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理论的演进与社会资本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继荣 《学海》2006,10(4):54-68
社会资本(scoialcapital)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它是由社会学家率先提出、而后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以及法学家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自研究领域问题的综合性概念和研究方法。本文考察了资本理论的发展过程,比较了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不同资本要素的构成和投资方式,阐明了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概念所具有的理论解释意义,同时,在正视社会资本所遭受的理论质疑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资本研究有待于开发和完善的方向,并以中国学术语境为背景,说明了社会资本资本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和开发日益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策略.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机会识别和开发策略等两种不同的视角.本研究以建构主义视角为新思路,提出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模型,用以探究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形成与开发策略,认为个体从创业环境中建构并发展了机会识别、选择和开发策略的释义,从而使得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过程成为关键的机制.机会识别、选择和开发等过程交互影响,共同建构了创业专业人才的开发模型.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创业机会的建构机制,探索机会的过程整合和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理论与艾滋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各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潜在的社会资源。根据社会资本的结构可将其划分为宏观社会资本、中观社会资本和微观社会资本三个层面。尝试性地把社会资本理论应用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为更有效地开展艾滋病防治探索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用户换位型思维是创业者进行机会识别并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但已有研究忽视了其模式、形成机理及对机会信念绩效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基于结构映射理论与注意力参与模型解构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包括吸收式、归纳式、启发式和分析式;然后,从“个体-用户”双元视角探讨与用户有关的先验知识、灵活的角色导向、认知复杂性以及用户需求不确定性和碎片化等因素对用户换位型思维形成的正向影响;最后,以机会信念形成速度和创新性为绩效指标,阐释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对机会信念形成绩效的影响,并考察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调用自身知识结构的认知管理策略对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与机会信念形成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将丰富用户换位型思维的内涵,拓展结构映射理论与注意力参与模型的解释范围,也为指导创业者运用用户换位型思维去识别机会提供参考,对创业者思考与理解用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为提升社会创业资源效率提供契机,使得数字创业团队的构成更加开放化,但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对社会创业资源编排过程的影响机制尚未获得系统的探讨与验证。本研究开展4项子研究:挖掘中国情境下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的独特内涵与关键维度;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影响社会创业资源建构的理论模型;基于合法性视角,从捆绑方式和时间两维度,探索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创业资源捆绑的演化机制;基于数字价值创造视角,从核心主体和支持性主体两方面,探讨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创业资源撬动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过程视角,本研究提出数字创业团队是影响资源编排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创业者注意力和内外部合法性机制提供了指明企业战略目标匹配的资源建构与捆绑过程,促使社会企业“做正确的事”;支持性主体协同互动机制提供了规范资源有效率利用的资源撬动过程,确保社会企业“正确地做事”。  相似文献   

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蔓延是卫生工作者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 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社会资本理论这一全新视角下, 分析如何构建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 改善人际网络关系。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将为社会资本的重组和再生形成助推器, 并有助于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 同时, 对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建立互信互利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石 《哲学动态》2012,(7):14-19
社会资本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是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热点的领域之一。而"社会资本"范畴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之后出现的新概念。这一理论的出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资本内涵,更让学者们以为找到了试图超越过去理论的解释工具,把它看成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的解释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家庭社会资本在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中的中介作用,选取了418名农村小学3-6年小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家庭经济压力问卷、同伴提名法、学习成绩、孤独感问卷和家庭社会资本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业成就、同伴接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2)家庭经济压力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中介效应值为–0.14);(3)家庭经济压力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孤独感(中介效应值为0.03);(4)家庭经济压力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同伴接纳(中介效应值为–0.07)。研究得出,家庭收入完全通过家庭社会资本来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一定义、类型和研究层次,然后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卫生领域就社会资本与健康、卫生服务利用以及卫生筹资的关系所开展的研究,最后指出在卫生领域应用社会资本理论时应明确界定社会资本的概念,科学完整地测量它,并科学看待它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6,(6):48-53
我国乡村环境正面临着治理困境,因为,现行的由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乡村环境发展的需要。乡村环境治理需要强化公众参与和协同合作,这就要求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环境治理正面临着社会资本式微的境况,一方面表现为乡村传统社会资本的衰减,另一方面表现为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微弱。因此,乡村环境治理必须强化培植乡村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1.
    
An individual's intention to enter into an 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 the future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Existing cognitive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gnore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social conditions of an individual.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ncorporates social capital into a cognitiv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Using a sample of 636 Turkish and Pakistani undergraduate business students, the author finds that social capital shapes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 through the cognitive infrastructur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determining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on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王沛  陆琴 《心理科学》2015,(1):160-165
采用“新手—创业经验丰富者” 对比范式,分别以114名在校无创业经历大学生和94名创业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不同被试对自编复杂机会情景的反应搜集其对机会识别的表现,同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差异显著,创业大学生明显好于一般大学生。两类大学生在创业警觉性的三个维度以及既有知识的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大学生均显著优于于一般大学生。创业大学生既有知识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一般大学生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大学生既有知识可能通过警觉性影响机会识别。  相似文献   

13.
14.
    
The current research hypothesized that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facilit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s intention to start a business. The research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a sample of 2061 adult respondents: a sub‐sample of 269 adults who stated their intention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during the next two years (‘intenders’) and a matching sub‐sample of 270 who said they did not intend to do so (‘non‐intender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ntenders’ possessed greater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These resources had a positive indirect impact (through increase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and attitude) on their intention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相似文献   

15.
规则聚焦对创业决策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青 《应用心理学》2006,12(3):232-238
在创业决策的研究中,决策规则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研究调查了277名创业者,对被试的四种规则聚焦水平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和分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因为规则聚焦的不同,创业决策的效标存在较大差异,且机会识别与创业决策之间的关系存在紧密性、选择性和偶发性三种关联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宋兴川  金盛华 《心理科学》2004,27(4):1010-1012
本研究首次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信仰,通过问卷对1100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精神信仰存在如下特点: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依次为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和国家主义位居前三位,宗教信仰、金钱崇拜和神灵崇拜位居后三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有意创业行为的整合模型,本研究探讨了主动性人格与创业准备行为的关系,以及创业意向的中介效应和创业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对165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正向预测创业准备行为;(2)创业意向在主动性人格和创业准备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业社会支持调节主动性人格通过创业意向预测创业准备行为的前半段,预示着高创业社会支持可能会增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积极影响,进而促进创业准备行为。研究结果反映了个体特质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准备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国政府对创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 但失败率却居高不下。如何让创业者在遭遇失败后仍能保持再创业的意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拟综合采取横向问卷调查、纵向时间对比以及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 一方面探讨成就目标导向和社会比较在创业失败和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分析创业失败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之间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机制, 寻求由创业失败到再创业意向的不同路径, 这种探讨具有理论创新价值。依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在实践中指导创业者通过上行比较, 锁定学习目标, 激发再创业意向; 通过提高自我怜悯水平, 使创业者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激发掌握性学习动机, 确立再创业的意向, 对于创业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比较和自我怜悯的干预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