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要了解或研究基督教新教者,无人能跨过马丁·路德.因为路德的经历与思想对新教神学影响甚巨. 路德的中文书籍有<路德脱离天主教前后>,香港浸信会出版的<黑暗中的亮光:马丁路德一生有趣的事迹>(在1975年三版时改名为<马丁路德伟大事迹>),香港道声出版社新版的<马丁路德传>,此外,还有耶鲁大学神学家罗伦培登(Roland H.Bainton)所著的<这是我的立场>,周天和所著的<路德点滴>,杨东川所写的<马丁路德的痛苦与狂喜>,杨庆球所著的<马丁路德神学研究>,保罗阿尔托依兹所著的<马丁路德的神学>.  相似文献   

2.
3.加尔文神学思想对新教教会的历史性影响如果说是马丁.路德在新教神学传统的创制上为后世新教神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基本神学方向,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发现,今天世界基督教新教的基本神学命题和教义立场,如对《圣经》的基本原则,对古公教会传统的立场,和罗马天主教进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教奠基者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1518年的海德堡辩论会议中,首次提出"十字架神学"(theologia crucis)的名称。他不仅是为了与当时中世纪倡导的荣耀神学划清界限,而且向忠实于《圣经》的教会指明认识神的真实道路。本文主要首先分析路德十字架神学形成的因素,接着阐述路德十字架神学的要点,最后反思路德十字架神学对今日教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8,(21):48-48
路德会启动"路德10年"庆祝宗教改革500周年近日,路德会在德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个纪念新教宗教改革10年的庆典活动,在未来几年直到2017年,基督徒将会庆祝马丁·路德的改革,并推进与其他信仰对话和更深的神学交流。近日,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加尔文对路德神学的继承和创新,分析了加尔文在他自己的处境和那个时代对神学伦理学和新教教会制度方面的重要贡献。这些贡献,至今影响着全世界的新教教会,并必将对中国教会的教会神学创制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4.信义宗教会教制创设与神学伦理学传统从历史文献来看,新教教会诸形态起源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而信义宗作为最早的新教教会却并非以分裂大公教会为初衷,或者说,路德及其改教同道的确是以改革教会积弊为己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路德一直是承认罗马天主教是大公教会,尽管他从未停止对罗马教廷的批评和反驳。他写到:"尽管罗马城比所多玛和蛾摩拉更加败坏,  相似文献   

7.
14-17世纪英国10个代表性新教《圣经》译本以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为纲领,并受英国当时历史和知识状况影响,呈现建制世俗化和智识世俗化倾向。其实现途径有:回归原本,强调字面义;质疑教士翻译资质;彰显人的自主权,倡导世俗生活;提倡民族语译本;拥护王权;展现英国本土社会生活。英译本《圣经》的世俗化交织着各种权力争夺,是新兴社会阶层反教权主义的重要手段和英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7,(12)
<正>相比圣经翻译者的身份,路德更为人所知的是宗教改革家、牧师、神学家、大学教授等响亮的名号。事实上,路德也是以现代民族语言翻译圣经的先驱,是名副其实的圣经翻译专家。在被保护期间,路德为圣经翻译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既造福了德语文化~1,也对基督教新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9.
陈小鲁 《天风》2002,(5):46-47
马丁·路德热爱音乐,是个出色的歌手,在作曲方面也十分在行。无论在故乡、在修道院、还是在德国的其他地方,回荡在他耳边的除了弥撒曲或经文歌以外,就是民歌。因而在如何营造理想的新教圣乐方面,路德无疑是从民歌那里受到莫大的启发。在当时的众多作曲家里,路德给予最高评价的是路德维希·森夫尔(Ludwig Senfl,约1489—  相似文献   

10.
陈小鲁 《天风》2002,(11):44-45
十六世纪初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新的教会音乐体制的建立。宗教改革初期,新教的圣歌陆续出版。由于它们是以牧师和唱诗班领唱者为对象的,而非一般的信徒,因此马丁路德曾明确禁止一般信徒使用这类圣歌集。再说一般信徒对圣歌也很生疏,因为无论是圣歌的歌词还是曲调,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11.
学界通常认为,路德的新教哲学奠基于对亚里士多德"实体存在论"的拒斥之上。不过,至于路德对实体的批判具体是怎样展开的,这一批判又具有怎样的形而上学意义,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澄清。鉴于此,本文旨在深入考察路德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之争"及其哲学后果。我们看到,路德首先用一个作为"盼望"之对象的非本质性目的破除"是其所是"的本质规定性,以便否定事物与世界的实体性,然后提出一种没有本质的实体概念,将个体赖以持存的东西理解为外在的偶性。在一个偶性化的自由世界中,如何安顿没有内在形式的"非实体"之人,便成了路德思想给现代社会造成的巨大困境之一。  相似文献   

