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国好像一个人,在自己田地撒了好种子;但在睡觉的时候,他的仇人来,在麦子中间撒上莠子,就走子。苗长起来,抽穗的时候,莠子也显出来了。家主的仆人就前来对他说:主人!你不是在你田地里撒了好种子吗?那么从那里来了莠子?家主对他们说:这是仇人做的。仆人对他说:那么,你愿我们去把莠子收集起来吗?他却说:“不,免得你们收集莠子,连麦子也拔了出来。让两种一起长到收割的时候好了;在收割时,我要对收割的人说:你们去收集莠子,把莠子捆起来好燃烧,把麦子却收入我的 仓里。”(玛13:24-30) 我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2.
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是的,一粒麦子就可以把生命的真实全部展示。在饥饿比寒冷更可怕的日子里,一粒麦子的距离就可以让你触及到死亡。  相似文献   

3.
麦子的一生     
麦子,一个普通的像脚下的黑土一样的名字。然而,就是这个普通的生命,滋养了我的祖先,我的父辈,我的生命和我的希望。我仰慕麦子,在我的意识里,再没有哪一种庄稼的个性,能够比麦子更加坚韧和充满活力了。秋天,当我把那一粒粒饱实的麦种撒播进土地的时候,我的希望也开始伴随着它们一起孕育。麦子是不会嫌弃土地贫瘠的,只要麦子的生命一融进土壤,它们便知道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4.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磨快镰刀收割麦子的时候,路旁河畔,田头地角,荒山野岭,坑坑洼洼,艾蒿长得挨挨挤挤,热热烈烈,已经高过了麦子的个头,齐刷刷站立在山村乡野,如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迎风飘展,如同淳朴善良的村姑,一日比一日更显妩媚风韵,她散发出浓烈馥郁的芳香,氤氲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心间,这当儿端午节便姗姗而来。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蜕变     
劲松 《天风》2007,(14):47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主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一粒麦子落在黑暗潮湿的土壤里,从外表看,它是在地面消失了。但是黑暗之中,却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萌发,脱掉原有的躯壳,进入到另外一种新的生存状态,由  相似文献   

6.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于永生。(若12:23-25)这个比喻表面上简单懂,骨子里却藏着极深的天国圣训。比喻取材于实际的乡村常识,颇具现实生活的气息,因此听众一听就懂。他们都知道,当麦子晒干后装入布袋可以储藏很久,但这样的麦子却永远只是一粒。希望麦子长大结出更多的麦穗,庄稼人必须先把它们埋入土中,等它们死了以后,才开始发芽长大结实累累。这里我们不必咬文嚼字,费心去解剖这个“死”字的意义。麦…  相似文献   

7.
云南永平县盈河雨岸的回民最近在党政的倾导下,修好了水力发电站,按装了电灯,心情极度愉快,并同时大力展开了向荒山进军的运动。 盈河水,分外清, 盈河畔上人造星, 共产党响硕导好, 盈河回民点电灯。河雨旁,野刺林,不属尿屎薪芋坑,如今人民力最大,打开刺林种甘蔗。芸子草,满川子,划着他又划着你,使把劲头逮根蒯,除尽芸子种玉米。水速山,山述水,劳动双手了不起,向着荒山齐进军,死的士地重活醒。自从有了共产党,盈河出现好光景,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当榭毛主席。盈河回民點电灯@楊学美~~  相似文献   

8.
稗子的比喻     
王海东 《天风》2002,(9):10-11
在这段比喻中,撒种的人就是主自己;田地代表世界;好种是指“天国之子”;稗子是指“恶者之子”;仇敌就是魔鬼……撒种的人所撒在田里的是好种,那些“天国之子”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墨子·鲁问篇》载:“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誉)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蛊,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鲁国的君问墨子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喜欢读书,一个喜欢把自己的钱财分给别人。你看哪一个可以为太子?墨子说:这也很难确定,他们也许是为了赏赐和名誉而这样做  相似文献   

10.
神窖的秘密(一)   这几年,我们这里风调雨顺,打的粮食大囤满来小囤流,没处放.不知谁先想的主意,在自家院里挖个地窖,买来塑料布筒子,将晒干的麦子往里一倒,用细绳子扎紧口,上边用土封严实.来年打开窖一看,麦子仍是黄澄澄的.老鼠不祸害,又不生虫子,要多保险就有多保险.有好些村民都这样放麦.……  相似文献   

11.
油面摊子     
家附近有一担卖油面的小摊子,我平常并不太注意,有一回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我和孩子驻足观看,这时见那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他把叠  相似文献   

