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化身是虚拟世界中的一种重要的自我呈现方式,化身特点会在有意无意间影响用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即普罗透斯效应(Proteus effect)。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采纳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虚拟情境模拟",对普罗透斯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不仅系统考察了虚拟社交情境中化身的效应,而且着重考察了社交情境这一情境因素与羞怯这一人格因素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最终表明:(1)普罗透斯效应受到情境因素(社交情境)和个体变量(羞怯水平)的影响。(2)社交情境调节了化身的效应,进入社交情境中化身主效应显著,而在维持社交情境中主效应不显著。(3)在维持社交情境中,普罗透斯效应受羞怯水平的调节。低羞怯个体的社交表现水平比高羞怯个体更易受化身影响。(4)高低羞怯个体之间的差异产生于认知层面。  相似文献   

2.
羞怯是指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和/或者抑制,会妨碍个体对人际目标或职业目标的追求;表现为过分地自我关注、全神贯注于个人的想法,以及某些情绪和生理的反应.近几年,从行为遗传学的角度探讨羞怯的成因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早期的双生子研究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羞怯与遗传密切相关;5-HTTLPR短型基因与羞怯的关系尤为密切;羞怯可能是多种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韩磊  马娟  焦亭  高峰强  郭永玉  王鹏 《心理学报》2010,42(2):271-278
羞怯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而面孔识别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认知功能。目前关于羞怯的电生理学研究大多关注表情的效价效应和面孔的新旧效应对羞怯个体面孔加工的影响,却忽视了羞怯个体在基本的面孔识别能力——面孔-物体识别中可能存在的认知神经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ERP技术,使用GO/Nogo范式的面孔-物体识别任务,对17名羞怯大学生和17名非羞怯大学生在面孔结构编码中的N170成分进行考察,以期发现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在早期面孔加工中的认知神经差异。本研究发现,非羞怯大学生对面孔结构具有加工优势,识别面孔时,非羞怯大学生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羞怯大学生的N170波幅,识别物体时则不存在组间差异;N170是面孔识别的特异性成分,面孔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物体诱发的N170波幅;识别面孔时,N170表现出大脑右半球的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4.
收集在线教学平台上1306名小学生的作文、日记及评论,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文本分析, 并应用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羞怯特质的自动预测, 构建小学生羞怯行为、认知和情绪的语言风格模型。研究发现:(1)扩充的心理词典适合分析小学生文本; (2)分别存在羞怯行为、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学生其日常用语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且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 (3)羞怯各维度在不同分类器上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其中随机森林模型的整体表现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5.
羞怯是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或意识到社会评价的情境中个体的紧张和不适的一种性格特征。羞怯会阻碍人际交往,互联网的出现可以弥补羞怯的个体在面对面交往时的紧张或不适。互联网的使用对羞怯个体会有双重影响,积极方面的影响可以降低羞怯水平,消极方面的影响会使羞怯个体网络成瘾。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羞怯与互联网使用之间的中介或调节变量,考察羞怯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深入了解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被他人容纳量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欺负问卷测量了369名大学生,探讨社交回避和被他人容纳在羞怯与受欺负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羞怯、社交回避和受欺负三个变量彼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三个变量与被他人容纳均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不仅直接影响受欺负,也通过社交回避-被他人容纳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受欺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点探测研究范式,通过三个实验研究探讨惩罚预期对羞怯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羞怯个体在惩罚预期条件下对消极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2)在短时间进程下,惩罚频率的改变没有影响羞怯个体的注意偏向。在长时间进程下,高惩罚频率更容易使羞怯个体逃避消极情绪面孔图片。(3)惩罚预期大更容易使羞怯个体有回避消极情绪面孔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对网络欺负影响的心理机制,本研究基于一般压力理论与情绪调节模型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采用网络欺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以及情绪调节量表对武汉市某中学724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网络受欺负与社交焦虑、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认知重评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表达抑制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2)网络受欺负不仅直接预测网络欺负,还通过社交焦虑间接预测网络欺负;(3)网络受欺负对网络欺负的中介作用受到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对低认知重评的个体或高表达抑制的个体而言,中介作用更强。研究结果不仅解释了网络欺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影响更大,也为减少网络欺负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孙世月  张煜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612-1625
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疫情背景下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成为了一个受到关注的新兴问题。民众遵守社交限制措施和主动扩大社交距离对遏制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非常重要,而这些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受到疫情情境、疫情相关认知和情绪、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体心理特质影响。疫情情境方面,疫情严重性与民众报告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可能受到时间进程的调节;社交距离保持行为还存在地区特异性,疫情首发地民众遵守社交距离保持意愿和行为更主动、更持久。其次,疫情相关认知和情绪方面,疫情知识,感知到的疫情风险性、严重性、可控性和主观规范,以及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均可预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第三,作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因素,可能对民众在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及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个体认知特征中的自我控制、认知需求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可正向预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显示出社交距离保持行为中需要个体主动努力做出决策的部分;情绪动机特质中的健康风险回避倾向、厌恶敏感性、亲社会动机,社会认知视角下对科学和政府机构的信任,均可影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并且人际信任水平对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模式时间进程具有调节作用。 上述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可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保护动机理论和行为免疫系统理论进行解释。其中,计划行为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强调个体对行为情境、成本、结果、他人反应的有意识感知、计算等高认知资源需求的活动。而行为免疫系统理论主要强调在传染病威胁下自动化水平的感知和行为改变。