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超 《美与时代》2014,(11):110-110
随着三维影视动画的不断发展,动画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动画的角色设计一般来说包括造型、性格、表情与动作。  相似文献   

2.
谢浩 《美与时代》2014,(2):121-121
假定性在动画创作每个环节所起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从剧本、角色、场景到最终的成品,假定性如一个系统的体系影响着整部作品的艺术效果。动画场景设计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的工作量也较为庞大,除角色造型以外,影片中所要出现和用到的一切物象的造型设计都属于场景设计的范畴,动画场景如同戏剧中的舞台,是动画角色的表演空间。场景在动画中起到交代时空、营造氛围、刻画角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动画片《Coraline》的角色造型具有大众审美性,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角色设计简洁、醒目,糅合了传统橡胶泥动画人物设计手法和动作特性设计,运用布偶动画与3D动画相结合的逐格拍摄制作方法,使角色呈现一种奇异的质感和性格,栩栩如生。成功的角色性格塑造离不开角色的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有主次地对角色进行影片性格定位,通过细腻的动作、恰当的服饰和对白综合塑造角色性格,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让观众通过对比,自己对角色进行性格判定。  相似文献   

4.
角色造型设计在整个动画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否拥有好的动画造型,直接影响到动画作品的成败。若想设计出好的动画造型,必须多看、多练、多创作。笔者对角色造型设计有几点建议,即多作速写练习、夸张训练、准确地确定造型风格、注重细部刻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剪纸动画起源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销声匿迹。其在造型上讲究概括、简洁,往往夸张地表现角色形象;在色彩上经常使用"浓墨重彩";在动画制作上使用定格拍摄,使得动画动作十分生硬;其在角色表情及动作表现上也"不完美"。如今,新媒体技术颠覆了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方式,完善了剪纸动画表现角色表情及动作的缺憾,角色动作也更加细腻、完整、流畅。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拓宽了剪纸动画的展示思路。在未来,动画设计师也许只要一台电脑、一部平板、一个手机都能够设计制作出精彩的剪纸动画。剪纸动画艺术还应该走出国门,突破传统束缚以更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提高剪纸动画的经济效益,推动中国剪纸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基础,好比演员与故事片的关系。角色造型设计就相当于故事片导演在选演员,不同的角色造型会形成不同的动画艺术风格。而角色造型设计只有遵循动画的创作规律,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符合影片风格,并更具个性和可发挥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动画影像给人们带来了非同寻常的视觉享受,动画中优秀的角色形象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和商业价值。在当代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大环境中,中国动画影像创作却呈现出雷同或者媚俗的趋势,盲目模仿国外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匮乏势必会影响中国动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传承本民族文化精髓对于中国动画的长足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动画要走民族化道路应注意以下几点:1.民族化的动画角色设计,2.民族化的动画故事情节,3.民族化的文化精神内涵,4.民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角色设计不单单是设计一个形象的外表,还需要给它注入灵魂——角色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使角色生动饱满、真实可信。材料动画中的角色塑造需要考虑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美感,将角色塑造与材料美感完美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材料动画中的角色与其他动画形式中的角色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木偶"。当你在屏幕上看到"木偶"时,你会认为其存在其理所当然的,但是,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展这是超现实和惊人的——它类似于人或动物却没有自己的生活。在无人操纵时,木偶仅仅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块毫无生  相似文献   

