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很难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提出构建包括卫生防疫与基础保健功能的基础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层,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最低层,商业性医疗保险的补充层的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以有效解决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不同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顾海  王川 《学海》2011,(2):206-20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标准及受益情况是制度的核心所在,直接关系到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制度本身的发展完善。在东中西部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设定的补偿标准中,东部海门市最为苛刻;但是在实际发生的受益情况中,东部海门市却又是最为优厚。可以看到,在制度设定的补偿标准与实际发生的受益情况之间出现了逆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现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非均衡、省际差异化的报销药物目录、区域差异化的筹资结构和财政补贴机制是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增强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均衡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强化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以促进参合农民更为公平地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权益,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以入户调查的方式深入上海松江区社区居民中,调查其对松江卫生改革服务的评价,了解不同群体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态度,为卫生综合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居民对卫生综合改革总体评价良好,说明综合卫生改革在维护医疗机构公益性、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减少就医经济负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病人对双向转诊的认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既定方针,病人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方,在医疗卫生服务巾占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为我国新一轮的社区卫生服务试点改革提供证据,课题组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方——病人对双向转诊的认识和行为情况展开了调研,为卫生管理和医院管理提供决策证据。  相似文献   

5.
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卫生经济的发展需要借鉴它的手段和方法,需要研究医疗卫生产业组织的相关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发展,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再造,都离不开医疗卫生产业组织研究.市场,特别是非完全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它的市场结构、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卫生政策能够发生应有效力的作用点.  相似文献   

6.
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新医改基本文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辨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模式,认为政府具体提供方式的差异性与共同性,需要理性看待;在全面依法治国和保障公民健康权的时代背景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法治体系的建立,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政府职责规范化的必然要求。提出应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权力界限与行政违法责任,体现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科医生制度四方面,从而实现政府行政职责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梳理和现场调查,根据重要政策或事件将乡村医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有代表性的时期:村医的辉煌时代、集体经济瓦解后的村医、乡(镇)村一体化后的村医和新医改后尴尬的村医群体,总结了不同时期村医相关的政策特征和制度载体、服务模式和收入结构。从乡村医生服务的目标群体和服务特征出发,探讨了乡村医生服务对村民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价值,提出逐步改变乡村医生身份、持续培训和改善村卫生室设施等发展路径,以改善村医生存状况,促进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肃省最早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的平凉市9所县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新农合运行、患者和基金流向及补偿差异化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实施效果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合理的以病种为基础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新农合呈现出"一高两低"的良性运行态势,分级诊疗制度框架模式已初步形成,成效明显,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为了确保分级诊疗制度体系高效合理、优质便捷、可持续发展,尚需在政策保障机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联体建设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长沙市自2003开始试点,2006年全面推行,农民参合率达到84.6%,有效保障了农民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通过对长沙2006年四县五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调查,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医疗卫生保健制度是一个由国家或社会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健基金,为居民个人和集团提供防病治病等项卫生保健服务的综合性措施、体系和制度。从50年代起,我国就建立起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健体系。这一制度,客观说来比较注重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力图从根本上变革旧中国延续了千百年的谁看病谁花钱,谁无钱就别看病的对富人公正,对穷人不公平的医疗制度,它与当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医药卫生条件落后、医疗需求相对简单的状况是基本相适应的。它有利于国家统一计划管理,有利于调配医务人员的分布,有效…  相似文献   

11.
Timothy Stanley 《Dialog》2007,46(1):41-45
Abstract : When it comes to how Heidegger understands theology, Martin Luther was instrumental in his early formulations. Heidegger's interpretation of Luther leads him to descry theology as a discipline best left unfettered by metaphysics and this attitude is carried right through Heidegger's career. By explicating Luther's influence upon Heidegger's early Freiburg lectures from 1919‐1923, we can raise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nuanced way Heidegger construes Luther's theology in the hopes of inspiring key insights for Luther's appropriation in current post‐Heideggerian the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In Logical consequence: A defense of Tarski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vol. 25, 1996, pp. 617–677), Greg Ray defends Tarski"s account of logical consequence against the criticisms of John Etchemendy. While Ray"s defense of Tarski is largely successful, his attempt to give a general proof that Tarskian consequence preserves truth fails. Analysis of this failure shows that de facto truth preservation is a very weak criterion of adequacy for a theory of logical consequence and should be replaced by a stronger absence-of-counterexamples criter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latter criterion reflects the modal character of our intuitive concept of logical consequence, and it is shown that Tarskian consequence can be proved to satisfy this criterion for certain choices of logical constants. Finally, an apparent inconsistency in Ray"s interpretation of Tarski"s position on the modal status of the consequence relation is noted.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