三个理论从有意识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两个层面共同支持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存在威胁管理机制,是目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其次,保护动机理论所强调的应对评估、计划行为理论中的知觉行为控制要素,以及近期研究所发现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认知需求水平对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的预测,均提示可能还存在独立于威胁管理机制之外的自我效能感机制影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最后,计划行为理论所强调的主观规范要素有利于解释社会文化背景及亲社会动机、社会信任等因素的影响,结合近期有关疫情污名化和社会分类相关研究进展,我们提出,疫情背景下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可能还受到社会认同机制的影响,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有助于更综合地体现个体与群体、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情绪认知过程及其与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心理特质的交互作用,构建双系统模型,例如基于熟虑-冲动双系统模型,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结合追踪及实验研究,明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往关于权力是否影响情绪的研究存在结果争议,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其它因素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权力控制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探究了社交情境中权力和反馈对情绪的影响。研究1采用经验取样法收集了140名被试五天内的1706段社交经历,研究2采用实验法考察了148名被试的社交经历。结果表明,权力和反馈对情绪存在交互影响:(1)当个体处于低权力情境时,反馈影响情绪,反馈越积极,情绪也越积极;(2)当个体获得积极反馈时,权力不影响情绪;当个体获得消极反馈时,权力影响情绪,权力越高,情绪相对更积极。本研究有助于厘清以往研究关于权力与情绪关系的争议。  相似文献   

11.
The hypothesis that shyness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attribution of emotional reactions to stable internal causes rather than to less stab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was tested in Study 1 (N = 60). In Study 2 (N= 112)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shyness would decrease once the effect of self-focused attention on attribution to stable internal causes had been controlled for was tested. The results confirmed both hypotheses. Shynes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attribution to stable internal causes, but non-significant with attribution to less stab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Shyness explained a lesser portion of the variance in attribution to both of the internal causes when controlling for self-focus. Even though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elf-focus is central to the social cognitive processes of shy individuals, they also suggest that self-focus cannot fully explain attribution to internal causes in general and shy individuals' attributional pattern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2.
金一波  王文娟  张锋  李娇 《心理科学》2012,35(5):1164-1168
以89名高害羞者和84名低害羞者为被试,以基于虚拟社交情境中的愤怒面孔线索、愉快面孔线索和中性面孔线索为刺激材料,采用线索暴露范式探讨了社交线索对害羞者社交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中性面孔线索,愤怒面孔线索对高害羞者的社交退缩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诱发作用,而愉快面孔线索对其社交行为倾向具有促进作用。该研究为解释高害羞者社交障碍的特征提供了实验证据,并为如何减少高害羞者的退缩行为进而消除其社交障碍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936名小学生为被试,探究了羞怯对小学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羞怯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的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显著负向预测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2)自尊在羞怯与小学生学业求助各维度的关系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3)班级环境在羞怯和自尊,自尊和工具性求助(老师)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羞怯影响学业求助的作用机制,对教育者引导学生形成适应性学业求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羞怯对同伴侵害的影响及潜在机制。1036名青少年(52%是男孩; M = 12.97 岁, SD = .76)完成了自评问卷。结果发现:(1)羞怯显著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同伴侵害;(2)自我建构调节了这一关系,依存型自我建构对羞怯个体的同伴问题具有保护作用,而独立型自我建构具有破坏作用;(3)性别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这些发现强调了在羞怯的适应功能研究中考虑文化的个人层面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implicit theories of shyness differed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children and how this difference helped explain cultural variations in stereotypical views about shy children and relationship with shy peers. We found that regardless of cultural group, children's implicit theories of shyness were not related to their own shyness, but were associated with stereotypical views about shy children (positively) and relationship with shy peers (negatively). American children reported stronger entity theories of shyness, i.e.,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view shyness as a stable and immutable trait than Chinese children, which partly explained why they had worse relationships with shy peer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roles implicit theories may play in understanding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and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6.
采用类别知觉情绪识别范式,考察高、低羞怯儿童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的知觉偏差和知觉敏感性。结果发现:(1)相对于低羞怯儿童,高羞怯儿童倾向于将快乐-愤怒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愤怒,将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悲伤;(2)两组儿童在快乐-愤怒、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类别界线处的斜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高羞怯儿童具有敌意归因偏向和更高的悲伤共情反应,而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表情的类别转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采用类别知觉情绪识别范式,考察高、低羞怯儿童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的知觉偏差和知觉敏感性。结果发现:(1)相对于低羞怯儿童,高羞怯儿童倾向于将快乐-愤怒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愤怒,将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悲伤;(2)两组儿童在快乐-愤怒、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类别界线处的斜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高羞怯儿童具有敌意归因偏向和更高的悲伤共情反应,而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表情的类别转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