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一、导言今天,“异化”和“异化的”这两个词,在盎格鲁撒格逊国家里,已经是人们的常用语了。“异化是城市的重大问题”,或者“异化的社会”这类表述,都能直接被人理解了。人们对“异化”所取得的这种普遍认识,是异化概念在盎格鲁撒格逊地区的社会科学中,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政治学中占居了中心地位之后才出现的。“异化”能够变成口头语,不仅说明,社会科学的诸种概念已经普遍地大众化,而且还说明,人们是如何试图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和把握工业社会中,以及后工业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现  相似文献   

2.
(1983年11月26日一12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学说和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问题 〔苏〕T.奥伊则尔曼国外社会科学 19e3年第10期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概念和社会主义现买卫 兴华吴树青光明日报19肠.11.27.异化劳动理论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王明珠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黄桥森同 志商榷刘蔚华江汉沦坛19a3年第10 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异化”论 余信民哲学研究1983年第12期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两种对立 思想体系唐良炎贵州日报lga3.II. Ze。从艺术本质论看马恩的文艺观点休…  相似文献   

3.
(1985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论述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二、、二*,n。二杯,。, ,、‘。。,.卜.0.、“高齐云学术研究1985年第2期试论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陈灌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万众 社会科学〔甘肃〕1985年第2期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论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确立—思想经历上的胚胎学和古生物学的统一—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则札记龚育之 式》中确立“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说质疑理论月刊1985年第6期 宋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4.
1964年4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党内有教授头衔的库埃拉(Alfred Kurella)在耶拿大学哲学系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所作的这个报告中说,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常常带有变化不定,有时是自相矛盾的含义。马克思从来就把异化分为两种,即无利害关系的异化和敌对性的异化。前者可以转化成为后者。这样说来,人们就不必把异化概念和异己的事物看得太神秘、太可怕了。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异己的东西完全不是什么可厌的和敌对的,相反,它是人类生活本身所固有,甚至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因为任何人,如果不去占有异己的东西,也就无法生活。他说,从人生到世上时起,他所碰到的一切东西,包括他所说的语言在内,都是异己的,也就是说,他所遇到和使用的一切,都是他的先人所预先创造好的。他说,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所使用的异化概念的意义是无利害关系的,是中性的,因为马克思一再把“外化”和“异化”象同义词一样加以使用。他认为,马克思在对异化问题的研究中找到了走向劳动价值学说的道路,发现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原因,一句话,在异化的概念下,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现了社会生产同私人占有问的矛盾。最后他指出,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基本矛盾的一切可怕影响都看成是异化现象,会妨碍人们去发现真正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论西方关于异化概念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现今捉摸不定的西方社会里,许多概念常常被滥用,“异化”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在最常见的、而多数是含含糊糊的解释中,“异化”这个词,常常被理解成了一个哲学概念、道德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异化是有学识的人,为了用“科学”方法来表达他们所面临的、但并不赞赏的状况,表达他们在这种状况下的烦闷心情而使用的一个概念。在使用异化概念的人们的头脑中,常常有一种与理想的状况相脱节的表象,而  相似文献   

6.
(1984年3月26日至同年4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问题兰海理论 月刊1984年第8期“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只能是一个bJl 象人道主义的命题郭保珠段德元理 论月刊1984年第4期“社会主义劳动异化论”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 王延礼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l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和所谓“社会主义的 异化”胡宝深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 第l期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与社会主义异化论 陈荣富江西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标志着早期异化理论 的终结何建辉江西大学学报198成年 第1期论马克思抛弃异化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理论界注重了对异化劳动概念的讨论和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概念却研究得很不够。虽然有些同志对异化劳动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但是,也出现一种过分夸大异化劳动概念的作用和忽视科学的生产劳动概念的作用的倾向。这就造成了一些混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著作中拜物教、异化和意识形态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拜物教和异化的联系 1984年,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社会科学院举行多学科的综合会议,讨论马克思著作中异化概念的内涵和作用问题。与会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异化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中占居什么地位。这就是说,要把“异化”概念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加以理解,并对它的内涵加以规定。十位与会者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其中两位直接了当地反对把“异化”纳入马列主义哲学的“范畴系统”。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赖金良编者按赖金良同志的这篇文章,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予发表,以期引起深入的讨论。首先,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社会科学可以被称为是科学的?它在什么程度上,可以应用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和方法论准则,或者,它由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何种独特性,因而有着自身的具体要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如何坚持“客观性”而又不陷于列宁所批评的“客观主义”?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概念,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排除在外,是不是严整的概念?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1983年10月26日至同年11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念中人与大自然的 关系问题〔苏〕r.A·达维多娃哲 学译丛1983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辩证法〔苏〕H·H· 拉宾哲学译丛1983年第5期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看他的异化观〔苏〕 H·H·伊万诺娃几·B·克留契柯夫 哲学译丛1983年第5期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光辉思想 的探索武可熹吴晋生社会科学〔}: 海〕1953年第9期马克思是怎样使用异化概念的?杨洛甭 庆日报1953.12.5关于“出发点”和“空白点”问题的对话 金守庚光明日报1983.11.7“异化”概念和马克…  相似文献   

