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曾文 《法音》2003,(11):29-34
1250年前,即公元763年的年底,唐代著名律僧鉴真大和尚在经历艰难曲折的连续5次东渡失败之后,终于第6次东渡成功,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传法授戒的生涯,为佛教戒律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章。今年既是鉴真大和尚成功东渡1250周年,又是鉴真大和尚圆寂1240周年,并且还是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可谓因缘殊胜,千载一时。在此时刻,重新回顾鉴真大和尚不惜身命毅然东渡传法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一、鉴真东渡前的日本佛教:“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自古…  相似文献   

2.
思讬是追随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唐代僧人,东渡以前先是住沂州开元寺,后入浙江天台山,734年至753年在扬州追随鉴真修行佛法。历经12年艰辛,于753年到达日本,积极弘扬佛法,受到日本各界的热烈欢迎,最后和鉴真一样埋骨他乡。作为鉴真大师的高足,思讬与鉴真不仅是一般的师徒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与鉴真寸步不离,二人关系非同寻常。真人元开与思讬都是鉴真的受戒弟子,思讬又是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的得意门生,二者交往自然密切。思讬一行东渡扶桑,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事迹理应得到表彰。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5,(3)
为祝愿世界和平,由唐代鉴真大师带到日本的舍利子 (释迦牟尼的遗骨),将送往英国伦敦,供奉在泰晤士河畔正在建设中的大伦敦和平佛舍利塔内。鉴真大师历尽千辛万苦,六次东渡,双目失明,最后到了日本。他的精神在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对世界和平起着促进作  相似文献   

4.
日本伊斯兰教简况马惠禹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53年,伊朗穆斯林船民曾上日本海岸避海难。《续日本书纪》中又有公元736年"波斯人李密医等授位有差"的记载。又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唐朝鉴真高僧东渡日本时,有一名叫安如宝的随员被史学家推断为西域穆斯...  相似文献   

5.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二月十日,扬州大明寺内钟鼓齐鸣,香烟燎绕。中日两国佛教界在鉴真大和尚的故乡扬州大明寺,隆重纪念鉴真东渡日本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缅怀这位为中日友好作杰出贡献的唐代高增。个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日本国奈良唐招提寺执事运增证国长老、大安寺副主持河野良文法师、江苏各倚山长老及两国僧侣四百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公元743年,鉴真与弟子、水手、画师、修文等一百八十五人应日本增人普照、荣睿的祈请,怀着“为了弘法、何惜生命”的坚强意志,扬帆东行,历尽艰辛,五次受挫,第六次终于闯过万里波涛,横越沦海,实现了东…  相似文献   

7.
鉴真和尚与扬州大明寺能度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6周年。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提起我国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当年他应邀赴日本,出生入死,经六次东渡,方才实现。他留居日本十年,毫无保留地将我国的佛教及建筑、雕刻、文学和医药等传播过去。他的崇高道德和不...  相似文献   

8.
圣辉 《法音》2003,(11):26-28
今年是中国佛教协会的知命之年,也是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非典”的一年。同时,今年也是唐代鉴真大和尚东渡1250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的纪念之年。所以今年对于中国佛教界来说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纪念鉴真和尚,宣传鉴真的非凡事迹,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是传播佛教文化的伟人,是东渡日本传播友谊与和平的杰出使者,是属于民族“脊梁”的英雄豪杰之一。鉴真和尚于公元688年生于扬州,14岁出家,18岁受菩萨戒,20岁受具足戒,游学洛阳、长安,师从高僧大德。他天赋高迈,勇猛精进,40余岁便已成为当时中国…  相似文献   

9.
大明寺的东北角,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唐式建筑,这就是鉴真纪念堂。鉴真是唐代大德高僧,在大明寺传戒授律期间,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玄朗的邀请,发愿东渡。历时十年,六次东渡,终于踏上了日本国土。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不仅辛劳传法,而且将盛唐时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印刷、医药等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被日本人民誉为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始祖、文化的恩人。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并决定在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堂。1974年纪念堂竣工,成为中日友…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净土门主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总裁中村康隆长老法鉴:接奉大函,备承关注,至深感谢。对函中所述,同感忧虑。自公元五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国东传日本以来,中日佛教界已有长达一千五百余年的友好交流历史。鉴真、隐元应邀东渡,开辟了日本律宗和黄檗宗。最澄、空海入唐,荣西、道元入宋求法回国后创立了天台、真言、临济、曹洞等宗。法然上人虽未亲莅中国,仍尊善导大师为高祖;亲鸾圣人亦拜昙鸾、道绰、善导等为“七高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一直积极致力于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一九五二年十月,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  相似文献   

