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世界宗教是一家,是事实,也是真理。只有狭獈的宗派主义者,无知狂徒,或执迷于"教"而对"宗"毫无所知的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真理,也不会接受这一真理的。我在香港。香港有一个"六宗教领袖座谈会"的社团组织,每年都有定期的活动。比如:六宗教元旦招待会,六宗教国庆招待会,六宗教思想交流报告会,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六宗教祈福会……等等。不仅如此,我们香港佛教联合会每有重大法务活动,会邀请兄弟宗教领袖出席,他们也都会翩翩盛装,盛情而来,共同参与。同样,兄弟宗教每有他们的重大庆典活动,他们也会邀请佛教代表前往参加,我们也都会虔诚而往。这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2,(2):34-35
香港教会举行联合圣诞庆祝活动 2001年圣诞,香港教会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了名为“耶稣已降生,万民乐缤纷”的联合圣诞庆祝活动。这次联合圣诞庆祝活动是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筹办,这是香港教会首次举行联合庆祝活动,各项精彩的音乐节目连串成一个圣诞信息,将主耶稣基督为世人降生的事迹展现香江。香港六宗教领袖就义工服务精神举行思想交谈会今年1月5日,“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在圣安德烈基督中心举办主题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思想交谈会,从信仰和实践角度分享不同宗教对义工服务精神的回应,藉此信仰专题的讨论和不同宗教的对话、交流,加深各宗教间的认识,从而促进彼此之间  相似文献   

3.
常正 《法音》2000,(10)
本刊讯9月5日,出席联合国“宗教和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一行回到北京,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德洙,外交部副部长杨洁,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田鹤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杨同祥等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专程到机场迎接。 9月6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欢迎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出访归来座谈会。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出席座谈会并欢迎出席“宗教和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和访美归来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 在座谈会上,中…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涉及到宗教工作的方方面面,有着丰富的内涵。相适应的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需要我们宗教教职人员、教友和宗教干部去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并梳理清楚,以有助于祖国的建设,民族的团结和提高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和价值。下面,我从天主教修女的角度来谈谈我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认识和理解,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概括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5.
各宗教间的彼此尊重和对话合作应该是保持宗教间和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各宗教间要彼此尊重、互相宽容,加强对话、加深理解,宗教领袖要建立经常性的国际磋商机制。首先,各种宗教传统必须正确看待自身,唯我独尊、妄自尊大是导致冲突的开始。尽管各种宗教的信徒都需要以自己信奉的宗教为归属和本位,尽管拯救与逍遥、觉悟与救恩、在有所同中均有所不同,但各宗教应该把自己的一整套体系看作是适合于不同人群的通往真理的不同途径,或者是通往终极实在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途径,至少每一种宗教都是朝向生命的升华、生命的完善、生命的解脱。正如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22,(5):44-45
一博鳌亚洲论坛“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于4月20日至22日举行。论坛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邀请宗教领袖与文化大家汇聚一堂,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融合交流、和平共存、和谐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国内外宗教界、文化界给予大力支持,境内外上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海内外宗教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处理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今世界各式各样的对话中,宗教对话无疑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当代著名神学家、宗教哲学家、“全球伦理”和“宗教对话”的倡导者孔汉思(Hans Küng)有言:“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国家间的和平;而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我国各宗教自古以来就有和谐与合作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兴起的宗教对话浪潮,我国各宗教有必要深入挖掘自身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宗教间业已存在的和谐与合作,为推动社会繁荣发展与世界和平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3月24至25日,由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宗教极端主义研究”课题组,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联合主办,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协办的“宗教现状与宗教发展趋势”座谈会,在国家宗教局培训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主教》2000,(5):19-20
本报华盛顿8月26日电由中国五大宗教7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于当地时间8月21日抵达洛杉矶,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几天来,代表团在洛杉矶和华盛顿两地与美国宗教界人士、学者、华侨华人广泛接触,并举行两场记者招待会,介绍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情况,同时深刻揭露了“法轮功”的邪教面目。 在美国宗教界、学者和华侨华人中,不少人客观公正地肯定了中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事实,认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的来访增进了美国人民对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消除误解,并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宗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  相似文献   

