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学通信     
(一) 刘大钧教授台鉴: 1987年冬,“国际周易学会”在中国山东大学召开,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众所周知,日本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深深地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纵观日本哲学发展史,我不得不说我们日本民族的思想与文化受中国文化的恩惠之大,是无法比拟的。《周易》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儒、道两教的共同源泉,是中国思想的源泉。甚至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周易》一直占有崇高的地位,被奉为性命之源,圣学之本,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周敦颐赞叹说:“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书》)王夫之通过认真的比较研究指出:“根极精微,发天人之蕴,《六经》、《语》、《孟》示人知性知  相似文献   

3.
《周易》原本是筮占之书,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滥觞于先秦,至汉代已经蔚为大观。此后二千余年来,研究《周易》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且学派纷呈。进入20世纪后,易学研究仍然受到人们的关往和重视,曾先后出现了几次大的研究热潮,提出了诸多不同于传统易学的新问题,产生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论著。但是,从20世纪中国易学研究本身来讲,虽然有一些回顾和总结性的文章,但还缺少对其发展脉络和流派特征等从整体宏观上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的专著,说起来不免是学术界的遗憾。杨庆中博士所著《20世纪中国易…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所有文化元典中,《周易》当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这是因为,《周易》影响所及,使中国所有传统文化流派,如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都与其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周易》向有“群经之道”的称号,存世之著述如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但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近乎“天书”的神秘性和高度抽象特点,使几千年来历代治易者虽皓首穷经却迄今无法从根本上揭开它包含全部谜底。这一方面说明,易学研究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说明,易学研究领域尚有着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独特的一部典籍,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基元性和范导性的作用。在今天,以《周易》为核心对象的易学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中的“显学”,横跨哲学、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深入和新的思想观念的兴起,近年来易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既有传统问题的推进...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0月24-25日,中韩易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本论坛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周易》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华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易学很早就传入到朝鲜半岛,为韩国文化所吸收,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易学思想和解  相似文献   

7.
考古发现与先秦易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古发现的一些才料,考证了先秦易学的若干问题.认为,古贞与鼎同字,贞亦训“定”,鼎是“定命”的象征.殷墟卜辞“卜王”与《周易》卦辞中的“安贞”同义。卜辞中有“由王事”,即“从王事”。《周易》爻辞中有“从王事”.《周易》卦爻辞中屡言“我”,取象与“从王事”全同.卜辞中有神名“(虫虫)”,指太一神。包山楚简中有神名“二天子”,应是伏牺、神农。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大帝”即为“易”.张家山汉简《盖庐》出现了“太极”的概念,是研究古代思想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1.高仲华精通易学高明,字仲华,江苏高邮人,历主师大政大国文研究所,著作满家,于易有《连山归藏考》、《易图书学溯原》、《读易随笔》、《易学史》上篇、《五十年来之易学》、《周易研究》、《孔子的易教及易象探原》,其论易则博综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乃至随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以来之易字。皆探其赜而研其精,蕴百家之精义,述一己之所得,以易为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故象数义理不可偏废,据象数于易之本经本传,而务求归本于人事之日用,以指明内圣外王之道为极归。其学易之方,以为宜自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之《周易注疏》李鼎祚之《周易集解》及程子《易传》三书读起。 2.林尹以为“易道初生源于阴阳终于开物成务”  相似文献   

