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界宗教研究》2021,(3):34-45
本文认为,在两宋之际中国禅宗禅风的演变方向方面,为了克服禅宗祖师禅广泛流行所导致的公案文字禅和默照禅的各种流弊,由强调"直下承当"的机锋棒喝的机用教学法过渡、演变到强调要"起疑情参话头"的看话禅的教学法是中国禅宗教学方法自身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大慧宗杲则是促成这种禅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宗杲提倡的看话禅具有一种"广大融通法门"的特征,他特别提倡的"无"字话头甚至具有融通禅教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全面地归纳总结了虚云和尚看话禅的特点:一是话头具有丰富的内涵;二是看话头具有较强的契机性;三是特别强调念佛是谁中的谁;四是提倡在动用、生活中参究。所有这些特点,为理解和把握虚云和尚看话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对现代修学看话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岐派禅师继承黄龙派的革新运动,用唯一的“理”来消解公案的差别性,实现了公案的平等化。在此过程中公案的具体意义不断地被抽空,出现了“悟”的纯粹体验主义。这些动态为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出现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4.
高峰原妙禅师是宋末元初浙江天目山师子院的一位著名禅师。他隐山藏修30余年,说法示众,慈悲为人,坚持戒律,门户险峻。他继承和发展了“庵居知识”的传统,有古德之风。他丰富和发展了临济宗的看话禅,开创师子正宗派,对天目山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宋元之际,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异常复杂。应日本幕府盛邀,南宋高僧无学祖元东渡日本,支持镰仓幕府的抗元斗争,同时祖元结合日本禅林的特点,用反复叮  相似文献   

6.
禅贵精专     
昌莲 《法音》2014,(4):53-55
正参禅悟道的真正秘诀,贵在精专二字处。若不精纯专一,不论是在参究话头方面,还是在实践修证方面,总难有一番造诣与成就,始终徘徊于禅门之外,而不得出入于狮窟之中。欲得参禅悟道,由悟道而证道,须从精专处下手而参而悟而修而证,方能有个入处,以俾悟修同时,定慧等持。记得在中学时,曾上过一堂美术素描课。美术老师选了班长为模特儿,请他端坐在讲堂上,让大家在下面素描。班长坐在讲台上拿着一本书翻来翻去地看,或东张西望,或变鬼脸逗我们嬉笑。老师看见了,就极为严厉地批评了他,还把他手中的  相似文献   

7.
楚山绍琦禅师所提出的念佛禅,不仅对佛教自身的教理和宗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后来人间佛教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昌舒 《学海》2011,(4):143-148
南宗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具有生活禅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意在目前、触目菩提和快乐无忧三个命题出发,论述生活禅的主要特点及其美学意蕴,着重探讨境这一范畴。中唐时期佛学之境进入美学范畴,其中原因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尝试从生活禅的角度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9.
澄观的"禅教一致"思想,对宗密的"禅教合一"思想及其后的华严禅影响很大,切宜深究。通过深入分析澄观的"禅教一致"及其"禅观"思想,力图呈现澄观如何顺应佛教当时诸宗融会的内在要求,力求禅教一致、不为二途,以实现接应时代的新开拓,最终以其圆明见地既保持了鲜明的宗派特色,又展示出融通创新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0.
<正>禅宗与其他佛教宗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自中唐以来,中国佛教诸宗互相诘难和论争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禅与教  相似文献   

11.
程祺  严进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355-362
从进化的观点解释了不同生物体应对应激的不同行为策略及其生理基础,和由此引起的对不同应激性疾病易感性的差异。行为策略和生理基础的差异使得一定环境条件下引发的应激反应对不同个体产生了不同的非稳态获益和代价(非稳态负荷)。非稳态的获益和代价影响了健康和疾病间的平衡:攻击性个体由于非稳态调质失调,更可能出现冲动控制障碍、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疲劳状态等;反之,非攻击性个体由于非稳调质过度释放,更易发生焦虑障碍、抑郁症、代谢综合症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对于《论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的解读,既有解为“以位言”,也有解为“以德言”。就“小人怀土”“小人怀惠”而言,“以位言”的解读实际上并不反对百姓“怀土”“怀惠”;而在“以德言”的解读中,虽然都讲君子小人的对立,但皇侃《论语义疏》只是反对“唯安于乡土”、“唯知安利惠”,邢昺《论语注疏》只是反对“唯利是亲”,尤其是,朱熹《论语集注》“以德言”的解读明确反对“溺其所处之安”,反对“贪利”,实际上并不完全反对“怀土”“怀惠”。可见,无论是“以位言”的解读还是朱熹“以德言”的解读,他们解“小人怀土”“小人怀惠”实际上都没有完全反对“怀土”“怀惠”,因而与安大简《仲尼曰》“仁而不惠于我,吾不堇其仁”强调“仁”与“惠于我”的相互联系而不是要反对“惠于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