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人类学的哲学鉴别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学社会人类学的哲学观点认为,个体的疾病现象是社会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社会-文化关系的体系中。人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乃至人群临床病征及其主述皆与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及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史、道德、禁忌、规范以及宗教育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医学人类学在于超越临床生物医学的范畴而去关注于人体疾患的文体隐喻和社会象征的探讨,特别是近年来“人体-社会体-政体鉴别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正迅速促进疾病社会符号象征的研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健康政策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间器乐经历过历史的漫长洗涤,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河南西平县仪封村为研究个案,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观照民间器乐——铜器,就会发现在民间社会中,原来只具备单一象征意义的铜器,在与社会互动时分别扮演过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满足了在不同社会下广大民众的社会需求。铜器也成为在建立现实社会秩序基础之上的一个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3.
阎书昌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8):1242-1248
“洁净近于圣洁/美德”的隐喻广泛存在于文化、宗教领域之中。近年来的实证研究表明身体洁净能减轻不道德情绪, 得以清洁的身体自我会提升道德自我意象, 对他人道德判断的苛刻性降低, 并且不同身体部位(嘴、手)执行不道德行为之后个体有清洁相应部位的倾向。隐喻观和具身认知观构成了这一效应的两种解释理论。对身体洁净与道德关联性的稳定性、特异性以及跨文化的一致性仍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从身体洁净对道德自我影响的临界点、不同形式身体洁净的心理效应、身体洁净在道德应对中的地位、跨学科理论的融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文化整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文化整合 ,理解全球化的一个切入点“整合” (integration)一词是现代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共建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意指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一致 ,不出现游离、断裂或脱节 ;也指文化特质与文化模式之间的自成一格。“整合”这一范畴现在已广泛用于对社会价值观、社会结构的研究。“整合”的概念包括“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 (两者是一个整合 ,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社会整合强调的是“社会角色——社会结构——社会秩序”间的一致性。而“文化整合”的概念强调的是不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之间的发展与协调。“文化整合”,作为…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类学是医学与人类学相交织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涉及健康、疾病及医疗中与文化相关联的内容。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跨文化医疗系统(如不同民族、不同历史之间)的比较研究,与人类学有关的营养、人口、出生、年龄、药物滥用、社会流行病学等问题,以及人种心理学、生物医学的文化分析,还包含古病理学和疾病人种历史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人类学。  相似文献   

6.
现有对民族社区新型农作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在研究中忽略了在其独特民族文化背景下对于疾病与医疗的不同认知,这一认知影响了人们的医疗观念和医疗行为,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新农合的态度和行为。医学人类学关注文化与疾病、医疗的关系,以云南省福贡县赤恒底傈僳族社区新农合的田野调查为例,应用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和社区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信息在不断地向更加纵深、更加广泛、更加多元化发展,而标志设计就要把这些文化信息准确的以图形或视觉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体现文化的象征意义。象征人类学主张文化是一套象征符号系统,包括人、物、活动、仪式、观念、时间等等。象征符号背后蕴涵着丰富深厚的人类文化内涵和意义。通过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去浅谈标志设计中的图形,从而让标志设计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女性、污秽与象征:宗教人类学视野中的月经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禁忌特指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的各种行为方面的规制。由于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先民们往往把妇女经期正常的流血现象与污秽、恐惧和死亡的观念联系起来,认为经血会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进而把所有曾与经血有任何联系的人与物都看成是不洁净的。女性身体成了这种禁忌文化的表征,月经的“不洁”及“污秽”能够危害身体、家庭甚至社会秩序,从而使经期妇女在人们的观念中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污染系统。为了消除这种危险,人们往往把经期妇女看作一个特殊身份的群体,其行为方式普遍受到各种禁忌与习俗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对于不同文化与同一文化中不同美的构成的物件、符号的思考,当代审美人类学由专注于意义系统的研究转为关键象征美研究。由此从倾心于文化系统的表象转变为专门研究文化单元深度象征。羌族祭祀仪式中的鸟、箭、青稞筒与神树枝构成的直勒刮瑦是首次发现。这给予探讨羌文化与古蜀文明一个新的鲜活的材料。研究其关键象征中的概括象征展现的羌历史文化系统中观念与情感的聚焦,其阐释性象征蕴涵羌人对于宇宙秩序概念化的元初认知范畴。这对于羌族文化系统、审美系统与宗教系统间关键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理解金沙金箭鸟鱼符号象征也有重要的启示。赵洋,广汉民航飞行学院讲师;赵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研究院教授。  相似文献   

10.
