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花     
成功和失败,就像人类的左右手,都有各自的用处。人们实际拥有的东西永远比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多。人们拥有的东西永远比人们想拥有的东西少。狼的凶残是建立在人们对它们的厌恶之上的。人们对老鼠行为的容忍,是因为它没有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石头能碰破鸡蛋,却对水没办法。一些人的出名,是一些人对他们的讨厌。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都有这样一个通病:渴慕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不懂得好好去珍惜。因而人们在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时,精力总集中于那些别人有的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上面,总认为得不到的常常是最好的。人们这样一比较,于是便比出了许多痛苦——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更不幸,比出了许多心理不平衡——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沉重。  相似文献   

3.
简单的东西     
简单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朴素的道理往往没有人重视。但是,简单的东西并不因为你忽视而失去她的存在,朴素的道理并不因为你不重视就失去了她的作用。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东西,朴素的道理往往是最有价值的理论。被人们忽视的东西,最终人们会因为忽视她而付出代价,被人们轻视的道理,到头来她会教训人们对她给予重视。水并不因为人们随意糟践而自卑,当人们在干渴难耐的时候,她比黄金还珍贵。树木并不因为人们肆意砍伐而失去价值,当黄沙飞舞,洪水泛滥之时,人们自然会敬重地把她请回来重新培植。我们也不要因为别人蔑视我…  相似文献   

4.
自动机和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经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机器自己能不能繁殖同类的机器,在自我繁殖的过程中能不能发生进化,创造出比原来的机器完善得多的机器? 机器能不能有感情:快乐,忧愁,不满意什么,希望什么? 机器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提出任务而不是由它的设计者给它提出任务? 有时人们试图避开这些问题或者对这些问题给以否定的回答,例如提出“机器”的定义为永远是人工创造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完美与缺憾     
邓丽君是人们喜爱的台湾歌手之一,她不仅歌唱得好,而且人也长得美。很多时候听她甜美的歌,端详她姣好的面容,觉得几乎就是一个完人,无可挑剔。可是有一次无意之间看见一张她的生活照才发现,她的左眼其实比右眼明显小一些。以前看到的那些照片可能是因为进行了化妆或技术处理,所以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个小秘密。原来很多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东西,其实也有一些不易为人所知的瑕疵。  相似文献   

6.
完美与缺憾     
邓丽君是人们喜爱的台湾歌手之一,她不仅歌唱得好,而且人也长得美。很多时候听她甜美的歌,端详她姣好的面容,觉得几乎就是一个完人,无可挑剔。可是有一次无意之间看见一张她的生活照才发现,她的左眼其实比右眼明显小一些。以前看到的那些照片可能是因为进行了化妆或技术处理,所以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个小秘密。原来很多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东西,其实也有一些不易为人所知的瑕疵。  相似文献   

7.
成功是什么?     
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一个人看来是成功的东西,而另一个人看来却是失败呢?成功到底是物质的体现,还是精神的追求呢?或者干脆两者都不是?有人鄙薄物质的体现,说拥有财富、权位只不过是世俗的过眼烟云.如果成功是一种物质的、有形的东西,而对这种成功的追求,就会成为对有限物质和感性的迷恋,由于这种迷恋,人们很可能失去对人生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的追求.因此,成功应该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之中,过程是一种永恒,过程的象征就是精神,人只有在精神和永恒之中才能得到真正充实的幸福,才能真正拥有成功.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你拥有的物质,而是一直默默陪伴你的人。  相似文献   

9.
怀念旧时光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多少东西现在都没有了,真是令人悲哀,有些东西不再存在了,一去永不复返了。不过,有些还是被悄悄保留了下来,让现代人惊鸿一瞥而惊喜万分。在时间的延伸中,残存下来的东西或许也经过一些重新包装,但总还是富有某种生命力;从现代设计的观点来看,它们的设计固然老旧,但似乎还保有一点风韵犹存的纪念,好像能拥有它,就能拥有一点妈妈或祖母当年的时光回味。  相似文献   

