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为了在门诊落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调查、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将多学科整合,推出创新的"一站式"多学科综合门诊.改善了就诊流程,简化了就诊手续,对疑难杂症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综合诊疗,同时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和多次往返各门诊的不便,减少就诊环节,实现医学整合,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非常之高,门诊常见有躯体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或以躯体症状就诊的心理生理障碍患者。医学分科导致的医学学科割裂正使得各学科在独立处理这些患者时都面临困难。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魏镜医生探索建立的多学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念的、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关系和访谈模式的UPSCALE查房模型设计用于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整合地去面对患者这个人和患者的症状,以有效地建立医患关系、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其已在临床上显示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院的发展,快速增长的门诊量,门诊患者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而看病时间短的现象特别突出,传统的挂号流程已经严重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预约诊疗服务是缓解患者集中就诊对医院的压力、合理匹配患者就诊需求和医生诊疗服务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优化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流程、开展多途径的预约方式、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到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中,为患者提供舒适和便捷的预约诊疗服务,满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有效提高了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为缓解看专家门诊难和在门诊能及时解决疑难杂症会诊问题,江苏省人民医院于1997年成立了高级专家会诊中心.中心成立十余年来,会诊、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中心以优质的服务,得到患者的好评,作为门诊医疗的"特殊"窗口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门诊老年患者就医需求的角度对医疗服务进行思考,认为医护人员在服务理念、有效沟通以及主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需改进。提出医护人员应当确立以老年患者需求为中心的门诊医疗服务理念,做到主动关心、及时询问、有效沟通、合理安排,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门诊老年患者就医需求的角度对医疗服务进行思考,认为医护人员在服务理念、有效沟通以及主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需改进.提出医护人员应当确立以老年患者需求为中心的门诊医疗服务理念,做到主动关心、及时询问、有效沟通、合理安排,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为缓解看专家门诊难和在门诊能及时解决疑难杂症会诊问题,江苏省人民医院于1997年成立了高级专家会诊中心。中心成立十余年来,会诊、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中心以优质的服务,得到患者的好评,作为门诊医疗的“特殊”窗口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基于"自我"与感受、需要、能力和角色交互相整合的认知分析心理治疗模式及其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7例门诊和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采用HAMD和CGI-GI评估治疗的效果,并追踪治疗1年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所有患者治疗前后HAMD分值差异显著,配对t=8.08(P0.01),门诊与住院治疗患者HAMD分值和CGI-GI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产生治疗有效的平均时间差异显著,住院者(11.6±3.6)天,门诊者(60.6±25.0)天(P0.01)。该心理治疗模型能够整合到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产生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认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代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临床多学科协作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性.用哲学辩证思维方法看待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提出多学科协作的思路和途径,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实现临床疾病综合治疗和临床工作"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基于"自我"与感受、需要、能力和角色交互相整合的认知分析心理治疗模式及其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7例门诊和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采用HAMD和CGI-GI评估治疗的效果,并追踪治疗1年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所有患者治疗前后HAMD分值差异显著,配对t=8.08(P<0.01),门诊与住院治疗患者HAMD分值和CGI-G1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产生治疗有效的平均时间差异显著,住院者(11.6±3.6)天,门诊者(60.6±25.0)天(P<0.01).该心理治疗模型能够整合到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产生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活方式干预这一难点,整合多学科资源,围绕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以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观察学习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设计营养、运动、心理、产科、内分泌、血糖监测六个管理模块,利用个体化管理门诊、体验式课堂和宣教课堂等不同情景式平台环境,为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和血糖自我管理的范式、方法和技能。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多种强化刺激等,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使健康生活方式成为自觉行动,达到管理好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患者在门诊就诊时中断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就诊时发生中断的心理反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连市某综合性医院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患者门诊中断发生率为40.44%,不同科室的中断发生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发生中断的心理态度反应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对中断的不满率高达77.31%,患者不满情绪随中断时间延长而加重。医院及医护人员应当重视门诊就诊中断问题,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本来就是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科学的发展遵循综合-分化-再综合的客观规律,多学科整合医学模式的诞生还原了临床医学整体性的特征.中西医结合体现了不同文化包容发展的精神,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整体整合医学的典范.基于“病证结合”研究模式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医学的广泛认同,未来中、西医学应该更加和谐统一,共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4.
整合医学在具体的医疗改革、医疗模式上有两个维度,即要对患者全程关爱,医院-社区-家庭的医疗服务做到无缝隙链接;要实现多学科的有效沟通、统一结合.以现代心血管疾病诊疗模式为例,提出要更好地落实医学整合/全程关爱,一定要团队协作、共同决策、进行医疗服务整合.借鉴国外较为理想的整合医学模式,提出要实现整合医疗/全程关爱的八项基本要求;医学人文进临床,要坚持三个不变和三个转变.总之,医学整合/全程关爱才能体现医学人文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由之路,是当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医学教育、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需求.  相似文献   

15.
医学整合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卫生资源的配置,构成医学整合过程中的经济问题.医学整合所需的"合力",可以通过人文精神的感召或是经济杠杆的驱动而形成.两者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缺乏经济杠杆的整合是偶然的,缺乏人文精神的整合是狭隘的.明确人文精神为主导、经济杠杆为辅助的关系,将有利于在实践中推动医学整合.  相似文献   

16.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适合了医学目的、WHO的健康观和医学实践需要整合的要求,成为医学整合的学术范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视域下,医学科研在更深刻的分析基础上趋向于整合,医学临床把病人作为整体看待,维护了病人的健康权益,在医学教育中强调了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彰显了医学整合"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二级甲等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知识水平情况.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选取唐山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并按治疗方式分为应用胰岛素组和单纯口服降糖药物组,每组90 例.采用统一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应用胰岛素组在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慢性并发症的认识方面优于口服降糖药物组(P<0.05).口服降糖药物组在糖化血红蛋白作用、体育锻炼认识上好于应用胰岛素组(P<0.05).二级甲等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较差,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知识水平不同.因此,今后应对不同治疗方式的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加强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最大杀手,但半个世纪累积的大量流行病学数据与临床试验证据,与发达国家已有的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经验,证实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整合平台,多学科参与,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大临床医生应积极参与"健康中国2020"战略,领跑健康中国,为提前实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拐点的目标,开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新局面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常见疾病的合理就诊时间,本文对广州市区县级医院和社区机构的门诊就诊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分别是9.46分钟和5.92分钟,并进一步分析发现门诊就诊时间的长短与机构级别和病种有关,且前者的影响显著高于后者。医院管理者应科学合理地确定门诊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20.
人际心理治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时间限制、基于操作手册和生活事件、诊断指向的实证性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主要被用于重型抑郁成年患者的门诊治疗,现已被用于治疗多种心理障碍。人际心理治疗过程变化包括:是否还赋予患者“病人”角色、人际关系问题领域的变化、如何处理结束和安排时间等。不过,有关治疗过程的研究还很少。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要,它与其他心理治疗成分进行了整合及其自身的简化。文章最后讨论了人际心理治疗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