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高唤醒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主要症状之一,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与发展起核心作用。急性应激期产生的高唤醒可以预测其后PTSD的回避与麻木、再体验等症状的形成, 在创伤后早期, 降低唤醒程度可以减轻PTSD相关的症状表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变化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过度释放, 同时皮质醇(酮)水平下降, 这二者是高唤醒产生与维持的主要原因。另外, 5-羟色胺(5-HT)系统的高度激活也影响了高唤醒的形成。食欲素神经肽与NE、CRF与5-HT系统有密切的神经联系, 可能参与高唤醒的调节, 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探讨价值观对蓄意创伤受害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症状的影响方式。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量表、受害人认可评价量表、施瓦兹价值观量表作为测查工具,测查了163 名蓄意创伤受害者。结果:(1)蓄意创伤受害者的PTSD三大症状表现有显著差异,闯入症状水平最高,回避症状水平次之,高警觉症状水平最低。(2)蓄意创伤受害者所持的价值观和对外界接纳的评价能较好地预测PTSD三大症状。(3)内敛价值类型通过诸如社会接纳等反映外在标准的因素影响PTSD的闯入症状。结论:蓄意创伤受害者PTSD症状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外界接纳的评价和自身所持的价值观对其PTSD症状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个体的一种表现。近年来, 研究者利用眼动技术探讨了注意偏向的加工特点及其内在机制。尽管针对是否存在注意定向加速、注意解除困难或注意回避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但都试图为验证如警戒-回避模型、注意保持模型等提供眼动证据。未来研究在记录PTSD个体注视模式时, 不仅需要从多个维度构建、整合PTSD个体的眼动模型, 也要结合多种技术从多模态角度共同考察PTSD个体的威胁信息注意偏向机制。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8.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229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创伤后成长(PTG)和生活满意度等身心反应的现状及其共存形态。结果发现:(1)地震发生8.5年后4.75%的青少年有明显的PTSD症状,29.98%的青少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其中女生、少数民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症状水平更高;46.13%的青少年报告其出现了明显的PTG,其中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PTG水平更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较低,其中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但性别和民族差异不显著;(2)青少年的PTSD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PTG相关不显著,抑郁与PTG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TG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3)青少年的PTSD、抑郁、PTG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共存的形态,具体表现为成长组(32.6%)、低症状组(39.4%)、症状-成长共存组(5.8%)、中等症状共病组(17.8%)和高度症状共病组(4.4%)等5种类别。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低创伤个体的认知干扰效应及性别差异。采用创伤事件终身经历问卷—学生版、PTSD检查表平时版来选取高低创伤被试,通过经典Stroop范式要求被试进行色—词辨别反应任务。结果显示:高低创伤被试间存在显著的差异,高创伤被试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创伤被试的反应时;高低创伤两组被试在任务类型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一致任务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一致任务的反应时;高创伤组被试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女性的反应时;创伤水平、性别与任务类型在Stroop效应干扰上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高创伤女性被试更容易受到认知干扰,Stroop任务的类型也对创伤被试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研究旨在探讨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潜在类别及相关因素,分析不同类别失独父母心理韧性的差异。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心理韧性量表对385名失独父母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失独父母PTSD症状存在三种潜在类别:PTSD高症状组(30%)、PTSD中度症状组(38%)、PTSD低症状组(32%)。(2)相比PTSD低症状组而言,PTSD高或中度症状组有显著的年龄和失独年限效应,PTSD高症状组中年龄≤60岁、失独年限<10年的人群所占比例较高;PTSD中度症状组的年龄≤60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更高。(3)PTSD高症状组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应及时关注和干预小于60岁、失独年限<10年和低心理韧性的失独群体。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研究旨在探讨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潜在类别及相关因素,分析不同类别失独父母心理韧性的差异。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心理韧性量表对385名失独父母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失独父母PTSD症状存在三种潜在类别:PTSD高症状组(30%)、PTSD中度症状组(38%)、PTSD低症状组(32%)。(2)相比PTSD低症状组而言,PTSD高或中度症状组有显著的年龄和失独年限效应,PTSD高症状组中年龄≤60岁、失独年限<10年的人群所占比例较高;PTSD中度症状组的年龄≤60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更高。(3)PTSD高症状组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应及时关注和干预小于60岁、失独年限<10年和低心理韧性的失独群体。  相似文献   

8.
