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法音》2015,(4)
<正>本刊讯3月25日至26日,《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修订研讨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自光泉法师主持灵隐寺以来,以弘扬佛教文化为己任,"云林图书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发展。今天的"云林图书馆"位于灵隐寺药师殿西侧,其馆藏文献分为图书、报刊和声像资料(完善中)三部分,现有3万册藏书。图书以佛教类为主,社科类为辅。佛教教理,经、律、论三藏,布教、仪注,佛教宗派、佛教寺志、佛教史志,佛教史、高僧传记  相似文献   

2.
开放寺院藏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院藏书是我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在为数众多的佛教寺院中,一般都建有藏经楼(阁),其主要功能是收藏管理佛教经典及佛教方面图书文献、字画、佛像、法器等重要文物。在当前形势下,如果能够适度开放寺院藏书,加强规范和管理,不仅有利于发挥寺院藏书的社会效益,也有利于弘扬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一、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无可置疑,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从我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很大…  相似文献   

3.
王小明 《法音》2007,(8):60-60
8月14日下午,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率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詹福瑞、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刘小琴、计财司副司长赵雯一行来到设立于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就古籍保护试点工作进行考察调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长学诚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蘧俊忠、陈文尧,以及各部室主任张厚荣、宗家顺、卢浔、张军等热情接待了周副部长一行。  相似文献   

4.
菩提一叶     
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扎根于中国的沃土,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特色之一,便是重孝道,敬祖宗。这是与印度佛教有明显差别的。表现这种特色的,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一类的经典。有学究气的专家常指责这些经是“伪经”。其实,就中国佛教而言,这类经典正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千载、深入人心的真经。中国人自古重孝道,汉代以来,历代王朝几乎均以孝治天下。孝,顺应人心亲情,是天地之间的正道。中国佛教虽跳出三界外,却不违孝道,所以也就不会脱离社会。本篇所引佛经原文,几乎没有一处是难懂的。与其说是译文,例不如说像中国人自己写…  相似文献   

5.
正侯冲,北京大学哲学学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访问学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汉传佛教仪式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发表《水陆碑研究》、《眉山水陆考》等学术论文100余篇,整理《销释金刚经科仪》等佛教仪式文献10余种,著有《白族心史——白古通记研究》(2002、2011)、《云南与巴蜀佛教研究论稿》(2006)、《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2008)、《汉传佛教、宗教仪式与经典文献之研究——侯冲自选集》(2016)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 ,因病于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93岁。赵朴初同志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 ,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 ,上海佛教会秘书 ,“佛教净业社”社长 ,四明银行行长。1938年后 ,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 ,中国佛教会秘书、主任秘书 ,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 ,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0,(6):4-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赵朴初同志,因病于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赵朴初同志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会秘书、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中国的回民穆斯林群体创办了许多的报刊,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丁宝臣创办的《正宗爱国报》,迟至1949年,还有庞士谦主编的《回民大众》,此段时间内,全国各地所创办的各种报刊,内容丰富,既有教理讨论,也有文艺创作、时政评论、科学普及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过去涉及到教义与抗日战争关系的论述很少,本文试图以报刊为中心,论述时人如何从经典与教义出发,理解抗战,支持抗战以及试图推进个人与宗教进步的。  相似文献   

9.
香港有550万人口。佛教信徒约有60余万,分布于工商各行业中;比丘约300名,比匠尼有近3000人;寺院精舍共400多所;佛教团体30余个。佛教学校由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共73所,在校学生约7~8万人;有7所安老护理院,两所托儿所,一个青年康乐营,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医院(医生职工共300余人),佛教善业正方兴未艾。香港佛教联合会是香港最大的佛教团体,会员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人士。上述善业大多数是由佛教联合会兴办的,其每年经费需港币1亿多元,大部分由香港政府补助。香港佛教联合会目前仍不断扩展慈善事业,佛教中心大楼、佛教职业专修中学、佛教安老护理院等正在筹建中,落成之后,当  相似文献   

10.
两千余年来,佛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佛教文化与儒学、道教文化并称为中国三大主流文化,其中佛教文化的影响尤为广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佛教艺术,在近代基本上是空白,多为临摹复制古代的佛教艺术,具有独立创造性的太少”。(古干语)。就佛教尊像的造像而言,也同样欠系统、完整,尤其是在图与文的紧密结合以及佛教艺术发掘的深度上更为欠缺。现在,一部规模为十卷本,集百余万文字、千余幅图像的《中国佛教尊像故事》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丛书第一卷《佛陀尊像故事》(原名《佛陀尊像图谱》),已于2003年岁尾由宗教文化出版…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研究》1992,(2):35-35
《中华佛教名胜大全》第一次编委会议在华东师大教授张志哲和上海图书公司林国华二同志的主持下,于五月二日至二十三日在中国古都洛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会议认真讨论了编写《大全》的指导思想、规模、特点、范围、体例、进度、出版等事宜,自始至终洋溢着友好热烈的学术气氛。会议认为这部《大全》是关于中国佛教名胜的第一部大型辞书,它具有全面性、资料性、学术性。  相似文献   

