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南部的一处庄园里,那天是庄园的主人拉辛60岁的寿诞,拉辛在自己的庄园里举行宴会招待前来祝寿的亲朋。宴会即将开始时,拉辛忽然感到脚很凉,他低头一看,一条大约1米长的眼镜蛇不知何时爬到了桌子前,正从他的脚上爬过。他内心升起一股冰冷的寒意。他看到桌子上的奶茶顿时明白了,蛇是闻到奶  相似文献   

2.
正一日,我问一位捕蛇者:为什么毒蛇比无毒的蛇售价更高呢?这除了毒蛇比无毒的蛇药用价值更高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毒蛇更稀少。捕蛇者说。蛇类中,毒蛇是强者,按说,它应该比无毒的蛇更适于生存,为什么数量反而更少呢?我不解地问。捕蛇者告诉我,遇到一条蛇,看它有毒无毒,只要看它的行为就知道了。无毒的蛇一般看到人就逃,而毒蛇看到人不但不逃,反而迎上前去攻击人。正  相似文献   

3.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uhammad Ali Jinnah)(1876-1948),是巴基斯坦立国运动领袖,巴基斯坦国的创建者,第一任总督(1947-1948),印巴分治前任印度穆斯林联盟主席。巴基斯坦人民称誉他为"巴基斯坦之父"。阿里·真纳与巴基斯坦的建国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而本文则试图分析阿里·真纳与巴基斯坦传媒业的关系 一、真纳政治生涯 1905年真纳参加国大党,开始致力于南亚次大陆穆斯林和印度人的团结。这一时期,真纳的目标是谋求整个南亚次大陆人民共同的福祉,为了实现这一福祉,南亚次大陆的穆斯林和印度人的团结一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英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斯蒂芬·里德在其著作《对逻辑的思考》中讨论了这样一个语义悖论: 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有一次让他的男仆桑丘·潘沙当了巴拉塔利亚岛的总督。桑丘·潘沙在就任总督的第一天遇到了一个案子涉及一条法律,这条法律规定从一个教区到另一个教区的过桥事项。桥边土地和桥的主人对过桥者制订了这样一条法律: 过桥者必须首先发誓声明他从哪里来,将要去于什么。如果他的誓言是真的,那么就让他过桥,但如果说谎,那么他就要在桥边的绞架上被绞死,不得宽恕。这条法律多少年来一直用得很好,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5.
一条蛇盘踞在密林深处,它正在等待机会,捕猎池塘里的那只青蛙。这是一条修行千年,诡计多端的蛇。不过,那只硕大的青蛙,也早已不是当年的井底之蛙了。眼下,蛇已经在这里潜伏了很久,它不敢轻举妄动,甚怕让快要到嘴的美餐逃之天天。青蛙却笃定地俯在荷叶上,打着瞌睡,似乎对近在咫尺的危险并不知情。可是蛇知道,那个青皮的家伙没有真的睡去。它们  相似文献   

6.
二月十二日上午,澳门总督高斯达夫妇参观了上海玉佛寺。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玉佛寺都监淦泉法师在山门迎候贵宾。进入大雄宝殿,总督向法师询问了佛像名称及长明灯的意义。见到一口铜钟,淦泉法师介绍说,佛门子弟认为敲钟象征幸福,听到钟声,人们的烦恼就会消除。总督夫妇听了法师的介绍,立刻兴致勃勃地亲自敲钟,并叫全体随行人员都敲一下。在玉佛寺,总督夫妇参观了一八八三年  相似文献   

7.
王蛇无毒     
据统计,世界上的毒蛇有650余种,最毒的蛇有10种,这些毒蛇个个身怀绝技,无不让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性情凶猛,毒液量大,毒性强烈;内陆太攀蛇的毒性是眼镜王蛇的50倍,是陆地上最毒的蛇,每咬一口释放出的毒液足以杀死150人;大番蛇产生的约400毫克干毒素足以毒死200人,而且没有任何药物可解毒。  相似文献   

8.
自从开展除四害运动以来,有不少人问我除四害是否違背教义。我认为除四害是完全合乎教义的。不光是消灭麻雀、老鼠、蒼蝇和蚊子,对其他凡有害人生的动物加以消除,都是合乎教义,而为伊斯兰教所嘉许的。奴子亥經上曾讲到避除蒼蝇、臭虫和虱子等物的害处,还提到“受戒的人(朝覲中的一項仪式)或不不受戒的人,杀死蛇、老鼠、瘋狗、熊、獅、狼、虎、跳蚤、蚊子……是圣行”穆圣曾經说:“誰杀死一条蛇,就如为主道杀死一个敌人一样”。又說:“誰杀死一条蛇,或一只蝎子,就准許誰进乐园”。所以消除害物是人們一种  相似文献   