过度泛化现象是区分普通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在创伤事件后会出现非适应性的泛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非适应性泛化(maladaptive generalization)可能是PTS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研究支持PTSD是导致了泛化从适应性向非适应性化转变的原因。虽然泛化现象的变化与PTSD症状的发展有相同趋势, 且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记忆相关神经结构, 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定论。阐明PTSD与非适应性泛化之间的关系对PTSD的预测、诊断和治疗均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伤性分离是具有心理创伤经历的人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它包括记忆缺失、幻听、人格解体等,它主要表现在分离性障碍中,在其他精神疾病中也常见,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该文阐释了创伤性心理、创伤性分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创伤性分离症状的几种理论: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加工假设与警戒-回避假说等。其中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主要是以临床治疗为取向,采用EMDR技术,侧重于研究创伤性分离对人格结构产生的影响;而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编码假说以及警戒-回避假说是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讨创伤性分离的症状与记忆。通过对几种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后三种认知理论对创伤性分离症状的解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否存在回避警戒”,二“是否存在回避加工”,三“是否存在回避记忆”,而关于这几方面问题发生的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0.
风险情景中参照点与管理者认知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晓非  王晓田 《心理学报》2004,36(5):575-585
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探讨风险情景以及个性特征对个体风险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1)成就动机的两个成分,即争取成功与回避失败能够分别预测个体在风险情景中的风险倾向与认知特征;争取成功动机对预测个体机会认知更敏感,而回避失败动机对预测威胁认知更有效。(2)回避失败动机是区分个体风险倾向的关键变量,个体在风险情景中的风险倾向取决于个体回避失败动机的强弱。(3)实验证实了当以“成功”为参照点时,回避失败倾向低的个体,在获益情景中更冒险而在损失情景中更保守;相反,回避失败倾向高的个体,在损失情景中更冒险而在获益情景中更保守。研究表明,结合人格和情景两类变量探讨个体风险倾向的反应模式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个体行为倾向及其认知特征。这一结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思路来解释P理论与刻板模式之间的争执。另外,企业与学生样本在数据的总体趋势上存在相当多的一致性,但在细节上仍然存在差异,因此以学生样本数据进行推论时须要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11.
范方  耿富磊  张岚  朱清 《心理学报》2011,43(12):1398-1407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灾难后常见的心理病理问题, 灾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追踪设计, 历时2年对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地区1573名青少年进行3次测查, 考察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不同类型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与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存在不同的作用关系; 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对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损害; 震后负性生活事件、主观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存在联动效应, 即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考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儿童期创伤与负性情绪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间的调节作用。对391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间隔3个月的两次问卷调查。结果:(1)相较于没有儿童期创伤的个体,有儿童期创伤的个体心理韧性更低,抑郁、焦虑、压力水平更高;(2)在控制性别、城乡来源、是否独生、年龄与T1时间点负性情绪的作用后,T1时间点的儿童期创伤、心理韧性均能显著预测T2时间点的负性情绪;(3)低心理韧性水平下,儿童期创伤显著预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高心理韧性水平下,预测作用不再显著。表明儿童期创伤是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负性情绪的风险因素,心理韧性可以调节儿童期创伤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策略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一种在个人感到痛苦时有意地向他人隐藏自身状况的人格特质,自我隐瞒会通过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影响心理健康。