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理秩序与社会公正作为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与追求的目标,是贯穿于行政伦理体系的重要范畴,但二者又存在着矛盾的关系,行政主体重视秩序,行政客体关注公正,而一个社会良好秩序的实现,总需要社会公正作为它的基础与支撑,这意味着政府只依靠强制性的法律秩序供给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提供具有正义的道德秩序供给,如果自身行为不正义又不能制止社会不正义,就会形成正义的脆弱性局面,从而导致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想追求,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规范和要求.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了"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提倡"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养性"、"和为贵"的和谐理念;积极推崇"天和"、"人和"、"心和"的"太和"境界;强调"五伦"的人伦规范.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  相似文献   

3.
梅萍 《道德与文明》2010,(6):135-138
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均衡与权利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关键性因素。当前中国的利益失衡状况已经引发了人们心理失衡、价值失衡、社会失范等伦理无序现象。构建和谐伦理,需要直面现实社会的利益失衡困境,建立权利平等的伦理原则、分配正义的伦理秩序、和而不同的伦理心态,从理念和规范上促进利益的和谐共享。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为我国当代经济伦理问题研究和学科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回顾40年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园中的主干和显学。经济伦理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在市场经济伦理、经济公正、经济自由、道德资本、信用道德建设、企业伦理等研究热点和焦点方面彰显了学科价值和学术特色,经济伦理的理论史研究日臻完善,"走出去"国际交流成绩斐然、实现重大突破,经济伦理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已经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经济伦理学在经验总结和趋势展望基础上,在新时代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5.
论公益伦理主张的权利——兼论道德权利的含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德权利是道德权利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基于人而应当平等享有的,并应由道德来伸张和保障的地位、自由和要求。公益伦理主张的权利主要指公益伦理的客体——弱势群体基于人而享有的,并应当由道德来伸张和保障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9,(2)
请求权是一种从基础权利派生出来的技术性权利,其旨在保护基础权利不受侵害。确认请求权、离婚请求权以及收养关系解除请求权本质上是程序权利,共有物分割请求权本质上是形成权,它们名为请求权而实非请求权,故此不应适用诉讼时效。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可以划分为依法和依性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两类: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是指依法律、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不适用诉讼的请求权时效;依性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是指基于特定法律地位所生之请求权,主要包括夫妻同居请求权、亲子领回请求权、股东的清算请求权、股东缴付或返还出资请求权以及基于不动产相邻关系所生之请求权等。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技术伦理致力于建立生命科学技术与伦理之间动态平衡的契合点,以应对现代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复杂社会伦理问题。中国的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的技术伦理思想在疏解当代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伦理困惑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鉴于中西方科技文化背景迥异,中国的生命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应在汲取西方优秀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贴近中国实际的本土化研究,促进中国特色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和伦理规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施中国"强起来"战略和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盘点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该制度优势符合制度的性质,包括"外在优势"和"内在优势"。"内在优势"是科学性与善性的内在结合,其中的善性表明中国制度蕴含着政治伦理。该政治伦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内生的,它以美好生活为道德理想,以秩序和发展为主要伦理价值,对于中国制度优势的发挥起着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府保持清正廉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政府行政伦理体系。其体系的建立经过了上百年的历程,是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过程。美国政府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经验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伦理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存的伦理关系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历史性统一,伦理关系本质上是现实合理性秩序中的关系,是有主体精神渗透其中并通过道德、法律、习俗等规则体系维系的关系,它的首要问题是秩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研究伦理秩序应把道德和伦理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伦理秩序的顺畅和谐在于道德的有效调节,也在于法律的有效控制。伦理秩序在社会变革中经过必然与自由的辩证运动,使矛盾化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应当是以公正支撑的合理的伦理秩序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