10.
女人问男人:“你会爱我多久?”男人说:“永远。”什么是永远?已经愈来愈少人说永远了。我们能够爱一个人比他的生命更长久,却不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我们爱的人死了,我们仍然能够永远爱他,但是也只能够爱到我们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人们往往忽略最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说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吧,目前已拥有110多个国家、270位雕塑大师的315件雕塑作品。游览过此园的人都说值得一看,说此  相似文献   

12.
九种武器     
天真:天真的人接受着一次次的挫折与失望,但天真的人永远不会绝望,他们坚持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拥有健全的自我。天真的人,有颗赤子的心,像星辰,永不坠落;像灯火,永不熄灭。  相似文献   

13.
黎巴嫩作家阿明·雷哈尼对于财富有极为精彩的论述:真正的财富是这样一些东西,一个人如果没有它们,可以认为自己是富有的。  相似文献   

14.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位年轻人用一枚曲别针换别的神话。年轻人叫凯尔,他往博客上说出自己的梦想:他想拥有一套豪宅,但不是通过现金购买,而是用手中的东西交换。那么,他用于交换的东西是什么呢?仅仅是一枚红色曲别针。这似乎是个笑话,听来有些离谱。  相似文献   

15.
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只有人才拥有语言,语言是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之一;人之为人,全在于人力。始拥有语言。至干大自然中的其它声音,如林涛海啸,狮吼狗叫,都不能被看作语言,更不能被看作人的语言。德国思想家赫尔德说:“一切野兽都发出声音,可是其中的任何一只野兽,甚至是最高等的一只野兽,也不具有哪怕是人的语言的端倪。”(转引自古留加:《赫尔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由此看来,语言为人所独有,这是一种严格的语言观,一种狭义的语言观,它以排除自然物拥有语言为前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语言的看…  相似文献   

16.
试论毛泽东的宗教观韩府(一)宗教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百花园中最奇特的花朵─—罂粟,它美丽妖冶,妩媚迷人,然而,它拥有的不光是袅娜的风姿、芬芳的香味、妖艳的色彩,还有最最奇妙复杂的东西─—鸦片:它既是杀人夺命的毒品,又是减轻人们痛苦的麻醉剂,还是赐给人们虚...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者对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总汇的个人主义的内在矛盾及与生俱来的弊端,往往比非西方社会背景的人们拥有更为深切的认识。本文评述了西方学者关于个人主义的弊端以及个人主义的发展前途等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力求为人们加深对个人主义危害性的认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生活在这世界上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人们所共知的。我们总发现快乐实质上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多,而痛苦却总是暗藏在人生的每个角落,等待着心灵的一次又一次的承受。人类与天主失去盟约之后,伴随罪恶的到来,人类免不了痛苦、灾难与死亡。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老师,因为主耶稣先为我们尝了苦爵。天主造人的时候,给人的欲望之心太大了,人的欲望永远满足不了自私的需求。人的每—个目标是瞬息而逝的,占有了一件东西,当对这件东西不再爱不释手时,便会对这件东西的欲求逐渐消失。于是,欲望又以新的形态出现,即新的痛苦就会伴随其它形式席卷而来。 人生像商品,谁都想在外表包上一点光彩的东西,以迷惑别人的眼目。人有痛苦的时候总想饰掩;反之,凡是出风头,凡是有值  相似文献   

19.
珍惜所得的     
刘照楼 《天风》2011,(10):57-57
人们很少想到自己有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缺什么。不要感叹你失去的,而应该珍惜你已经拥有的。 一些人,往往是拥有时不珍惜,一旦失去后才觉得宝贵。或许在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幸福,但殊不知,事实上我们早已拥有幸福。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这类人通常被认为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他们追求挑战、愿意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擅长从他人的批评中学习。与其相反,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他们遇事喜欢逃避、不愿付出努力。大量的调查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比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