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将教育的目的指向了人的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从根本上扩大了传统素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认为,素质包括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3个层面,因此,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应包括这3个层面。更进一步,素质教育通过提高人们的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使个人的综合质量水平得到稳定的提高和表现。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论人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本土化概念。文章以“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为逻辑顺序,分别探索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本质涵义,并从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人格、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探讨了心理素质的特殊地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略论全面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淑云 《心理科学》1998,21(3):266-267,276
实施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同时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为此则要对如何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作一些探讨。1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说到底就是国民的质量。这包括国民的绝对质量,相对质量与相关质量。绝对质量是指国民对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体规程度;相对质量是指国民素质与本国社会现阶段发展水平的适度程度;相关质量是指本国与其它国家(特别是主要相关国家)国民素质对应程度。其内容包括:心理、身体、知识、道德、政治等方面。心理素质是国民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塑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履祥 《心理科学》2000,23(5):603-604
1 前言  安徽师范大学课题组与芜湖市新芜区教委组成联合实验组 ,承担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本课题以开设系列心理素质教育课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旨在理论上建立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优化模型 ,在实践上构建以心理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素质教育新模式。2 建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理论模型2 1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学生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 (智力因素 )、心理动力素质 (人格因素 )和身心潜能素质三个子系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骞  张大均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223-226,206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正确认识,弄清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与德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德育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导入心理技术,丰富与发展现代德育体系。伴随着素质教育运动的广泛兴起,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成为德育的热点问题。基于这种背景,我们从19...  相似文献   

8.
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是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为保证师范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高师心理素质教育在途径的选择与方法的运用方面,必须走直接与间接结合、课内与课外绔舍、外导与自教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9.
心理教育课与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钱含芬  许雍道 《心理科学》1997,20(4):363-364
1前言芜湖市新范区教委与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优化模型的研究》课题组组成联合实验组,在小学开设《心理教育课》,对小学生进行认知策略能力、语文智力、数学智力和人格品质的综合训练,旨在探索一种从心理素质教育入手、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促进学生素质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小学素质教育新模式。本文主要讨论:在小学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对优化小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效果,以及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2方法2.1对象芜湖市狮子山小学三年级学生。以实验前测智商(IQ)值为指标,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设置实验班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之时,心理素质训练课作为其主要教育途径之一,它的教学设计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从教育目标的制订、学习起始状态的诊断与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媒体的运用、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增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梁宁建  殷芳 《心理科学》2000,23(3):315-318
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量表研究师范生的心理素质,表明师范生心理素质内涵丰富,包含人多内容,不同成分有着不同的贡献率,其中具有相对突出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和教育实践和知识。  相似文献   

12.
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测查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向葵  张林 《心理科学》2002,25(2):152-155
本文根据心理素质涵义的分析,结合高校知识女性的实际情况,将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的测查问卷划分为六个维度:智能素质、个性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社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女性角色心理素质。以1430名高校女教师为被试,对编制的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的测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分析,确定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问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相似文献   

13.
墨家的领导者心理素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华  朱永新 《心理学报》2000,32(4):464-469
领导者心理素质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先秦墨家的代表作《墨子》一书包含了丰富了领导者心理素质思想。该文拟从领导者的知识结构、道德品质、语言能力、工作态度、为人原则等方面对墨家的领导者心理素质思想作一整理和阐述,并分析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极盛  赫尔实 《心理科学》1998,21(5):404-406
对北京市随机抽取的9970名中学生进行自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测验》的测试,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2)年级越低,心理素质水平越高,年级越高,心理素质水平越低。(3)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好于高中生。(4)在男女性别差异上,年级越低,男女差异越大,年级越高,差异越小。其中,男生在智力和情绪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女生,女生在注意力和道德感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男生。在对初中与高中的男女性别考验中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对国内 41家企业、1 467位主管级经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测评研究 ,以探求企业经营者的个性特点 ,旨在建构一套适合企业管理活动背景的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评量工具。为达研究目的 ,收集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的个性量表 ,结合对企业经营者活动特点的分析 ,编制测试工具 ,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严格规范的检验 ,制定出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问卷调查男性常模 ,为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和相关能力的评量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6.
冯正直  宋新涛  王智  余红艳 《心理科学》2011,34(5):1274-1279
军人心理素质研究作为军事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近年来军人心理素质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军人心理素质概念、军人心理素质的成分与测评、军人心理素质特点、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军人心理素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多学科理论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中,应区分现有的生理学一卫生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教育学一伦理学的心理素质标准,心理学角度的构建应坚持现实/理想和精英/大众两个维度,分别建立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从而为两种测验量表的编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师范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有助于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的有效进行。本对上海市各中学校长进行调查,得出师范学生心理素质按重要性次序为:“敬业精神”、“进取”、“创新精神”、“爱心”、“自信”、“成就感”、“公正”、“兴趣广”、“合群”、“耐心”、“乐观”和“幽默”。  相似文献   

19.
张旭 《心理科学》2003,26(5):936-937,946
1 引言  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 ,有关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推广方面也有大量的资料可以借鉴。可是 ,有关教师的心理素质方面的资料却很少。偶尔能找到一些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但也只是做一些粗略地统计 ,没有太多进一步地调查与研究。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对中小学校的教师和校长进行在职培训。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与教师心理素质有关的因素 ,并研究相关的影响条件 ,试图为帮助我们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同时 ,本研究还希…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大均  刘衍玲 《心理科学》2001,24(1):110-111
目前。国内关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与测试工具的编制等。对心理素质的定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作全面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将心理素质概括为认知、个性心理、心理键康、社会适应四个维度,力图通过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心理素质对其学业成绩的综合效应,探讨以下问题:(1)考察心理素质多个组成成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效应与现有研究只考察单因子、两因子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的结果有何异同;(2)分析高中生心理素质各个维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