11.
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鉴真东渡和"五月花"号就是这样的故事.鉴真出于佛教目的,历尽艰险,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教;而乘坐五月花号的英国清教徒们也是出于宗教迫害原因,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在大洋彼岸信守他们的宗教信条.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07,(8):61-62
6月18日至24日,以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扬州大明寺住持能修法师为团长的扬州佛教代表团一行20多人.应邀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总理4月12日在日本国会演讲时两次提及了扬州大明寺和鉴真大和尚,鉴真大师矢志不渝、六次东渡,前后花去了12年时间,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7,(10)
<正>鉴真(688-763),俗姓淳于,广陵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唐代律宗高僧,为江淮一带"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授戒师,在日本则被尊为"唐大和尚"和"过海大师"。鉴真与天台宗关系密切,是兼通天台和律学的高僧,他遵循天台宗弘扬菩萨戒的传统,在弘扬《四分律》的同时注重弘扬菩萨戒。鉴真东渡日本后,除了建立日本律宗外,还将菩萨戒正式传入日本,在日本为天皇及其皇室成员等近四百人授菩萨戒,初步确立了菩萨戒的地位,为后来最澄的戒律改革奠定了基础。因此,鉴真在历  相似文献   

14.
文稷 《法音》2000,(1):78-83
福建佛教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广泛地开展对外弘法活动,并在海外有众多的廨院,这是福建佛教的显著特点之一。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福建佛教与日本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唐天宝十二年(753),历经挫折、双目已经失明的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的九州。他在平城京东大寺设坛传戒,圣武天皇以下四百余人,均从其受戒。鉴真大师后被日本佛教律宗尊为始祖。追随鉴真大师赴日的14位弟子中,有福建泉州超功寺僧昙静。昙静在日本担任戒师,辅佐鉴真大师弘扬戒律,为鉴真弟子中显名于后世的18位名僧之在日本长崎,明崇祯元年(…  相似文献   

15.
鉴真在岭南     
鉴真在岭南的道迹贤踪 鉴真(688—763),在日本被尊为“唐大和尚”(“尚”或作“上”字),圆寂后谥“过海大师”。俗姓淳于,广陵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鉴真十四岁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鉴真十八岁,从道岸律师(654—717)受菩萨戒。前后经历六次东渡,遭遇五次失败,期间不幸双目失明,最后终于到达日本,向僧众授戒传律,创立日本律宗,  相似文献   

16.
一读过《唐大和上东征传》(简称《东征传》)等鉴真传记的人都知道,日本国使者、学问僧荣睿是促成鉴真东渡的大功臣。唯其如此,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日两国纪念鉴真灭度1200周年的时候,赵朴老特别提议在荣睿迁化的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修建荣睿纪念碑,纪念这位为迎请鉴真东渡不惜身命,历尽艰险,为法舍身的先德。  相似文献   

17.
1998年5月21日陪日本立正安国会、立正大学赠送《日莲大圣人御真迹》代表团参观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时,发现一件日本奈良时代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光明皇后书写的抄经记。回家后凭记忆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抄件在日本早有记录。为了更好地了解此件文书的价值,先将当时的历史背景稍作说明。天平五年(733)圣武天皇敕僧荣睿、普照随遣唐使人店留学,并寻访高僧赴日传授戒律。经他们的邀请,洛阳福先寺道破在天平八年(736)到达日本奈良。此后鉴真一行经过六次东渡,终于在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已进人公元754年)到达日本,将中…  相似文献   

18.
鉴真盲目犹东渡,两岸深情似海。新年回首二千年,珍重黄金纽带。迎一九九九年赋赠日本中外日报诸位编辑先生并向广大读者致贺@赵朴初  相似文献   

19.
谢术福 《法音》2022,(1):52-55
"招提",梵文Caturdesa,意为四方[1],亦常指寺院。日本"唐招提寺"因我国唐代鉴真和尚而建,其寺名意为"大唐道场"。又因日本佛教如法授戒亦始于鉴真和尚,故而鉴真和尚被奉为日本律宗初祖。唐招提寺是日本最早的律宗寺院,由鉴真和尚亲自设计并带领日本工匠创建而成。[2]鉴真东渡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不仅影响到日本佛教的发展,而且对日本当时及后世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鹏访问日本奈良唐招提寺1997年11月16日,李鹏总理及其一行来到了日本千年古都奈良访问。坐落在奈良市五条町的名刹唐招提寺又一次迎来了中国贵宾。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它像一条纽带,维系了中日两国数千年的友好关系。在这条长河中,“鉴真东渡”是最为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