10.
香港地区回归祖国25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于6月30日及7月1日亲临香江,出席回归庆典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习主席及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怀和支持,我们倍感温暖。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强调“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为香港地区未来指明道路,令香港地区市民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充满了信心。中西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共处,是香港地区特色,也是香港地区社会发展优势。宗教信仰自由在回归25年来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各大宗教在“一国两制”下健康稳定地发展。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令香港地区宗教界为之振奋,期望能继续发挥宗教界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3月28日至31日,应广东省民守委邀请,以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为团长,由香港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孔教六宗教领袖组成的访粤团一行73人,对广东进行了参观访问 。3月2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亲切会见香港六宗教领袖访粤团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据了解,这是香港六宗教领袖首次组团赴广东参观访问,访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1月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座谈会上,提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著名理论,给国内外宗教界人士以极大鼓舞。因为在这以前国内外“极左”思想都认为宗教与社会主义“势不两立”。江泽民的理论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宗教界人士如释重负,指明了宗教信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人民内部次要差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很好地“相适应”的。 既然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基督  相似文献   

13.
省委、省政府9月11日至12日在贵阳召开了全省宗教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达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座谈会精神,分析当前我省宗教工作的形势,研究部署切实加强全省的宗教工作,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于8月21日出访美国,并将出席于8月28日至31日在联合国举行的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8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会见了由中国五大宗教的七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 为响应“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的召开,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还于8月16日举行了“中国宗教界世界和平问题研讨会”。研讨会由傅铁山主教主持。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成员、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在研讨会上做了“建设和谐美好的人间仙境”的发言。他说:“道教是一个重视现实人生的宗教,在…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22,(5):41-41
本刊讯2022年4月22日上午,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等3位嘉宾,在现场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平共存等相关话题开展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22,(4):5-5
4月22日上午,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等3位嘉宾,在现场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平共存等相关话题开展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17.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12日,在贾庆林同志与全国性宗教团体领导人共迎新春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代主席傅铁山主教,代表宗教界发出了“发挥优势,共建中国和谐宗教;五教同光,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倡议,希望以宗教自身的和谐来推动社会的和谐,更好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和谐宗教”的倡议提出后,得到了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在座宗教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也受到了广大信教群众的热情欢迎。  相似文献   

18.
宗教:关切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之交,各国的宗教领袖聚会联合国,试图通过宗教的影响来促进世界和平,这无疑是人们美好 的期盼,但也是一个── 沉重的话题 当今世界,宗教对国际经济、 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产生着重大影 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并不宗教这面神圣的旗帜,有时也被人挥舞,借口“反对宗教迫害”、“维护人道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甚至穷兵黩武,大打出手。有人散布“文明冲突论”,挑起基督教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东方文明的冲突。社会邪恶势力也打着宗教旗号,图财害命,危害社会。邪教不是宗教,但它往…  相似文献   

19.
9月26日,庆祝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在讲话中指出,“中宗和”是十年前由赵朴初居士和丁光训主教发起,我国各大宗教联合倡议,在全国政协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的。“中宗和”作为我国各大宗教代表人士共同组成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旨的社会团体,以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在国际宗教舞台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中宗和”成立十年来,高举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为发展同世界各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往来与交流,维护祖国统一、民族…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循化县境内有一处藏族民间神山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共享的圣地,崇信该圣地的信众当中有藏、土、蒙古、撒拉、回、东乡等不同民族.藏语称“阿尼夏吾”,当地穆斯林叫“奄古鹿拱北”.围绕该圣地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相互宽容、共享和谐的特殊地域文化.历史文献及田野调查显示,这一区域内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经过此起彼伏的竞争博弈,最后做到了彼此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笔者提出: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徒之间若能深度了解彼此的民族情感、宗教禁忌、生活习俗等,就能做到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求同存异.这也是阿尼夏吾神山信仰现象长期延存的内在根源.这一经验对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的和谐共处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