11.
异化、哲学人本学和“马克思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对于马克思所做的批判,是围绕着异化概念做文章。自从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发表以来,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中,还没有任何其他概念,被马列主义的敌人——资产阶级分子和修正主义者,进行过如此详尽的“研究”。这个事实清楚地告诉人们,首先必须联系到当代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所展开的深刻斗争来看待关于异化概念的任何解释。因此,异化概念所涉及的,不是狭义上的语言-历史问题,即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多大程度上还受费尔巴哈或黑格尔的影响,或者摆脱了他们的影响的问题,而首先是阶级的意识形态斗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批判家们在确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阴暗面和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弊端时,广泛使用“异化”这个概念。资产阶级理论家们通过使用这个概念,的确作到把美国社会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各种处于危机状态的现象和过程记录下来,并形象地加以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异化”概念本身开始获得一种无所不包的性质,它被运用到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六十年代资产阶级科学哲学演变的特点是同在此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实证主义坚决分道扬镳。“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哲学中,主要倾向是反实证主义”——西方现代逻辑学-方法论的刊物上常常这样说。对这一现象进行历史和哲学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谈论人、异化问题的文章越来越多,但是,对异化概念含义的规定和理解却很不统一。这直接妨碍了对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论述的理解,甚至造成异化概念的滥用。 例如,有的同志把异化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认为:从广义说,异化有疏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说,资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们总是喜欢把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成年时期的马克思加以割裂,并且以青年马克思在人道主义方面的言论来歪曲马克思,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本质的异化现象。但青年马克思在谈人道主义时,总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非人的生活状况为对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造世界和人的学说为基础的。文章说,早期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的言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当时提出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创举,表现了马克思的崭新的大胆精神。并说,列宁在后来发展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学说,俄国工人阶级首先把这种思想变成了现实。马克思谈过“异化”问题,但这个“异化”概念是他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借用的概念。马克思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在有剥削的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丧失人的特性,人的劳动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愿活动,而是强迫劳动。劳动者所创造下的东西成了劳动者的对象化,劳动者的产品剥夺了劳动者的族类生活。文章说,人的异化现象的消除只能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这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时代人类的基本任务。这就意味着必须改变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想:“人人皆兄弟”。文章接着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为创造一个新的人的制度而斗争的无产阶级的具体的人道主义口号。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对教权理论家E·麦茨克等人歪曲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阐述了消灭异化的历史力量、道路和手段。作者首先指出,对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特别是对《经济学与哲学手稿》进行资产阶级的解释,是教权理论家同哲学唯物主义进行斗争的一个战场。他们把异化问题当成了他们认为的青年马克思一切思辨思想的中心,并诬蔑在德国永远扎下了根的马克思的思想是反人道主义的。作者认为,异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异化反映了一种情况: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作为这样一种力量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这种力量对人是陌生的,它驾驭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教权理论家否认异化的历史性,并力图首先抹杀异化的社会根源。为了这种目的,他们就使异化离开它的物质的、社会经济的基础,即离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并把异化的原因转移到人自己身上。教权理论家的代表人物麦茨克对马克思的异化观点进行了人本学的歪曲。他是从主观主义的立场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根据这种主观主义,异化似乎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他的三段式:从经济事实出发,经过人的本性,而到“占有”和“占有欲望”,就体现了一种直言不讳的主观主义和人本主义。作者指出,与麦茨克的虚构相反,马克思是从人的行动的前提出发并把人放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予以研究的。所以,人的异化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中,而不是植根于人之中。因此,完全不是人的“行动”产生异化,而是私有制使劳动异化并强使工人成为一种异化了的、非人的存在。教权理论家把“人类本性”说成是异化的根源,说什么为了摆脱异化,工人就必须改变他们的本质。根据这种说法,工人不应该、而且也不可以采取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的、革命的行动。最后作者说,消灭异化的决定性力量是用科学社会主义联合起来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和建立工农国家政权是消灭异化的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则是消灭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有些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分别表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例如:“物质”作为哲学上的一大范畴,它是一切客观事物的总称,是集合概念,我们可以说“物质决定精神”。而在“水是物质”这句话中,它又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是非集合概念。如果我们从上述两个判断推出“水决定精神”,就很可笑。  相似文献   

18.
异化与存在——也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突出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本质差异,学界习惯于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来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问题在于,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异化概念经历了一次嬗变,即从一个存在论的概念蜕变为一个价值论的概念,而马克思在其哲学的开端处恰恰是从黑格尔出发来理解异化的。据此,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一异化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但只有在黑格尔那里,异化问题才“第一次被看作是生存于世界并面对着世界的人的地位的根本问题”(卢卡奇,第19页)。而且,在黑格尔异化理论得以完成的《精神现象学…  相似文献   

19.
也谈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邢霖禾近年来,关于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另一种则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生产力。笔者对这两种观点都不同意。我以为须从科学的总体体系上理解科学,既不能笼统地认定社会科学的生产力性质,又不应完全把社会科学置于生产力之外。理由有四:1.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门科学同生产力的关系应做具体分析。因为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广博的领域,学科如林,各科有其特殊性,如果以某一个例子或几个例子加以证明,就对社会科学的整体是不是生产力作出结论,显然是不恰当的。有的同志以“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为例,对“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进行了“置疑”。诚然,以上几科的确不具有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整个社会科学都不是生产力。我们完全可以举相反的例子,比如,管理科学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这里说的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性的劳动组织和管理措施、方法,而不是指其它管理。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管理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确认整个社会科学都具有生产力性质。2.现代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仅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是  相似文献   

20.
龙霞 《现代哲学》2016,(4):24-30
讨论“异化劳动”概念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系,应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大文本的内在关联入手。尽管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述“异化劳动”的用语直接承袭自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但“异化劳动”所葆有的真正“本质规定”,却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文本所开启出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性”的价值视域。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中,正是这一价值视域,自始至终奠定和引领了“异化劳动”概念的产生、发展及蜕变,并最终推动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从这个意义而言,“异化劳动”概念理应被视作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起步;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的价值视域,亦被置入马克思哲学自身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