彝族女性服饰不仅是一个物质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受到彝族传统社会文化的建构和模塑,映射出彝族女性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由歌剧《彝红》以彝族女性百褶裙开场引发的争议来探究女性服饰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关系,从彝族传统文化如传统神话传说、毕摩信仰和女性月经禁忌看出百褶裙是"不洁"的,彝族社会女性地位是低下的,并用群体与格栅、性别角色社会化、洁净与危险等人类学理论分析造成彝族男尊女卑社会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医学人类学试图用心理-生理-社会的"总体"的身体,作为沟通个人与他者、个体与社会整体的中介。通过梳理医学人类学经典民族志,讨论了身体边界的象征性和符号化,权力、等级、族群、阶层等社会边界的"具身化",以及社会历史变迁在身体上的投射。21世纪以来,医学人类学通过一系列反思,试图超越身体的边界,达到革新社会范畴和社会秩序的目的,给社会和个人注入更多活力。其研究路径可总结为: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身体观-引入异民族文化和视角-拓展和更新现代医疗观念。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重要导向作用。研究从价值观的概念、结构、方法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对以往价值观研究进行了分析。价值观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中都存在差异,但仍可提取出具有文化普适性的本质。价值观的结构在早期存在较多的结构类型,并存在混淆和界定不清的问题,后期的价值观结构研究开始逐渐凸显文化特性。价值观的研究方法从早期哲学思辨方法、文化人类学的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发展到较高实证水平的测量法和实验法,目前正在向神经科学的脑成像法发展。未来价值观研究可在文化层次、社会层次和个人层次上,对现有研究进行继承和突破,揭示出价值观对个体心理与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受制于生态-自然的进化规则,也创造社会文化适应甚至改变进化规则。对这一受制及改变的过程与人类疾病和健康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梳理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在健康和疾病领域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结合的微观机制(具身化)和宏观机制(协同进化理论),以及这两个机制下的结果(地方生物学)。最后,探讨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碰到的方法论挑战,即如何结合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之外的文化传统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与流行病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跨学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科学对医学渗透的日益增加,起源于不同科学和哲学传统的人类学与流行病学,在分析研究人类疾病或失衡与人类行为之间以及这些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关时,找到了两学科间的联结点。共同的兴趣及方法上的互补性,为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跨学科探索,为学科间的有益渗透,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医患关系紧张,改善医患关系问题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在简述医患关系实质的基础上,梳理国内相关医患关系研究文献发现,目前的医患关系研究呈现视角多元、研究偏宏观、对医患关系微观语境缺乏关注等特点。简要阐述了医学人类学的学科历史发展进程,引用了医学人类学中的核心概念与主流理论,如疾病与病痛是相互区别的概念,疾病概念具有社会建构性,医者与患者具有不同解释模式。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当下中国医患矛盾做出解释,即医者与患者来自不同的文化知识体系,难以用共同的话语体系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6.
"乌托邦"是人类对现实中不可能最终实现的终极性社会理想的一种总体性构想或设计。通过对中西乌托邦观念的比较研究,以此作为理论契机折射出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补充与对话,在"历史的终结"乐观主义背后的现代性之隐忧中,尤为凸显其意义。在文化领域引入乌托邦,从中发现和吸取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使人类的现代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从思想史的角度确定都市人类学在社会科学图景中的定位,并试图辨别都市人类学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作者回顾了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并从概念上对都市人类学进行了界定,通过对人类学和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的传记的研究,追溯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根源。作者认为,都市人类学也陷入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之中,但保持了一种行动的方向以及介于一种批判的自我评价与一种实用的田野调查进路之间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古代纹饰画像中虎的文化表征不同,有原始的图腾崇拜、巫术内涵,与生命、生殖、疾病之间亦有关联。龙虎交纹饰既有阴阳交合、男女媾精房中术内涵,又喻道家炼丹阴阳相济、水火既济的状态;母虎神西王母主司天之厉及五残,暗示了虎主掌人的寿命及生死;人虎互变主题,隐喻了虎凶猛噬人的本性与夺人性命的疾病间的关系;民间有借虎驱疫禳灾及祈子、护子的巫俗;虎引、虎顾等是秦汉时期道家的导引体式;虎与葫芦之间有着生命关联。以上不同的文化表征,涉及到观念史、医学文化史及医学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9.
从医学人类学视角探讨凤凰县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民间医疗、自然医疗、现代医疗三种医疗体系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在凤凰县,上述三种医疗体系是互动和共存的。虽然现代医疗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民间医疗和自然医疗并未消亡,它们与现代医疗互相补充,满足当地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对于凤凰县居民来说,他们对不同医疗模式的选择,既是考虑到不同病情、病症以及疗效,又受到了当地地理条件、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历史上和现实中人类的体质、结构、行为、疾病与健康及与之相适应的医疗系统和文化关系的科学。广泛性、特殊性、整体性是其区别于相邻学科的特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医学的多样性,增进不同医学体系间的兼容并蓄,更好地理解医学的社会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和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