12.
蚌与珍珠     
小贝 《天风》2003,(11):28-28
我是一个忙碌的人,也是一个盲目的人。按同学的话讲,是个累死了还不知道要找援手的人。有时常想,要是能把将来的工作提前完成,也许明天就可尽享阳光与悠闲。但今天,我看了这则故事,生发不少的感触,把它讲给所有像我一样的人:在海底,一只蚌身上孕育出一颗大珍珠,它费了好大的力气,总算把珍珠弄了出来,再放到一块石头上。  相似文献   

13.
王学富 《天风》2022,(1):51-52
教牧辅导者会从故事里发现奇妙的力量,并且在辅导中充分地使用它.人类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好的故事塑造好的人生,甚至一个好的故事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耶稣是一个伟大的叙事者,他讲述故事,阐释故事,并且把他的生命活成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而他的故事也一直在影响无数的人.我们在圣经里读到,耶稣在传道的时候,用寓言故事讲释天国的道理,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人处世,立身行事,都应以适度为本,无论做什么事,一过火,便会适得其反。能明白这一点,既是一种做人的自觉,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明白这一点的人,总爱要小聪明,总认为要价高一些,会捡一点小便宜。正因为一些人爱耍小聪明,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例如,有一个钉锅的,到一个村子后,有许多人家的锅都想钉一下。他一见生意很多,便起了贪心。给第一个人的小锅上,钉了许多钯子。人家问他是多少钱。他说:“一个钯子一块钱。”他数了数,一共十二个钯子,便说“共十二块钱”。主人一听,脸上笑容顿失,以为自己没有听清楚,又问:…  相似文献   

15.
麦子入土的比喻(上) “我实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人于永生。”(若:十二,23-25) 这个比喻表面上简单易懂,骨子里却藏着极深的天国圣训。比喻取材於实际的乡村常识,颇具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东升的太阳普照着大地,溫柔的輕风吹盪着金黄色的麦浪,一片片甜蜜的新麦香,吹进了社員們的心里,每个人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这是吉林省九台县共塔木人尺公社哈什碼管理区第三生产队今年小麦大丰收的景象。第三生产队有138戶回民,700名社員,今年他們种植的五十垧小麦,穗大粒飽,麦子长得这样好,这是当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估計可增产一倍多。丰收在望,社員們的干劲更大了,大家一致表示在夏收当中,保証割净、拾净、打净,做到顆粒还家。关外麦收一般要比关內迟,到八月十六日,这里才开镰收割。为了保証麦子不受损失,社員们都起早貪黑,夜以继日地干。劳动是紧張的,但它压抑不住人  相似文献   

17.
道巾漫谈     
在 道 教 的 宫 观 里 ,人 们 常 会 看 到 道 长 们头 上 戴 着 或 方 或 圆 的“帽 子 ”,身 穿 宽 松 的 道袍 ,令 人 不 禁 产 生 飘 飘欲 仙 的 遐 想 。人 们 也 许会 好 奇 地 问 ,到 底 道 长戴 的 是 什 么 “帽 子 ” 它们 又 代 表 了 什 么 意 思呢 其 实 ,它 是 道 教 徒特 有 的 标 志 。 在 道 教里 ,把 它 称 为 “道 巾 ”。俗 话 说 “道 有 九 巾 , 僧有 八 帽 ”。 那 么 道 士 的九 巾 ,又 到 底 是 什 么 来历 九 巾 又 是 什 么 样 子的 呢 九 巾 的 来 历 巾 是 我 国 古 代 人民 常 用 首 服 之 一 ,指 的是 一…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整天抱怨条件比别人差,运气没有别人好,没有出生在好的家庭里……其实,这些都不足以限制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所以说成功主要还在于你的想法,是你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成功和失败,可以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屡败屡战,败中求胜坚强的人并不因遭遇不幸而自暴自弃。美国加州一位模特儿在1983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  相似文献   

19.
慈实 《佛教文化》2013,(2):118-119
烤麸,一直被很多人误以为是豆制品,其实它是用带皮的麦子磨成麦麸面粉,而后在水中搓揉筛洗而分离出来的面筋,经发酵蒸熟制成的。  相似文献   

20.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7,(5):1-1
种子自长的比喻"天主的国好比一个人把种子撒在地里,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种子发芽生长,至于怎样,他却不知道,因为土地自然生长果实:先发苗,后吐穗,最后穗上满了麦粒。当果实成熟的时候,便立刻派人以镰刀收割,因为到了收获的时期。"(谷4:2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