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08,(19):F0002-F0002
为了纪念神学思想建设10周年,由中国基督教两会主办、金陵协和神学院承办的“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于2008年9月23日~25日,在金陵协和神学院小教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神学院校的50多位教师以及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全体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房赢 《天风》2008,(23):20-23
为纪念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2008年中国基督教两会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2008年11月12日至13日,中国基督教两会举行了"讲台信息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从"神学思想建设与成果转化.神学思想建设与和谐社会、神学思想建设与社会关怀.神学思想建设与传统文化"四方面进行了讨论,以下摘编一些研讨过程中的论点。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8,(23):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两会于2008年11月11日至13日,在南京举行"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神学思想建设与讲台信息"研讨会。中国基督教两会全体委员、特邀嘉宾共200多人出席了会议。丁光训主教亲临会场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神学教育深远地影响着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神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中国教会人才,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建立符合中国教会处境的神学理论。神学教育不是闭门造车,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和处境。如何透过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神学思想、探究神学理论、践行信仰教训是神学教育在新时代要重视和着力的方面。明晰神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让神学教育成为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黎新农 《天风》2003,(4):36-43
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既需要圣经的支持,也需要神学的思考。鉴于教会多从“救赎神学”思考问题,故本文特从圣经出发,对“创造神学”源流作一点探索。希望能从创造神学角度理解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所观察和分析的有关“创造”的经文材料,是犹太宗教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更是基督徒释经和进行神学思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文本”。而基督宗教思想史上对“创造神学”的反思,则为中国基督徒今日从“创造神学”角度探索“神学思想建设”之路提供助益。本文提供“创造神学”思想“文本”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试图从创造神学层面理解“文化”,为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融会提供一点神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张远来 《天风》2005,(5):20-21
中国教会所推进的神学思想建设是具实践意义的神学在处境中的运作,与纯粹的人文科学的神学理论相比,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更强调的是"处境化"的教会的实践操作,即在教会的实际牧养事工中融入合理性的,合社会思潮的神学思想。它不仅注重"思想"体系的建设,还注重于教会意识形态和自身形象与功能的重整和建构。  相似文献   

7.
王以诺 《天风》2003,(8):32-33
中国神学的出路,在于神学思想建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进行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在中国教会存在着不少消极的神学思想。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就是为了引导的方式来消除这消极的神学思想,建立积极的,更符合圣经整体信息的神学思想。现在有不少的传道人,信徒喜欢讲的一个话题是,现在社会上的罪恶好像挪亚时代的罪恶、罗得时代的罪恶一样,说明主马上就要再来了;有一首在各地教会流行的诗歌也表达这样的意思,其中的一句歌词这样说:空中的异象,时代的潮流显明主快要再来。我认为作为  相似文献   

8.
华耀增 《天风》2005,(5):44-45
重视圣经为依据,联系教会实际,运用上帝赋予我们人的理智作出理性的神学思考和阐述,是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在灵性和思想领域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9.
董延谅 《天风》2004,(9):26-27
山东省青岛市基督教两会于2004年7月29日-30日在青岛湛山宾馆举行了第二次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 自1998年"济南会议"做出了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在全国上下掀起了神学思想建设的探讨和研究。2000年全国两会在青岛召开了《圣经观》学术研讨会。同时,市两会亦高度重视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参加全国、山东省两会举办的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及写作  相似文献   

10.
晓望 《天风》2004,(11):F002-F002
.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会议于2004年10月9-10日,在上海九江路219号全国两会新会所举行。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成员;中国基督教两会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两会副秘书长、副总干事及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的负责同工近40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分别主持,季长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中央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宗教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基督教要坚持好中国化方向,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实现中国化的目标,应当将神学思想的中国化放在首要位置,把中国化的注意力和资源聚焦到神学思想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创造与救赎、人格塑造与学养、人文精神与灵命进深等角度,探讨了神学教育与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的关系,呼唤更多的"基督徒君子"涌现于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3.
晓田 《天风》2004,(2):F003-F003
自1998年,中国基督教推进神学思想建设以来,金陵协和神学院更为注重在神学教育中将教学重点引向学生知识形成和建构。实际上,早在1984年,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当代中国基督教的著名领袖和神学家丁光训主教,就在其一篇《关于中国的神学教育》文章中,尖锐地指出:“我们的神学探索必须忠于圣经,忠于历史教会的教导,并同祖国面貌相称,对理应衰之但至今存留于社会阴暗的东西,则  相似文献   

14.
恩光 《天风》2010,(12):25-2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基业,教育为先。教会发展也需要神学教育先行。中国教会重新开放教堂后着手做的两件事就是:重印圣经和复办神学院校。1981年,金陵协和神学院在丁光训主教的努力下开办了,成为全国第一所"文革"后复办的神学院,自此,中国内地基督教的神学教育迎来了春天。30多年来,各神学院校已经为中国教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传道人,但面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0万到今天的2305万的信徒,中国的神学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趁参加最近在上海召开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交流会的机会,记者采访了来自全国20所神学院校的(副)院长、教务长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等,听他们谈谈对今天的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在课程设置、培训目标、面对的挑战等方面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天风》2008,(23):2-11
今天,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欢聚古城南京,隆重举行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纪念大会。我们要为着这十年来中国基督教开展神学思想建设所取得的美好成果,向天父献上满心的感恩和赞美!此时此刻,我谨代表基督教全国两会,向出席今天大会的领导、嘉宾、同工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倡导和推动神学思想建设的丁光训主教等中国基督教老一辈教会领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十年来积极参与神学思想建设并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工同道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海内外关心和支持神学思想建设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16.
今年时逢丁光训主教倡导中国神学思想建设20周年。为什么要致力中国神学思想建设?为什么神学思想建设乃是办好中国教会的根本课题或关键任务?为什么中国教会不能没有自己的神学思想?为什么要通过神学思想建设来树立正确的圣经观与教义观?为什么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要植根中国土壤、吸收中国文化、走中国化道路?丁光训主教关于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至今仍对推动中国神学思想建设不失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新时代要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必须提升和构建新时代神学教育理念,探索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如何积极构建新时代神学教育理念,以达到增进"五个认同"为目标的中国神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是当下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刘卫 《天风》2006,(17):34-38
本文以处境神学为切入点,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和神学思想建设的认识。作者作为“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青年基督徒认为,今天的青年基督徒在对“三自爱国运动”缺乏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的情况下,除了从历史课本中认识“三自爱国运动”之外,更需要从神学的层面来认识和理解“三自爱国运动”。作者运用处境神学的方法分析了教会史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并得出结论认为,“三自爱国运动”的思路与处境神学的思路是一致的,“三自爱国运动”的产生是中国教会神学思想发展的结果,它是中国基督徒面对新处境的新思考,带来的新行动;同时,作者认为,“神学思想建设”作为“三自爱国运动”的延续,是中国教会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巴特的神学思想代表着二十世纪西方最富思想力度的神学言说。本文认为卡尔·巴特的神学思想由三种形态所构成一、危机神学;二、辩证神学;三、教义神学。从历史的角度,紧密结合时代,本文对巴特的神学思想历程作了一次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克莱蒙神学院的神学学者们对中国进行了10多年的过程哲学的输入后,于2015年打造出并向中国输入"有机马克思主义"。深入分析却发现,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上帝进行重新诠释的过程神学。以重振基督教为理想的神学学者们打造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含有很多神学特质,他们宣扬末世论,鼓吹建立宗教共同体,号召人们要信仰上帝。基督徒们如此热衷地向中国推销以神学为硬核的假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实现他们重振基督教的理想。中国的理论界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