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串门儿     
正村子里生活,串门儿最是寻常,相当于浏览更新"朋友圈"。每天不到别人家坐坐,扯扯闲篇儿,似乎浑身不自在。我家住在村中心,紧邻村路。正房是典型的老式太行民居,坐北朝南,出房檐,有台阶,每个出太阳的冬日,门前都是暖洋洋的。加上父母忠厚热情,虽是祖上留下的三间老土坯房,却也总吸引着太多乡邻到我家串门儿,从日出到日落,没个消停。  相似文献   

2.
初明 《佛教文化》2009,(5):72-76
天地皆造化,自然有神奇。曰出、佛光、圣灯、银色世界(云海),是峨眉山著名的四大奇观。 一、日出 峨眉山日出是四大奇观的首景。说起观日出,万里山河到处可见,不足为奇。但在峨眉山金顶观日出,感觉却大不一样。泰山、庐山、黄山观日出,都在海拔2000米以下,而峨眉山高立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海拔30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3.
日落的那边     
日落的那边,赐福的早晨,在天堂乐境,与主相亲。劳禄已完毕,荣耀的黎明,日落的那边,永远欢欣。十一月,炼灵月,是一个充满了哀思、忧悒和无限感伤的月份。人们默思、哀悼,为已亡炼灵祈祷,感叹生命的短促。逝者亡魂的无尽哀意,深深地感染着生者的情绪,黑色的帐幔...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初中地理教师,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地理卷》(陈尔寿主编),每当我在地理教学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我总是喜欢翻翻这本书,开拓视野,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日落·日升     
正如果我对你说,日落就是日升,你肯定不赞同我的观点。但如果我问你,当我们看到日落时,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看到的也是日落吗?当然不是,他们看到的不是日落而是日升。所以,日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日升。同一事物,同一现象,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会看到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失败能为我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同时还能激发我们的斗志、锤炼我们的毅力,让我们反败为胜,赢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阿三最近愿意和爸爸讨论问题了,因为爸爸的观点,往往被实践验证是对的。阿三问爸爸:"我总感到朝阳要比夕阳刺眼,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爸爸十分肯定地回答:"事实上,如果清晨和傍晚的气象条件相同,日出和日落的阳光强度应该是一样的。""看来我又错了。"阿三十分沮丧。"不,你的感觉可以理解,其实我的感觉也和你一样。""那是怎么回事呢?"爸爸温和地问阿三:"你有这样的体会吧。当白天进入电影院时,会感到漆黑一片,等过了一会儿,才能看清里面的座位;而当我们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却感到外面的阳光特别刺眼,也要过一会儿,才能适应外面的亮度。"阿三欣喜地回  相似文献   

7.
乡村素描     
日出 天地想见的一个朱红唇印。 露珠是幸福的眼泪。 仰望—— 钟声高亢。霓裳舞动。无法禅悟得精彩,升耀了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我很喜欢具象地形容各类事物,比如十几年前创立新东方学校,我就觉得“新东方”是一个十分具有感官色彩的词汇,甚至看得到日出的光芒;我还把英语比作大象,不得其法学习英语的人就像盲人摸象,只能片面地学。一次,一位朋友问我:“你怎么形容自己的爱情?”我的答案也算幽默:我的爱情像骆驼。  相似文献   

9.
纪晓岚爱好猜谜,也喜欢出谜。传说有一年元宵节,纪晓岚在一对大灯笼上写了副字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狼狗半边仿佛,即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一片模糊,虽是短品,亦是妙文。”黑白红黄都不是,那就是“青”,半边狐狸狼狗即为“犭”,合起来就是“猜”字,诗词论语上都有就为“言”字,四方模糊即是“迷”,合为“谜”。所以其谜底就是“猜谜”二字。此则谜联用语诙谐,对仗工整,隽永清新,且耐人咀嚼寻味。曾有个不求至道的僧人向纪晓岚索联,纪晓岚就为其撰联曰:“日落香残…  相似文献   