9.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  相似文献   

10.
我曾读过一篇印度小说,讲的是:一种巨蟒,喜吞尸体。人若想猎到这种巨蟒,就在身上涂满油膏,装成"尸体"。当油膏散发出特别的香味儿将蛇引出洞吞食人时,人再用刀削掉蛇的头,进而捕获它。一个少年采用这种方式捕杀时,因一只小蚂蚁钻入他的鼻孔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而丧失了性命。狡猾往往是弱类被生存环境逼迫出来的心计,而人却不同。人将狡猾的能力用以对付自己的同类,显然是在人比一切动物都强大了之后。当一切动物都不能再  相似文献   

11.
特殊算式     
一场台风,把这座美丽的小城变成了汪洋大海。忽然,楼群中间晃晃悠悠摇出一条小船,上面挤满了人。浪高水急,船小人多,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有人提议,得下去两个人,不然的话大家都会被淹死。可谁下去谁就会立即被洪水吞没。船上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12.
另一种弯曲     
猪鼻蛇是马达加斯加岛上一种体型不大的无毒蛇,它没有毒蛇克敌制胜的毒液,没有巨蟒足以缠死敌人的蛮力。所以,在弱肉强食的野外环境中,为了生存,猪鼻蛇练就了很多求生本领。遇到野猫等一些食肉动物来犯时,猪鼻蛇的头颈立刻变扁,嘴里发出嘶嘶声,做出攻击的样子,很像眼镜蛇,它还会翘起尾巴模仿响尾蛇,把对手吓走。如果对手很强,根本不会被吓走,猪鼻蛇就会立刻缩成一团,肚皮外翻,伸出舌头,嘴里发出一种腐  相似文献   

13.
正那天,我去银行存款,手持着那本绿色的存折,忽然发现,这绿色的存折很像一块绿色的田地。存折上的一道道细线像一条条垄沟,月月年年,不知种下了多少希望的种子,收获了多少幸福的微笑。世上每个人都会拥有一片自己的绿地,有的还不止一块。每个人的绿地各有千秋,就像每个人的存折绝不会一模一样。还有一些看不见的、隐藏着的“存折”,不知存入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或  相似文献   

14.
一条蛇盘踞在密林深处,它正在等待机会,捕猎池塘里的那只青蛙。这是一条修行千年,诡计多端的蛇。不过,那只硕大的青蛙,也早已不是当年的井底之蛙了。  相似文献   

15.
一条蛇盘踞在密林深处,它正在等待机会,捕猎池塘里的那只青蛙。这是一条修行千年,诡计多端的蛇。不过,那只硕大的青蛙,也早已不是当年的井底之蛙了。  相似文献   

16.
有谁害过你     
人的一生,从来不会平坦。像一条羊肠小道,决不会一马平川。在这条羊肠小道上,人会摔跤、跌倒,一身尘土、灰头灰脸;甚至头破血流、惨不忍睹,甚至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17.
施军 《学海》2015,(4):211-216
《蛇为什么会飞》以象征叙事为策略,通过蛇、火车站、世纪钟等意象的营造,表达了作者关于人性的欲望化、社会进程中人与城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存尴尬性境遇等多重意蕴的思考。《蛇为什么会飞》承续了苏童一贯的创作路向,小说虽将作者擅长的历史内容叙说转向现实题材的书写,但小说题旨的隐喻性、多义性与普适性特点依然是苏童创作的真正追求,这也是《蛇为什么会飞》超越一般现实题材作品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在印度新德里街头,一条条3D斑马线赫然醒目。这些斑马线像立在路面上似的,提醒众多的交通参与者,尤其是告知边走边玩手机的"低头族"注意交通安全,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说到3D斑马线,还得从辛格说起。辛格是个"手机控",整天手机不离手,即使走路也要打开手机。遇到有人聊天,他会说上几句;碰到及时更新的新闻,他也会打开关注。辛格的交际圈广,朋友  相似文献   

19.
王蛇无毒     
据统计,世界上的毒蛇有650余种,最毒的蛇有10种,这些毒蛇个个身怀绝技,无不让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眼睛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性情凶猛,毒液量大,毒性强烈;内陆太攀蛇的毒性是眼镜王蛇的50倍,是陆地上最毒的蛇,每咬一口释放出的毒  相似文献   

20.
曾霆 《法音》2013,(4):40-43
林则徐(1785-1850),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于嘉庆十六年即27岁在京参加会试,赐进士出身,并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官场。从此在宦海中沉浮近40年,曾担任江苏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湖北布政使、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功勋卓著,彪炳千古。同时,他又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鸦片战争时的著名抵抗派领袖。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