然而,鲜有研究考察自我隐瞒、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关系。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发现,经验回避和反刍是两种有重要影响的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研究对象上,前人主要关注在创伤事件中幸存的直接受害者身上,而对频繁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而成为创伤后应激反应高危人群的消防员一直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意在考察自我隐瞒对经历职业创伤的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经验回避和反刍这两种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研究被试为215名将个人经历的职业创伤作为首要创伤事件的一线消防员。他们来自我国3个城市,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2.90±3.38岁。使用中文修订版的埃森创伤问卷、自我隐瞒量表、反刍反应量表、接受与承诺问卷第二版和事件影响量表进行现场调查。被试均匿名填写调查问卷。使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使用Mplus7.4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的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 结果表明,自我隐瞒、经验回避、反刍和创伤后应激反应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自我隐瞒对创伤后应激反应具有直接效应;自我隐瞒通过反刍对创伤后应激反应产生间接效应;自我隐瞒通过经验回避-反刍的中介链对创伤后应激反应产生间接效应;自我隐瞒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总效应值为0.427,其中总间接效应值为0.217,占总效应值的50.82%。本研究还发现,64名(29.77%)将个人经历的职业创伤作为首要创伤事件的一线消防员达到了严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水平。 总之,自我隐瞒可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直接影响、反刍的中介作用和经验回避-反刍的系列中介作用。在理论层面,这拓展了对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人格特质的理解和对自我隐瞒影响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解。在实践层面,这提示我们重视自我隐瞒、经验回避和反刍在预防和治疗创伤后应激反应中的潜在贡献。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消防员确实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高危人群。作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响应人,消防员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更多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风险情景中的机会和威胁认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晓非  李育辉 《心理学报》2002,34(3):99-106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问题。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个体成就动机、风险情景中的行为反应方式以及机会 -威胁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设计 ,由成就动机量表、抽彩游戏和机会 -威胁问卷三部分组成。被试来自北京和重庆地区的三所高校 (N =2 6 2 )。结果发现 :(1)成就动机中的“回避失败”变量对个体在风险情景中的反应方式以及机会 -威胁认知有显著性的影响 (p <0 0 5 ) ;(2 )机会 -威胁认知水平不同的个体在风险情景中的反应方式有着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机会认知与行为变量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p <0 0 5 ) ;(3)四组被试分别表现出高机会 -低威胁等 4种认知组合 ,因此机会与威胁认知可能存在于两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成就动机与机会-威胁认知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问卷法探讨 3类变量即成就动机、风险情景中的冒险倾向以及对风险情景的机会 -威胁认知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争取成功动机而言 ,回避失败动机对预测个体的机会 -威胁认知状况更为敏感 ;研究也显示 ,高成就动机组是以强烈的争取成功的倾向导致其对机会的积极认知 ;低成就动机组则是以对失败回避的趋力强化了威胁认知。个体在风险情景中的行为倾向与认知反应显得更为复杂。首先 ,框架效应不是普遍但的确存在于某类风险情景中 ,方差分析证实风险情景与框架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性水平 ,这说明被试保守倾向的反应受到情景与框架效应的交互影响 ;其次 ,风险情景即“获益”和“损失”极大地影响着被试的风险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成人依恋可以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在依恋关系中持续感受到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个体往往采用心理防御策略来摆脱这种不安全感。对于许多不愉快的事件,个体常常也会采用类似的防御策略进行抑制,以减少自身的消极体验。主动遗忘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避免回想某一目标对象而导致的遗忘现象,其可能与高回避个体的停用策略十分相似。为探讨对于依恋相关的记忆内容,高回避个体是否能够成功进行主动遗忘以规避负面情绪,或是防御失败引起依恋系统激活,反而更多回忆起相关记忆内容,本实验采用Think/No-Think(TNT)范式进行研究,以依恋相关故事作为对被试的依恋启动操作,设计了2(启动:依恋启动vs.