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其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十分杰出,极其富有画家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他的书画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他的绘画理论在我国的美术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他的理论著作中以他的《画语录》为代表。许多的山水画作者将他的作品与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艺术规律,这对画家们的创作有许多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周航 《思维与智慧》2001,(2):26-26,31
您或许不知道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何许人,但您肯定知道他创造的动物卡通形象——风靡全球的米老鼠,米老鼠足迹所至之处,所受到的欢迎让许多明星望尘莫及。米老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沃尔特·迪斯尼先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只说了一句话:“它是冥思苦想的产物。”年轻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一位画家,除了梦想,他一无所有。为了梦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征。但主编看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而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替教堂作…  相似文献   

3.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是整个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以木心的绘画作品为中心,从他作家之外不为人知的画家身份入手,结合他的生活经历、文学修养、哲思观点,更全面地分析他绘画作品中的情感和意象。同时从绘画技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他独特的绘画方式,结合当下中国画的笔法,从中获取新意。通过对他画作和文学作品的分析,深入了解木心的艺术观,他"另类"的作品中有着古老的华夏文明的沉淀和国际性的艺术视野,我们从中能找到中国画现代之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雅克·路易·大卫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他为了理想奋斗,为了理想委身政治,又为了理想放弃政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停地变换着路线,直到他找到最后理想的归宿。《马拉之死》是他投身政治时的作品,题材高尚,形式古典,画家的表现能力和对美对崇高的体现达到完美。然而,艺术在政治面前,却毫无招架之力,当政治风云不断变换时,艺术家也因为其立场而备受煎熬。文章旨在通过对《马拉之死》创作时,画家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以及画家本人的历程等方面的分析,以寻找画家的创作动机和想要借此表达的个人立场(或政治目的)。之后结合画家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和社会活动,分析画家创作《马拉之死》时的心理活动,完成对画家在时代背景下所扮演角色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易只是主动找到记者希望发表作品的,这在10年记者经历里可以称为“家”的采访对象中还是第一位,因而在最初见面时还曾怀疑过他的动机,但当他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摆在记者面前时才发现,他是一位真正的画家——他的画来自于民族乡村山寨,笔下的少数民族朴实而生动,每一幅画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正是迷人的民族文化。“外省的报刊登了我的画,我想我们贵州的报纸也需要。”易只这样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领域,“张力”是指艺术作品具有艺术化的描绘,用以表现作品中的运动感,没有运动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死的.在油画作品中,“张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构图、造型、色彩等.这些表现形式不仅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画家那里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在现代绘画中仍旧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做个平凡人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发达了一一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么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相似文献   

9.
史学锋 《美与时代》2016,(10):64-65
德尔沃是比利时20世纪最出色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在创作中将潜意识的梦境呈现于画面,其作品着上了一层鲜明的超现实主义梦幻色彩,从而确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如梦如幻的绘画风格。通过对他作品的剖析,力求阐述其画面中所蕴含的如梦如幻的神秘美感,以及画家对时间与空间的意象化表达。  相似文献   