9.
易学是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并通过其解释,发展为一套知识系统或理论体系。它是古代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汉朝以来经学家和哲学家对《周易》经传的解说和注疏,都属于易学的领域。易学作为一门学问,是通过《易传》占筮体例的解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对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从战国时期的《易传》开始,就存在着两种体例,一种是取象说,一种是取义说,以此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逻辑联系。取象说是以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易经》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取义说是以八卦和六十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述了焦循的旁通、相错、时行三说,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1.焦循以普遍联系和爻位运动的观点研究《周易》,把《周易》六十四卦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系统,比之孤立、静止地研究《周易》一卦一爻,更有意义。2.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是建立在客观分析的考据基础之上,不宜武断否定。3.焦循易学构架并非纯象数的研究,而是以象数为载体,阐发儒家的道德义理和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4.焦循以“声训”为媒介的两卦或数卦之间的关联是否《周易》本义值得讨论,其“声训”缺乏充分的文献旁证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仲长统十分重视对《周易》和易学的研究与取鉴。本于《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方式,他在强调“贵乎用天之道”时,将人道与天道、人事与自然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他继承、发挥《周易》的变通思想和太和、中正的政治理念,推出了有损有益的社会政治改革主张,并设计了一幅“至公”、“大中”的理想社会蓝图。在这个理想社会中,“礼简而易用,仪省而易行,法明而易知,教约而易从”,“官人无私,唯贤是亲”,从中体现了《周易》简易之义及尚贤、养贤思想的沾溉和影响。仲长统的思想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为曹魏代汉、玄学兴盛作了某种理论辅垫和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2.
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郑万耕《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典籍。经过后来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即易学。易学是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并通过其解释,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从而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政治、伦理生活起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周易》古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前的《周易》研究大体上分为占筮、义理、象数、考据四大派别,本世纪一些学者先后从古史角度研究《周易》,形成了《周易》古史学派。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本世纪《周易》古史研究从发掘《周易》中的历史故事到视《周易》为史书、从片段感想发展到完整体系的历程,讨论了不同阶段《周易》古史研究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易学文献原论(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经》又称《周易》,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一部由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和相关的繇辞组成的神秘典籍。它直接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占筮迷信活动。长期以来,它以其朴素的、浓厚的哲理意趣,吸引着历代学者走进这座神秘的学术殿堂。汉代以后,《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原,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易学一直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重点,它以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理、数、象、占四位一体的理论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层面,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根据我们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没有:“《周易》的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  相似文献   

16.
牟宗三的易学研究为的是从易学中发见与解析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旨在抉发中国的玄学与道德哲学,而不是作一种历史的研究。他从哲学上为《周易》的解释提供了一个逻辑符号论的模型,为中国古典思想的现代诠释作出了首开先河的有益尝试;他对易学的“实在论的价值论”或“超越的内在”的价值论的诠释,与康德、维特根斯坦关于道德世界的“超越的外在论”不同;他对易之道德世界的分析与解释也是极其形式化的逻辑的。在这些分析与解释中,《周易》的“逻辑世界”或“符号世界”变成了语义的价值世界,或者说,作为“数理物理”世界的《周易》变成了价值论的道德世界。无论是在叙述方式,或内容的阐释与解析上,牟氏的这项研究都是十分新颖的,为国内所未有。但是,牟氏的易学研究只是他学思的开端起步,相对于他的逻辑研究来说,易学研究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发展进路的前逻辑起点,而非逻辑起点,具有形式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蔡方鹿程颐以毕生精力研究易学,著《伊川易传》,创宋代易学之义理学派。其易学的特点是以新儒家的义理解释《周易》,认为《易》是载道之书,天地之道便包含在《易》中,《易》与天理相通,即事尽天理,便是“易”。程颐以天理说...  相似文献   

18.
张其成博士的新著《易道:中华文化主干》,于1999年由中国书店出版。笔者认为,这是一部推陈出新、富有创见的易学论著,并拟从三个方面略作评述。一、汇集各家之说,精心考辨,扬榷是非《周易》经传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也是我国学术史上争论最多的一部经典。张其成先生“执迷”于易学研究,对易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条分缕析,精心考辨,尔后扼要地加以概括、评述。比如,关于《周易》的性质,作者分别对古往今来最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周易》是卜筮书”、“《周易》是哲学书”、“《周易》是历史书”、“《周易》是万世经…  相似文献   

19.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弘扬易学精神的伟大创举子先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象《周易》这样,引起人们如此长期的普遍的关注,被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传习;没有任何一本书象《周易》这样,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如此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但是,《周易》强大而又永恒...  相似文献   

20.
陈彦杰 《周易研究》2020,(1):112-112
2019年12月7日至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易学与现象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易学的‘事情’本身”,探寻易学和现象学在思想理论与方法上的相通之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