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将于2009年7月20日至24目举行第三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及第二届中美生命伦理学暑期研讨班,现诚邀国内各研究机构从事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20名(10名撰文参选者及10名旁听生)撰稿参与。  相似文献   

2.
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将于2008年7月21日至7月25日举行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暨Sino-Ameri-can Perspective in Bioethics生命伦理学暑期研讨班,现诚邀国内各研究机构从事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10名撰稿参与。参选论文:1.参选论文必须从中国某一传统伦理学派(诸如儒、佛、道、中医等)出发,论述当代某一重要的中国生命伦理学课题。2.参加人士必须于2008年1月1日或以前透过电邮提交论文,并请注意以下各项:论文字数约8000字~10000字,论文未曾作过公开发表,获选论文须于《中外医学哲学》期刊中发表。在《中外医学哲学》期刊…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12日~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100多名与会代表共提交了论文100余篇,对生命伦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根据1996年11月中华医学伦理学会主任委员杜治政教授与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anielWikler教授的商谈,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Wikler教授邀请中国医学伦理学学者访问美国。1997年11月10日~27日,中华医学伦理学会...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5月20日~22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在京成功举办了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4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与会,就"纽伦堡的遗产、生命伦理学的原理和当代科学技术的挑战"会议主题进行研讨。会议围绕纪念《纽伦堡法典》70周年等六个专题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邱仁宗研究员致开幕辞。他指出生命伦理学是一门科学而非随意的大杂烩,需要特有的研究范式。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公认的研究范式。同时,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生命伦理学委员会胡义祥编译为了检查由以人为主题的生命和行为研究而提出的伦理学问题,科学和技术政策机关已征求了关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生命伦理学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为建立委员会(联邦注册,1994年9月12日)草拟的章程粗略地勾划出了NBAC的任务,其...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的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国外访问汇报之二邱仁宗1993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我访问了新西兰,参加了国际生育伦理学研讨会和国际生育伦理学学会第二次理事会。新西兰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由德尼登市奥塔戈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举办,匈牙利、新西兰...  相似文献   

8.
国际生命伦理学和伦理学相对主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DanielWikler国际生命伦理学会会长东亚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EACB’95)召集人邱教授和坂本教授邀请我谈谈伦理学和文化相对主义与国际生命伦理学的关系。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一项超过我个人作为生...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11月6日~8日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生命伦理学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一生命伦理学诞生于本世纪 5 0、 6 0年代。生命伦理学的英文是由 bio和 ethics两个词组成的。生命伦理学界定为运用种种伦理学方法 ,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条件下 ,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维度 (dimensions) ,包括道德见解、决定、行动、政策 ,进行系统研究。生命伦理学可分为五个探究领域 :(1)理论生命伦理学 ,探究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学术基础 ;(2 )临床伦理学 ,探究在治疗护理病人时应采取的合乎道德的决策 ;(3)研究伦理学 ,探究如何在人体研究中保护受试者、保护病人的决策 ;(4)政策和法制生命伦理学 ,探究在解决上述范围内问题时应…  相似文献   

11.
正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拟于2016年6月22日~24日在香港举办第十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22日报到)。会议学术委员会由罗秉祥、陈强立、张颖和范瑞平组成。本次会议的重点课题是:(1)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如,何为"中国生命伦理学"?何为"建构"?如何"建构"?);(2)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特殊理论问题(如中西方伦理理论关  相似文献   

12.
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是国际生命伦理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IAB)的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第11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于2012年6月26日~29日,在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举行,由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 Erasmu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Rotterdam)承办.1992年10月5日~7日由荷兰健康理事会(the Health Council of the Netherlands)在鹿特丹主办了世界生命伦理学协会的成立大会,所以今年也是世界生命伦理学协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大会.  相似文献   

13.
李霁 《伦理学研究》2003,(1):110-110
2002年12月2—5日,以“多元化空间中的生命伦理学:价值定位与对话”为主题的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在古城长沙召开,这是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与美国乔治城大学临床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合作以来的又一成果。5名国外学和来自上海、广东、重庆、湖北、陕西等省市的27名国内学参加了会议,并就4个专题的报告开展了热烈而深入  相似文献   

14.
1 医学伦理学 (medicalethics)对医学伦理学的界定直接与对生命伦理学的界定有关 ,即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是谁包括谁亦或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 ?WarrenReich在 1971年准备编写《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时 ,开始时用的《医学伦理学百科全书》名称 ,可见 ,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anielCallahan在《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的生命伦理学条目中 ,把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比 ,认为“医学伦理学是古老的学科 ,代表很窄的范围 ,只强调医生的道德义务和医患关系 ,虽然在现今…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3日-6日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诚邀内地生命伦理学者撰稿参与将于上述日期在香港举行的征文研讨会。论文须从中国传统伦理观(诸如儒佛道三家/教)出发,论证当代重要的中国生命伦理观的问题。论文必须附合以下条件:论文字数约6000~10000字1.论文未曾作过公开发  相似文献   

16.
生命伦理学的当代研究,应该在原有成就基础上,突破唯人本中心论的生物医学伦理学模式,追求对包括生物医学伦理学在内的世界生命伦理学、地球生命伦理学的构建,使生命伦理学成为引导当代人类走向未来、健康生存的真正桥梁.因而,生命伦理学的当代研究,首先须重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打通人类生命与世界生命、个体生命与整体生命之间的血缘通道,弘扬生命的亲生命本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开以自然宇宙、历史演化、人类存在为三维向度的生命伦理认知视阈,探索构建生态化综合的生命伦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伦理学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伦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经河南省教委批准,全省有关高校的伦理学教学工作者于7月21日至24日在河南大学召开了伦理学教学研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CMB)资助下,2012年12月15日~17日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了"2012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高级研讨会",与会的国内外著名生命伦理学专家就干细胞研究及其临床转化、移植器官的捐赠和获取、生物材料数据库与表观基因组研究、知情同意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在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实践中和监管制度的改革面临的挑战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系统的伦理委员会委员、科研人员、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高校教师和医疗管理者等50余人参会.CMB项目负责人翟晓梅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6月24日~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社协办的"第十一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香港和内地高校的生命伦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共进行了6场19个学术报告。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  相似文献   

20.
徐海波 《哲学动态》2008,(1):101-102
2007年10月12~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