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君毅认为《大学》“格物致知”义的演进,即是把科学之知与中国传统德性之知相融合的尝试.以道德理性为根本,融合朱熹与王阳明对《大学》的解释,重订《大学》文本次序,彰显“本末”、“终始”在《大学》中的意义,并用“俱时而呈现之同一关系”、“更迭而呈现之相斥关系”、“目的与手段之相从之关系”、“交互并在之关系”揭示出知识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内在关系,构造出一个立体上升的结构关联体系,是唐君毅重释“格致”理念以融通科学的内在理路.他强调科学与人文在具体情境中发用,成为化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冲突的有益尝试,也是唐君毅在诠释中华文化传统时表现出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2.
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无神论教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党中央已经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在大学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当前我国大学校园中有神论发展迅猛,而大学教育中科学无神论教育十分匮乏,表现为宗教知识通识课不足,有的还缺乏无神论的立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内容太少,且收效甚微;科学文化类课程基本无相关内容,无神论教育难以凸显;校园文化充斥大量有神论内容,难觅科学无神论的踪影。要在大学加强科学无神论的教育,首先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包括开设专门的科学无神论课程,在已有的课程中增加相应的内容,开设专题讲座等等。此外,还应当拓展多种途径,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和增强科学无神论思想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对高校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现代高等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是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一、加强思想认识,培养高校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科学与人文,从人类文明起始时就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分离倾向只是在近数百年来发生的,而且这种分离随着科技的发展愈演愈烈,在  相似文献   

4.
正思考是真主的命令,理性是思考的基础。伊斯兰教保护并培育理性,倡导科学和知识。在《古兰经》中,知识、思考、理性均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因为这三者不但关系紧密,而且也是认识真主、辩识真理、探寻真谛的主要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解决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与实践的脱节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构建整体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弱化医学规范理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强约束,放弃独白;发掘医学科学理性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内涵,构造对话;推进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整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6.
董必荣  刘海燕  曾晓红 《学海》2014,(4):203-208
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构建知识资本报告的必要性,并基于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知识资本报告经验,构建了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的理论模型,提出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计量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认为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应通过设置社会通用、学科特定、大学特定三个层次的计量指标体系,以实现大学知识资本报告标准化与特异化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学知识资本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由教育部牵头,联合财政部等共同制订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指南,并分阶段、分层次在所有大学范畴内强制实施。  相似文献   

7.
市场对大学的介入,即是资本对学术的深刻渗透,因为大学教师对体制外资金的争取和使用,造成教学科研行为对资本市场的迁就、迎逢,形成了一种名之谓"学术资本主义"的现象。它使大学这一昔日的"象牙塔"与市场行为发生部分重叠,带来其组织管理结构和学术文化的深刻变革。置身其中的教学科研人员,进入了以对资本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学术独立状态,集科技研发的学术主体与知识资本的市场经营主体于一身。其职业理性与行为,受到科学规范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表现出学术探讨的科学性与资源竞争、运用的市场性,科学的致思性与知识资本的致利性、教学科研的公益性、自主性与资本运作的功利性、受动性等一系列的价值冲突与困惑。它们需要辨析、澄明和去弊。  相似文献   

8.
罗筠筠 《现代哲学》2006,(2):107-113
该文讨论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美育方面的思想特点及其在今天的意义。蔡氏美育思想的核心是认为审美教育的本质乃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人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只有科学、知识与理性的教育与进步是不完备的,对人类感性的忽略与压抑会带来各种社会弊端。蔡元培还提出了具有可操性的美育实施措施,在今天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新无神论的视角,质疑"当代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劲"的判断。根据国际社会调查署公布的数据,在现代社会,与不断发展的世俗化潮流相比,宗教有不断衰落之势。近几年来,一股新的无神论思潮正在西方社会兴起。这股新鲜的知识力量使公众意识到,以科学理性的方法批评宗教,有助于驱散近些年来宗教保守势力制造的阴霾。在影响宗教衰弱的因素中,科学与教育这两个因素特别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人文主义和伦理学学会主席库尔茨于2012年10月20日逝世,今年是他逝世一周年。他长期致力于世俗人文主义研究、传播和教育工作;坚决捍卫科学理性,孜孜以求的追求真理和正义,为推动世界世俗人文主义运动贡献了他全部的智慧。他一生著作颇丰、获奖多多,为人类文明宝库,留下巨大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