12.
林辰欣 《天风》2017,(9):31-31
你对宗教改革推手——马丁·路德了解有多少?今年是宗教改革500年纪念,我们借此重新认识路德——这位外号“火山”、教会史上杰出的先辈。经常在英国、西班牙基督教杂志撰稿的传道、作家威尔葛雷汉(Will Graham),揭晓你可能不知道的有关这位基督教信仰改革先驱的七项事迹:1.路德成为修士的原因多数人都知道路德是奥古斯丁修道院的修士,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德国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宣传品木刻版画中的路德形象,以及其所包含着的激进内容.既可以让我们对以往根据笔载文献把路德说成是保守者的观点进行商榷,也可以利用图像这种完全不同的原始材料,来对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进行重新解读.通过文本材料和视觉材料的对照,来重新解读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观念,是我们目前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4.
李清超 《天风》2018,(1):42-43
'婚姻中的双方应当互爱,互相尊重,爱情才能滋养婚姻的幸福'马丁·路德是伟大的神学改教家,他的神学观点使他的婚姻观也发生改变并且在他亲身实践的婚姻生活中证明和恢复了婚姻的尊贵地位。路德与他的妻子凯瑟琳·冯·波拉的婚姻几乎成为新教典型的模范婚姻,他的婚姻观也奠定和影响了16世纪以后整个欧洲世界的婚姻观。本文从路德时代婚姻观演变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自牧(十)     
汪维藩 《天风》2009,(4):56-57
宗教社会学奠基人韦伯(Max Weber1864-1920),于1904年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下称《新教伦理》,新教即中国所称的基督教)。译者彭强、黄晓亲认为:  相似文献   

16.
赵鑫 《天风》2014,(3):46-47
<正>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1483年11月出生在日耳曼中部的艾斯里本。他是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对于新教来讲,他是回归圣经、渴慕恩典的属灵伟人。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人物。马丁·路德出生于一个德国农民家庭,他的父亲经营铜矿业,家境不富裕。路德在父亲的期望下,在爱尔福特接受大学教育,1505年开始学习法律。本来要成为律师的路德,在去往爱尔福特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钟力 《福建宗教》2001,(2):42-42
基督教,英文为Christianity,公元一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一些小的教派。《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早期的《圣经》包括《圣经旧约》、《圣经后典》和《圣经新约》。1520年后,基督教分为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教的《圣经》只包括《圣经旧约》和《新约》,天主教《圣经》除此之外,还包括《后典》。《圣经》的前一部分为希伯来文,后一部分为希腊文。及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统一的拉丁文译本。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在维登堡大教堂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打响了宗教改革的第一炮。以此为节点,今年(2017年)是宗教改革500周年,各国各地都举行了纪念活动,教宗方济各也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新教的纪念活动。不仅基督教认为宗教改革意义重大,普通学者也认同这一主张,天主教也认为路德的宗教改革触动了天主教的反省,倒逼了天主教内部改革。无论从哪一角度看,宗教改革运动都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改革运动之  相似文献   

19.
称义教义既构成新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又造成新教与天主教长期分离。在20世纪"教会合一"运动的影响之下,世界信义宗联合会与罗马天主教会就四百多年来"因信称义"教义分歧进行多次非官方的对话,于1999年10月31日正式签署《称义教义联合声明》。从该声明中的称义共识来看,天主教确实对信义宗称义教导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开放态度,从而也间接地接受了马丁·路德称义神学的主要观点,这主要体现在信仰与善功、外在的基督之义、同时是罪人与义人、律法与恩典等问题上。在称义教义问题上,各教派的对话越是深入和广泛,就越有必要重新回到路德称义思想中来,不断对其独特的洞见加以反思,从而获得更多的教义澄清。  相似文献   

20.
马丁·路德热爱音乐,是个出色的歌手,在作曲方面也十分在行.无论在故乡、在修道院、还是在德国的其他地方,回荡在他耳边的除了弥撒曲或经文歌以外,就是民歌.因而在如何营造理想的新教圣乐方面,路德无疑是从民歌那里受到莫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