10.
你喜欢     
天津有家门店,煲汤卖,名字真好——你喜欢。看了惊人惊心。你喜欢?是,是。你喜欢,我就喜欢。  相似文献   

11.
曾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太阳落山前,一头狮子自言:明天日出之时,我要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一只羚羊自语:明天日出之时,我要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所以,无论是狮子还是羚羊,日出之时,要做的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奔跑。  相似文献   

12.
瞻礼五台山仰天大佛感赋灵峰肃穆势崔嵬,瑞相天然佛眼开。妙法难思堪倍敬,慈尊易见莫徘徊。争传圣境施甘露,怪道神龙奋巨雷。大事因缘原得示,释迦正教再宏恢。五台山东台顶观日出揽胜登临意兴遒,台巅骋目紫霞流。波翻雾涌迷奇画,月没星消现锦洲。一线清光移上界,满...  相似文献   

13.
智慧语丝     
叶雨 《思维与智慧》2014,(12):33-33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无法拒绝的是开始,无法抗拒的是结束。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错就错在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4.
步中有文化     
正散步,漫不经心地走路,看似千人一面,其实各有千秋。王羲之的散步,风度中见风骨。《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有救国匡世之才,喜欢仗义执言,从政31年始终不得志,53岁辞职后,更加寄情山水,亲近黄老,崇虚好玄,在散步中安享自己的人生。他给友人写的便条《得示帖》行云流水,"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意思说,明天,日出后才能出行,因为不想接触雾气,现正等待(五石散)药性发散。苏东坡的散步,闲适中见旷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相似文献   

15.
心轻草亦香     
他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房地产大亨,公司的业务遍布国内几十个城市,身家早已数十亿元。现在,他栖居于小兴安岭下的一个小山村,没有激烈的商场争斗,没有觥筹交错的喧嚷,没有马不停蹄的奔波,眼前只有郁郁葱葱的一脉青山和那条兀自潺潺的清溪,陪着他悠然地注目着日升日落。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确定斋月的开始与结束,根据圣训,有两条规定:   1、以看见新月为准进入或结束斋月。 2、在未见新月的情况下,补足“舍尔巴奈”月 (入斋 )与“莱买丹”月 (月斋 )30天。   看月的时间,据《法台哈勒革地勒》等教法经中说:“人们应当在“舍尔巴奈”月第 29日,日落时看新月。如果见月,则封斋,如果云雾遮挡看不见新月,就当全美“舍尔巴奈”月三十天。”很明显,教法经讲的是应当在“舍尔巴奈”月第 29日日落后看新月。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穆斯林学者们是没有分岐的。无论是中国的穆斯林学者还是国外的穆斯林学者对在“…  相似文献   

17.
Before系列电影"三部曲"包括《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和《午夜之前》,是美国著名独立电影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用近20年时间打造的。Before系列电影的深度审美是在现实世界的时间流逝中最终完成的。伴随着观众关于生命的自我想象与演员关于个体的自我确认,后一部电影都是对前一部电影人物形象故事发展的添加和再塑造。它考验着导演、演员、观众及电影工业的运行机制,它的成功源于与时间抗衡的勇气和决心,而恰恰是在影像绵延中它不断残酷地呈现并确认时间的单向性,显示出一种无法逾越的悲剧感,但同时情感在影像的绵延不绝中为人们找到了突破时间的法门。"时间影像"这一角色成为该系列电影最独到的存在。这种非典型、低成本的系列电影的成功,对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的系列电影创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春到港城闹声欢,好景这边来。含悲忆旧,洋枪炮舰,华夏多灾。真情谁似太平月,匝地乌云开。明珠还我,看他日落,都道应该。秋波媚·喜香港归宗(小曲)@石煜群  相似文献   

19.
生在于攀登     
一个晴朗的日子,和朋友相约来到泰山脚下,开始攀登泰山,并看第二天的泰山日出。泰山,五岳之首,风景甚佳,泰山看日出,更是旅游者心中的胜景。我们兴致勃勃,拾级而上,刚刚上路,步履轻松,欢声笑语融入了瑰丽的风景之中。  相似文献   

20.
喜欢是人们对外界所产生的一种乐意于亲近和迷恋的感觉,能够有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喜欢是一种情绪,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我们会有使不会的劲儿,而对于不喜欢而又需要去做的事情,我们会变得颓废无聊。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