带来美好的见证……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有个风景秀美的山村——井美村,虽然地处偏僻,却是远近闻名的福音村,全村220多户,人口960多人,大多数是基督徒。神特别恩待看顾这块土地上生长的山里人。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村风文明,村民和谐。回顾历史,1887年,有位名叫庄大河的弟兄,把福音传到了井美村,点燃了福音的火种,建起教堂、教牧楼,信主  相似文献   

14.
何欣 《天风》2002,(2):24-25
自1950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以来,中国基督徒自觉地与中国人民认同,藉着基督道成肉身,深爱着祖国和人民。中国教会必须将有以告人的福音传至更多的人群,这是我们所肩负的“大使命”。但是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1500多万基督徒在中国人口中仍是少数,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注重传福音的形式,“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使基督徒在各自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通过他们的言行,广传活的“福音”。  相似文献   

15.
梅康钧 《天风》2007,(9):18-19
福音要求和好并非只限于属灵层面,相反,和好的功效在我们内心动工,又扩展至与人与社会人群的互动关系,引导基督徒成为关顾他人的团体。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4,(8):7-10
俄国有句谚语:“远来的神父能讲经,身边的预言无人信。”向身边人,尤其是家里人见证福音是最难的,因为我们的生活情况天天都暴露在身边人面前,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讲得好,还得行得好。本期讨论的话题是:基督徒如何在家里见证基督?  相似文献   

17.
应有兴 《天风》2001,(10):4-5
经文:王下5:1-14 真基督徒肯定是一个真正得到神救赎的人,且都有“巴不得他人与我们同蒙神恩”的心愿,正如保罗所说:“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林前9:23)然而,有许多所谓“热心”传扬福音的弟兄姊妹,在传扬福音中,不但不能使人归主,反而事与愿违。如何有效地使他人愿意接受福音呢?乃缦蒙恩的经历(王下5:1-14),能给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陈永涛 《天风》2022,(9):25-25
基督徒有传扬福音的使命,而使命的完成则是福音与文化之间真正相遇的结果.要谈论福音与文化之间的相遇,福音道成肉身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当福音被带到一个特定的文化中时,福音无疑须要在这个特定的文化处境中被具体表达出来.因此福音的这种道成肉身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并理解福音的概念以及传扬福音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唐徒 《天风》2002,(6):14-15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1:16)。身为一个基督徒,每当我在教会以外听到“福音”二字,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甜蜜。但是,这种亲切和甜蜜并不来自商家为迎合顾客而设计的广告词,而是来自圣经的信息,来自耶稣基督用自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