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同意关锋、林聿时考定《管子》书的《乘马》篇为管仲的遗著。在《就管仲遗著问题与胡家聪先生商榷》一文里,指出《乘马》之为管仲遗著的两个证据:一个是对“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作出确切的解释,它正是管仲所作的证据(关、林已指出这一条,我作了补充论证);二是“方六里为一乘之地也”至“方六里一乘之地也,方一里九夫之田也”一段正是《国语·齐语》所概述的管仲“寄军令于内政”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管子》的第一篇《牧民》,我们认为是管仲的遗著。主要证据有三,述之如下。《牧民解》是《牧民》为管仲所作的证据之一《管子》书的编者,在《经言》、《外言》、《内言》和《杂篇》之后立了一个栏目叫作《管子解》,共有五篇,即《牧民解》、《形势解》、《立政·九败解》、《版法解》、  相似文献   

3.
拙作《<牧民>为管仲遗著考证》(《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对《牧民》篇为管仲所作,从该篇内容上提出两个积极证据,即该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所谓积极的证据,即立的方面,立此篇及“经言”各篇为管仲所作的证据;所谓“消极”的证据,即破的方面,破它们不是管仲的证据。在那篇文章的末尾写道:“罗根泽先生判定《牧民》为战国政治思想家所作,实质上没有什么‘证据’。而且,否认《牧民》为管仲遗著的人,似乎都未提出硬‘证据’。”胡家聪先生的《从“经言”各篇看田齐法家管理国家的学说》提出几条证据,笔者认为都是靠不住的。(上面所说胡家聪先生的文章发表在《管子研究》第一辑,以下所引胡先生文字皆见此文)  相似文献   

4.
“乘马”是认识周代农民负担乃至整个周代社会变迁的一种重要制度。《管子》与《司马法》所载“乘马”征收标准的差异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历史事实。如果对二者的文献解读存在错误,就难以把握历史真相,甚至有可能作出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管子》书中有四篇以“乘马”一词作为标题:《经言》部分有一篇,即全书第五篇《乘马》;《轻重》部分有三篇,即全书第六十八篇《匡乘马》、第六十九篇《乘马数》和第七十篇《问乘马》。其中《问乘马》篇文业已亡佚,只剩标题,余三篇本文具在。《乘马》由于与近年发现的临沂银雀山竹简《田法》等篇有关(李学勤:《银雀山简〈田法〉讲疏》,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管子·牧民》篇,学界有人认为是管仲遗著,最近李曦先生又从文体方面分析,断《牧民》为齐风文体,由此证明管仲是《牧民》的作者(参见《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文)。笔者认为,《牧民》的文体时代需要讨论,因此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7.
对《晏子春秋》的再认识——兼谈古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晏子春秋》是记录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最早记载该书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他在《管晏列传》中云:“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确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史记正义》引《七略》云:“《晏子春秋》七篇,在儒家。”未著录撰书人姓名。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称“《晏子》八篇”,仍在  相似文献   

8.
《管子·轻重》篇“币乘马”与周代“资币”制考实——兼论铸币缘起叶玉华一、乘马旧制的田赋《管子》经言有一篇,题名曰“乘马”,起首一段论及“金”和“货”:“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故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俭则金贱,金贱则...  相似文献   

9.
《管子》书中有关“王、霸”之说的词语甚多,如“帝、王、霸”联提(《乘马》、《幼官》、《兵法》)、“王、霸”并提(《五辅》、《霸言》、《重今》等)、“王天下”(《形势》)、“争天下”(《霸言》)、“正天下”(《七法》)、“服天下”(《重令》),“制天下”(《事语》),从而“可以为天下王”(《轻重甲》、《戒》),称为“帝王”、“天子”(《枢言》、《五行》、《轻重己》)。如此等等,《管子》全书竟有数十处之多,我们概括称之为“王、霸”说的词语。这么多的“王、霸”,说词语,以科学态度研治《管子》全书,不能不实事求是地探讨其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言传》为何以“文言”名篇,历代学者论述各异。陈鼓应“文”本于“天地之文”的观点颇有启发性,但过于简略。“天地之文”是“文言”之“文”取义所本。《易》中有天地之文,亦有人文。天地之文即天地生物、成物之象,人文是圣王法天牧民,使天地生机昌茂、万有和谐有序之象。《文言传》以“文德”贯通天地之文与人文、天地之道与人道。“文德”即易道生生之德,其所反映的深层精神品质即“仁”。乾坤二卦作为生生之本,最为集中地体现了生生之易道、天人贯通之“文德”,故阐释乾坤二卦德义之辞题曰“文言”。  相似文献   

1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齐国的农学家们正是在研究“草木之道”的大自然中,发现了水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基于治水改土种植的大量实践活动,形成了齐人“水者,地之血气”的精辟见解。《管子》一书中《度地》、《乘马》、《水地》等篇章,不仅记载了管仲治水的思想,也真实地反映了古代齐国劳动人民治水的史实。  相似文献   