9.
张冰 《美与时代》2014,(9):87-88
从动画造型在动画剖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和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和分忻优秀作品,主题练习等实训项目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构思、表现方法,设计出符合角色性格特点,塑造出鲜活角色形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峥 《美与时代》2014,(8):98-98
动画片中场景与角色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起到为角色服务的作用,而角色则必须适应于场景的局限与约束。巧妙安排场景与角色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剧情发展是否合理,也是衡量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美国动画片《丁丁历险记》为参考,展开对动画角色与场景在动画片中的设定及联系等相关论述,力求从中总结规律并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已不再仅仅用于观看、欣赏,而是突破了传统动画的概念,开始具有科学实验、工程设计和仿真的实用价值,并应用到设计、医学、通讯、交通、建筑、军事、环保、影视特效等各个科技领域中,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类应用性动画已成为新世纪动画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动画产业未来发展的非常好的方向之一,由此,对应用性动画的创造手法进行研究,可以推动应用性动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动画逐渐进入发展迷茫期,"中国学派"在世界的辉煌地位不复存在。如何再现辉煌,紧跟时代发展,成为近年我国新一代动画人迫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造型独特,能为动画造型创作提供灵感。皮影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思考、对信仰的不断攀升,由于不同皮影戏的角色都承载了人们不一样的精神信念和感情思维,故而这些角色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这恰恰特别适合用动画艺术形式来创作表达。  相似文献   

13.
郑云鹏 《美与时代》2015,(1):100-102
眉毛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器官。眉部、眼睛、嘴巴以及其他面部肌肉共同组成了面部的表情系统。嘴巴和眼睛在情感传递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常常被提及,眉部在这方面的作用却少有论述。动物角色们正是多了眉部这一个小小的面部器官,在动画师手里便更能灵活地将角色的感情、思想、情绪通过它传达给观众,使其更加鲜活生动。通过夸张眉毛的形状变化,可以加强角色的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力。不仅仅是人类角色,在动画中,动物角色的眉部设计也早已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父权文化语境下,动画作品中的大部分女性角色是由男性创造的,在主流动画中,面临着男女角色失衡的困境。女权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批评方法,把动画看作一种符号体系,以此来审视女性作为符号在动画作品中的再现——在魔幻与科幻的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忽略;在后宫动漫中,女性形象被消费;在浪漫爱情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刻板化。我们揭示主流动画中男女角色的失衡,以期社会给予引导与关注,最终实现动画角色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5.
赵晨旭 《美与时代》2013,(9):115-115
在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中,除了角色的造型会令观众过目不忘之外,这些活灵活现的动画角色声音,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动画的不断发展,配音创作对动画片的影响也将变的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明 《美与时代》2015,(3):114-116
现代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动漫与游戏角色设计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艺术家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丰富全面的设计素材,通过应用计算机软件创作,传统设计中依赖于纸、笔等材料的状况被打破,如今转变为完全的数字化、无纸化,从而节约了资源成本。计算机软件的强大功能拓展了角色设计表现空间,显著提高了角色设计工作效率与设计水平,对于推动当代动漫游戏角色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动画表演中,所有的剧情都是通过角色的表演而进行的,因此要想让动画作品真正深入人心,就要对动画角色的"表演"行为进行深入的刻画,使动画角色的动作合乎运动规律,进行合理的情感表达和适度的夸张,同时要注重解决当前动画表演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的问题以及动画作品中表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小松 《美与时代》2013,(2):113-115
粘土动画创作中的角色要具有特殊的造型元素,角色的各个元素的夸张、对比等可使动画形象在遵循真实原则的前提下得以美化升华,而角色造型中的骨架可以使角色的夸张增加动画的趣味性、深化主题的作用。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得到的任何奇异角色。粘土则是定格动画中最常见的材料。粘土动画是定格动画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试论动画角色形象的艺术设计特色和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因其形象设计的生动不仅可以满足创作者与观赏者的审美需要,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典型,同时也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除此之外,通过栩栩如生的动画角色形象而成功走上荧屏的动画艺术还能够给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对人才全方位的培养。教育培养好一个动画专业的学生就是培养一个能从头至尾承接动画片制作的全面技术型人才。他们既要能够掌握分镜头台本设计、场景设计、镜头语言设计、动画角色和动作设计的技巧,又必须掌握视频后期编辑、特效的添加、影视声音合成等实践操作类软件。在这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中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都要从宏观的教学目标出发,从专业的整体设计与专业课程的大局出发,在教学中做到承前启后,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