10.
乔治·德·拉图尔是17世界美术史上卡拉瓦乔画派的一位法国画家。他擅长描绘光线并用光来创造独特的效果,尤其是在对烛光的表现上为后人称道。油画领域擅长运用光线的画家非常多,如果谈到擅长画烛光的画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拉图尔。他擅长运用光在画面中营造凝重、虔诚、庄严、神秘的气氛,为他赢得了烛光画家的美誉。他喜欢用古典画法,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画构图严谨,造型有雕刻般的厚实感。他风格独特,作品给人印象深刻。一些资料中还有提出拉图尔对后来立体主义的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画家作品的内容题材、绘画技法、表现手段的介绍来分析他的艺术风格;通过画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信仰,来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东山魁夷是日本当代著名画家。他的作品清新典雅,通俗易懂,深受人们喜爱,因此被称为日本的"国民画家"。文章通过对东山魁夷早期作品和1950年以后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对比,总结出了画家独特造型思维的形成规律和特点,并归纳了其绘画表现形式转变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吴杨 《美与时代》2023,(2):54-57
萧云从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其山水画的风格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重视书法用笔,他师古却不泥古,自成一家。萧云从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画家,尤其是皖南一带画派影响深远,在当地形成了“姑孰画派”。当下,国内对萧云从的研究多关注他的个人绘画风格和美学思想,以及他所影响下的“姑孰画派”,并且大多是将传统山水画审美风格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的,而对萧云从绘画中书法用笔的剖析甚少。因此,结合元代文人画“以书入画”的影响,对画家萧云从作品的题跋及他画作中的书法用笔进行阐述,同时结合萧云从影响下的皖南画家的艺术风格论证其在皖南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孤独时,就想起了文桑特·凡高,这位荷兰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在当时曾一度被人骂作疯子,没有人认可他,更没有人愿与他同行。他的画也被视为垃圾。后来,当印象画派在欧洲兴起时,人们才忽然想起了这位已故多年的孤独者,并对他的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以许多孤独、痛楚的经历为代价,创造了若干绝对完美的、全然不负声望的作品。这位孤独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孤独,孤独使他不得不把情怀寄托在大自然中,于是才得来了许多不凡的思想和创作灵感。可以说,没有孤独无以静心,没有静心无以感悟至深,正是孤独造就了这位印象派大师。有人说:“世界上…  相似文献   

14.
正从27岁学画到37岁自杀身亡,梵高在短暂的10年画家生涯中,创造出了超过2000幅作品,其中关于麦田的作品高达几十幅,这些麦田系列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梵高由灰涩转向纯粹的艺术历程。梵高的麦田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因为他赋予麦田的是燃烧的生命和自然纯粹之美,是作为连土豆都吃不起的失意画家对劳动者的关怀和悲悯,同时也有他的压抑、他的孤独、扭曲与恐惧。  相似文献   

15.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其中主要的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等,他的许多作品即便是在现代也仍然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联画家叶福塞尼·叶夫谢叶维奇·莫伊谢延科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大部分都以军事题材为主,画面也极具表现力。他的作品不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画面的局部或整体都处理得十分协调。他非常重视构图的形式感,每幅作品中都展现了对立与统一的艺术规律。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他的油画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从莫伊谢延科油画作品的审美价值来分析,探讨当代创作者在油画创作中如何进行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12日,在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牵头组办的全球儿童论坛上,一位身高只有1.2米的中国男孩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他就是安徽省合肥市38中16岁的残疾少年姚跃。他的讲演令人刮目相看,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小姚跃虽然长不高,但他一点儿也不自卑,对自己充满自信,从不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干什么都不甘落后。小学5年级时,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规定每个班都要选送作品,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可同学们因他身材矮小都不选他。姚跃失望之余找到师:“老师,能让我参加小发明比赛吗?我做过许多手工作品……”老师同意了。结果姚跃做的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以其独有血肉风格的肖像画引人注目,他有意将传统人像作品扭曲血腥化,令绘画对对象丧失五官面目,无法辨识,不能称之为人。许多受众将此风格归于世界大战的创伤印象,但文章认为不尽然,其风格养成一方面源自童年经历,一方面来自对人的重新探索。  相似文献   

19.
德加对线条的热衷是任何一位印象派画家都无法比拟的,在他的作品里,色彩并不像其他印象派画家那么起到绝对性的作用,而更加注重对于素描的研究与探讨,他认为素描比色彩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德加反对其他印象派画家直接对景写生,而是喜欢用记忆作画。他精于捕捉一瞬间的形象,然后用精准到位的素描技巧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宋杨 《美与时代》2013,(9):75-75
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期间将画家的地位提高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他在宫廷成立了画院,花鸟画创作异常繁盛。南宋时,花鸟画创作沿袭徐黄二体的风格继续向前发展,黄筌画派花鸟画设色愈加精工艳丽,生动细腻,徐熙画派主要是以有文人意识的画家担当起主要角色,发展了“落墨为格”的风格。两宋工笔花鸟画历经三百多年的人文积淀与艺术的传承发展,把工笔花鸟画提升到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光辉灿烂之境。宋代的花鸟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现代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都深深受惠于两宋花鸟作品的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