12.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总 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管子研究·论法家先驱者管仲的出现徐喜辰强权政治家管仲宣兆琦管仲学派伦理思想的特色及其成因 陈升《管子》书作者〔台湾〕徐汉昌《管子》“乘马”释义李学勤《乘马》篇考证李曦谈《管子·八观》有感夏普论《管子》的重数思想周瀚光《管子》的军事思想初探哀德金论《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 曹旭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李存山《轻重》篇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周乾滞《管子》的本末观胡显中“相地而衰征”考辨李衡梅《管子》人才思想笔谈李德明 宋锦秀张雅琴《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探…  相似文献   

13.
《管子》《经言》组包括《牧民》、《形势》、《权修》、《立政》、《乘马》、《七法》、《版法》、《幼官》和《幼官图》,共9篇。就其政治理论、政治体系、方针政策而言,《经言》集中体现了齐法家管理国家的系统学说,该学说的核心可以称之为“牧民”学说。它表现出三个鲜明的特色:1、它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密切传承。2、它体现了法家政治的法治精神;3、它体现了道家对齐法家思想的哲理基础作用。本文就这三个特点作浅陋的阐述,以求大家方正。  一、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变异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  相似文献   

14.
《荀子》与《易·文言》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子为传经之德,他与《诗》、《书》、《礼》、《乐》、《春秋》的关系,经前人与财贤考释,都已略见端倪。然而,他与《周易》的关系仍朴朔迷离,其论《易人用《易》、阐《易》、传《易》之功,尚未得到彭扬。苟于,自刘向起就被称为“善为易者”。汪中的《苟卿于通论》和胡元仪的《苟卿别传》在彰显苟子传授《毛诗》、《鲁诗》、《韩诗》、《春秋三传》及《礼》之功后,都曾致力于考证苟子与《周易》的关系,然除重申刘向的结论外,于实证上并无多大进展。研究苟子与《周易》关系的困难,首先来自《苟子》本身。全书明显地论《易》仅一次…  相似文献   

15.
《管子》书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政治、军事、哲学思想,涉及封建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但《管子》的管理理论还没引起人们充分注意。本文试图从“激励”——通俗地说,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一侧面,对《管子》的管理理论作一点初步探索。一、《管子》激励理论概述(一)基本前提《管子》谈激励,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令顺民心”。《管子》认为,“辟则惠,闭则颣”。(《乘马》,以下凡引《管子》,只注篇名)(颣:戾,悖逆)对人越是疏导,他就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探讨《吕氏春秋》一书中为帝王治国提供驾驭臣民、巩固政权的执一统众之术。《吕氏春秋》把用众与慎势作为君王保持至尊权利的根本方法,而把正名审分作为控制社会各阶级、阶层使之安分守己从而达到政治稳定的手段,在用人政策上亲亲与尊贤兼采,在价值取向上重义与尚利并用。《吕氏春秋》从维护君主独裁制度出发,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吸取先秦各家有关治道的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杂家”帝王术。  相似文献   

17.
1992年第3期《管子学刊》发表了胡家聪先生的《〈管子〉中“王、霸”说的战国特征——兼论〈管子〉并非管仲遗著》。笔者本着学术争鸣的精神,对此文提出批评意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学术问题不能由学术之外的任何因素解决胡家聪在《管子学刊》创刊号上发表了以批判姿态出现的、专门批判关锋、林聿时的文章,题为《〈经言〉作于战国考辨——驳〈管仲遗著考〉》(按:1 959年关锋、林聿时于《中国哲学史论文集》初集发表《管仲遗著考》,后收入他们的专集《春秋哲学史论集》;这  相似文献   

18.
“入法界品”中的五十五处、五十三位智者: 一九八○年,在日本举办的东大寺展览中展出“华严五十五处画卷”。这是东大寺所藏的画本。内容是善财童子依次拜访智者求教的故事。画卷中图有智者,智者前面,善财童子合掌求教。画面上写有《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文字。那么,“入法界品”是讲什么的?它讲说“十地品”中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在“入法界品”中,名为善财的童子在大乘佛教修学过程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段修行,最后到普贤菩萨处。最后说: 善财童子能自行至普贤处,究竟诸大愿海,不久应当与一切佛等。到此,善财童子完成了最终的悟道。  相似文献   

19.
《孟子》在义理和话语两方面深深影响到戴震的《原善》。戴震将《易传》的“继善成性”与孟子的性善论区别为两个问题,前者是泛论,后者专论人性。受孟子断言“天之生物使之一本”的鼓舞,戴震严厉批评宋儒所谓性分义理、气质两种的学说犯了“二本”的错误。《原善》关于心的论述,关于“仁义礼智圣”和“条理”话语的使用,都鲜明表现出《孟子》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民众观和法律观为中心,就《逸周书》和《管子》作以比较。首先,关于民众观。其共通的部分可归纳为四点:第一,为政者对于民称其为“牧”。牧民这一词,在《管子》中是放在卷首的同名篇,《史记》管仲传中最初也曾用了这一篇名。可以说“牧民”一词是构成《管子》思想内核的用语之一。但在其他先秦文献中都找不到这一语的用例,单从语意上看,只不过是治民,但如果进一步理解和使用这一用语,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