12.
周世宗的佛教整顿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与"三武灭佛"不同,周世宗无意灭佛,其整顿主要受到唐五代打击民间寺院政策的影响,重在加强对佛教的管理与控制。就整顿措施的实施情况而言,有敕额寺院基本得以保留,无敕额寺院也并非一概废毁,如果"建置年深"并得到地方长官支持也可能存留。此次整顿沙汰僧尼达半数,废寺三万余所,但不少寺院当毁未毁。周世宗的佛教政策在宋初得到继承,并推广全国,由此确立了政府对境内佛教的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一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经汉译的 第一个高潮期,新的佛经译本不断出现。但皇 室典藏部门往往把佛经作为一种特藏,另外 度藏并单独编目。有少量的佛经进入外典书 籍的库藏,也另作一种“佛经书簿”以登记之。 后来,则在子部中设立“释教”一类,但并不全 收内典,只是就编者所接触到的,或认为重要 的,酌量采择一部分收入。这种作法的影响极 为深远,通贯到清代,各种外典书目中,对佛 经都是点缀性的登记那么一些就算了,影响 一直到现在。 从佛教经典(主要是汉译经典)进入图书 典藏和编目领域,就出现二水分流的态势,只 能迫…  相似文献   

14.
不做看守者     
从航校毕业后,我顺理成章地分到船上工作,而朋友大林则因为父亲在交通局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职务,便去了我们公司的图书馆,工作轻松惬意,还有许多图书、报刊可看。  相似文献   

15.
从佛教文献以及龟兹现存的佛教遗迹可以明显看出,古代龟兹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早期流行阿含部,法藏部也杂有流行,还发现了密教的经典。龟兹佛教受到罽宾一带佛教的影响,后来小乘说一切有部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当地出土的梵文、吐火罗语文献绝大部分属于说一切有部经典,这与古代高僧的记载相一致。从龟兹保存的石窟中可以透视出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在龟兹的流行情况,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其壁画内容主要反映"唯礼释迦"的小乘思想,并且有些题材仅出自小乘说一切有部经典。  相似文献   

16.
从报刊编辑学角度对印光法师《与佛学报馆书》(含节录与补遗)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分析,发现法师所提涉及报刊定位、方针及传播策略、编辑修养与意识、编排业务、印刷出版等多方面内容,称得上是微型“佛教报刊编辑学”,或者“佛教报刊编辑学”之雏形,其观点和建议契理契机,彰显了法理智慧与方便善巧,既蕴含着浓厚的“弘法利生”心怀,又与当代新闻传播规律及理念相吻合,对于当前佛教媒体的发展及弘法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7)
正金陵刻经处是海内外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由杨仁山居士于清同治五年(1866)创办,作为居士道场及经籍刻印、流通之场所,杨仁山居士在此讲学刻经40余年,刻印流通佛教经典百余万卷,印刷佛像十余万张,设立"癨洹精舍"、"佛学研究会"等佛教讲学和研究机构,造就了众多佛学人才,开中国近代佛学教育新风,对后来的佛学研究和佛教教育影响深远。杨仁山居士之后,欧阳竟无及吕贗先生等,复创支那内学院,精研法相,影响广泛,为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复兴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一、藏传佛教的宗派称谓藏传佛教,又名藏语系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居住地区。与汉传佛教一样同属北传大乘佛教。它既有丰富系统的佛教经典与理论,又有严密深奥的实践修证次第,故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仅就藏传佛教的称谓而言,也极其繁多,除教内的喇...  相似文献   

19.
袁经文 《法音》2012,(7):7-12
唯识学作为佛教难治之学,是佛教义理的充分诠显和经教思想的根本依托。唯识学常被学界视为触及和揭示了哲学上有关认识论的诸多范畴和繁富义深问题的学理。唯识学对佛教内涵所具有的囊括性和表述的精致性,成为其最有待认识的重要方面和特征;因为唯识学常被学界误解为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产物,其实,小乘"阿含部"经典就有隐  相似文献   

20.
陈汉良 《法音》2000,(6):40-41
宁波佛教居士林座落于月湖柳汀洲之上,占地1300余平方米。风景幽雅,林内诸殿宇庄严巍峨,为居家信众礼佛修持的清净精舍。居士林曾毁于1956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林长徐文芳四处求助,力排各种障碍,呕心沥血,率领众居士白手起家,陆续收回被占房屋,重建了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弥勒殿及法物流通处、阅览室、藏经楼、念佛堂、会客室等。修缮中,徐文芳亲自设计、装潢,利用边角料,拼凑装饰天花板,处处精打细算,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原本要上百万元的费用,结果只花了30余万元。居士们来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