依恋未启动)×3(主动遗忘:Think vs.No-Think vs.Baseline)×2(依恋维度得分:高vs低)混合设计研究不同依恋类型主动遗忘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NT操作与回避类型与启动操作的交互作用显著,高依恋回避个体在受到依恋相关启动时表现出优秀的主动遗忘能力,而在未受到启动时则不能有效地遗忘依恋相关负性词对; 而低依恋回避个体则表现相反,在受到启动材料威胁时无法成功主动遗忘,而在未受启动条件下可以成功遗忘要求内容。对于不同焦虑类型的被试来说,其主动遗忘能力与启动操作无关,高焦虑类型被试表现出更强的主动遗忘能力,并从依恋内部工作模型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暴力再犯危险性评估是当今再犯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的重点, 其中, 攻击性是服刑人员暴力再犯行为稳定的个体因素。对攻击性进行研究, 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服刑人员在假释或出狱后的暴力再犯行为风险, 关系社会的长治久安。研究表明, 遭受儿童期逆境和携带易感基因(如MAOA-uVNTR低活性等位基因)是导致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在现有的研究中, 儿童期逆境的计分方式局限于简单的线性加总, 或所依据的统计模型忽略逆境各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和非线性关系; 在服刑人员攻击性的评估中未考虑攻击性的亚类, 而且多使用自报告的量表测评, 这些问题制约了评估的有效预测力。本研究拟通过建立潜在类别模型, 分析男性服刑人员和普通成年人群在儿童期逆境上的亚类; 以实验与问卷测量结果、司法行为记录作为攻击性指标, 揭示儿童期逆境如何影响个体的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及暴力犯罪行为, 重点探讨儿童期逆境潜在类别对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 以及MAOA-uVNTR、COMT Val158Met、5-HTTLPR基因多态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找出高攻击性个体的生物遗传指标, 从而发现受儿童期逆境经历影响的易感人群, 为暴力行为的风险预测以及针对暴力攻击行为的行为矫正和相关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焦虑个体“冷”、“热”执行功能Stroop效应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Stroop实验范式对筛选出的49名高焦虑个体和48名低焦虑个体的“冷”、“热”执行功能进行测量,以探讨不同焦虑程度个体“冷”、“热”执行功能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冷”执行功能方面,高焦虑个体与低焦虑个体Stroop效应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热”执行功能方面,两组被试情绪Stroop的效应量无差异;两类词;12的Stroop效应量差异显著;词汇类型×被试类型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两组被试的情绪Stroop效应量在消极词汇水平差异显著,两类词汇Stroop效应量在低焦虑组差异显著。说明高、低焦虑个体在“冷”执行功能上没有显著差异,高焦虑个体的“冷”执行功能正常,而“热”执行功能下降,表现为高焦虑个体对两极情绪的趋避关系失调,即对消极情绪具有偏向性,对积极情绪具有回避性。  相似文献   

19.
公安民警常常身临应激和危险情境中,是创伤事件的易感人群,但其创伤后应激症状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尚且缺乏。已有研究发现,具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的个体的执行功能存在缺陷,表现在对冲突信息的抑制能力受损以及对创伤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和情绪唤起。本研究以公安民警为实验组被试,据其创伤后应激症状分为高低两组,在校大学生为对照组被试,采用Stroop范式探究创伤后应激症状对公安民警“冷”、“热”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公安民警在“冷”、“热”执行功能上不存在缺陷,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启示对具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公安民警进行干预时,应关注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在“热”执行功能上寻求更有效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蔡亮  张仲明  李红 《心理科学》2013,36(4):837-841
以46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九洞仪”创设实验室压力情境,考察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压力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及恢复特点。结果表明:(1)压力情境下,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情绪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出现较多的积极情绪,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则以消极情绪体验为主。(2)低心理一致感压力情境诱发出的消极情绪显著多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诱发量较大。(3)压力任务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在情绪恢复量上显著多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心理健康的自我康复力较大。(4)压力任务前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消极情绪诱发量显著高于恢复量,在消极情绪变化上表现出“诱发多,恢复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