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忧愁之美     
假如人生是一列永远向前的火车,快乐和忧愁就是车下的两条铁轨,相伴而生,缺一不可。快乐人人希冀,忧愁人人厌弃,然而换一种角度,品味忧愁,你会发现,忧愁也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2.
健美的欢悦     
“没有一种财富,能胜过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一种快乐,能超过内心的喜悦”(德30:16)近些年来,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生活中、报刊上,都在议论这个问题。归纳议论现代人生病的起因,大致有两方面,一个是饮食,一个是心理。饮食导致的病因,一般好理解,即所谓“富贵病”,就是喜食肥甘,摄取无度,嗜好烟酒,缠绵情懒。另一个心理导致的病因,恐怕知之者甚少。其实现下成年人疾病的一大半起因,来自于心理,医学术语称为情志。圣经说:“不要使你的心灵深陷在忧愁里,也不要因无谓的思虑,而自寻苦恼……因为忧愁害死了许多人,忧愁对…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灯     
吴承力 《天风》2005,(3):17-17
有人说:"把你的快乐告诉别人,你会增加一半的快乐,把你的忧愁告诉别人,你会减少一半的忧愁。"是啊!每个人都喜欢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然后你的心灵就会得着滋润和灌溉,感受无比的轻松愉悦!心灵需要温馨的港湾,可以停泊依靠,让你不再觉得孤独痛苦。  相似文献   

4.
多么想     
多想是一只小鸟不种不收天父尚且养活它自由自在地飞更不存在忧伤与痛苦多想是一条小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即便生命短暂也不枉快乐轻松了一生多想没有忧伤多想没有忧愁多想不去听流言蜚语多想快快到达只有快乐欣慰的天堂多么想@徐云峰!内蒙古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倾诉     
有人说:"把你的快乐告诉别人,你会增加一半的快乐,把你的忧愁告诉别人,你会减少一半的忧愁."是啊!每个人都喜欢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然后你的心灵就会得着滋润和灌溉,感受无比的轻松愉悦!心灵需要温馨的港湾,可以停泊依靠,让你不再觉得孤独痛苦.  相似文献   

6.
高建国 《天风》1996,(6):8-9
读经:传11:8,腓2:17—18 在人的一生当中,最主要的存在着两种情绪,一种是欢喜快乐的情绪,一种是忧愁烦闷的情绪。人一生在世几十年之久,应当让欢喜快乐的情绪占到最主要的地位。 所罗门说:“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这和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上所谈到的话是很相同的。短短的4章圣经,提到了“欢喜”、“喜乐”两个词句达18次之多。单单在2章17—18节圣经中,连着讲了5个喜乐。  相似文献   

7.
样样都有     
龙一鸣 《天风》2006,(20):14-15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林后6:10)。经文:林后6:10“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林后6:10)这是保罗在事奉的道路上认识耶稣所带来全新的生活境界,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方式     
有一个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相似文献   

9.
幸福在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在于追求陈根法幸福是人人向往的境界,是人人追求的理想。尽管人们对幸福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总括起来可分三类:一是感觉主义的理解,即把幸福等同于快乐;二是禁欲主义的理解,即把幸福理解为完全排斥感觉快乐的精神境界;三是理性主义的理解,即把幸福理解为受理...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最喜欢批阅学生的作文,因为,我总可以从那一篇篇或稚嫩或青涩的作文中读到一颗快乐或忧愁的心。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有个渴望,渴望有哪名学生能够在作  相似文献   

11.
在人生旅途中,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唯有不断鞭策自己,才能步上坦途。你愿意做个成功但忧愁的人,还是快乐的败将?我宁可是后者。因为快乐无价,而且失败后仍有机会东山再起。能推动许多人不断前进,却无法推动自己情绪  相似文献   

12.
晚上的电视节目,正在采访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快乐的女人,一个健康的女人,一个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的女人。她一直在笑,笑得舒展,笑得奔放,似乎永远没有烦恼和忧愁。谁也不会相信,8年前,她曾经是个癌症患者。这是任何女人  相似文献   

13.
上中学时.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快乐的事,沉重的事,我都会提笔向纸张倾诉。在这个静静书写的过程中,感觉自己逐渐轻松愉快了。快乐的事情,众人面前,不能大肆宣扬,担心别人说我嚣张,但在日记中,我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异样的眼神,没有嘲弄的目光,没事偷着乐。忧愁也可以说来自己听,与自己交流的过程中,说服自己,“大事需变小,小事需化了”。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时代的雅典广场上,苏格拉底像平时一样在广场的一角开始了自己的演讲。这个时候,一群学生来到他的身边,他们正为很多问题难以解决而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我们每天都被这些问题困扰着难以自拔,我们的快乐到底在哪里?我们怎么才能寻找到人生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15.
智者常乐     
人人都希望快乐,但许多人难得快乐,或与快乐无缘,惟智者常乐。智者是这样一种人,头脑睿智,目光敏锐,胸怀豁达,洞察世事,明察事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得之,水到渠成,不刻意追求;失之,本不属我,是自然之态。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活出了人生的高境界,活出了自己的阳光。智者凡事从容。它是一种品质,一种心态。面对挫折,从容相待;面临危难,从容不迫;做人做事从容自若。凡事往宽处想,越想越宽广;凡事往明处看,越看越明亮。亮出了高度,亮出了人格的魅力。智者凡事感激。它是一种气度,一种境界。面对伤害,感激它是心志的磨练…  相似文献   

16.
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艘船吧!”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快乐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隐藏,认真投入地去…  相似文献   

17.
快乐,人的思想处于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乐观的人常常热情洋溢、精力充沛,且人缘极佳。人们也常把快乐与健康相联:在二千多年前,所罗门就曾说过:“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西方也流传着“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谚语、因此,人们常把祝你快乐作为一种美好的祝愿送给亲朋好友.拥有快乐生活也是每个人内心最真诚的期盼,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中顿时明朗起来。老人说:“孩子,你开错窗户了。”小女孩的悲伤和愉悦都是一种触景生情,在心理学上叫表象心理投射,在思维方式上属于一种正向思维。现实生活比上面的故事复杂得多,需要我们至深至彻地去领悟,否则我们也会开错心灵的窗口,把一些本该快乐的事变得不那么快乐,甚至忧愁悲伤起来。面对物欲横流、眼花缭乱的世界,我们也常常会开错心灵窗口。…  相似文献   

19.
岸边一捧沙     
爱情的忧愁歌唱着,知识的忧愁谈论着,欲望的忧愁悄语着,贫穷的忧愁号哭着。但是,还有一种忧愁,比爱情更深沉,比知识更高贵,比欲望更有力,比贫穷更苦涩。不过,它哑然无声,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亮。当你遭遇不幸,向邻居诉说时,你正将自己心灵的一部分托付给他。倘若他胸怀宽阔,他会感谢你;倘若他气量狭小,他会鄙视你。进步并非改善"曾经",而是走向"将要"。  相似文献   

20.
何为快乐?快乐是因你对客观事物的满足而带来的心理愉悦,是一种快活的心态,是一种美丽的心境,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体验。它不由客观事物本身所决定,而是由你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看法、态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