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赞美别人     
正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指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别人的赞美。赞美更容易鼓励人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也不能忘了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因为人生需要赞美。英国喜剧演员卓别林小时候,有一年圣诞节,学校组织合唱团,卓别林落选了,他很沮丧。之后,卓别林在班上背诵了一段喜剧歌词,博得大家的喝彩。老师说:"虽然你唱得不好,但表演很有幽默的天分。"  相似文献   

2.
眼光     
美国的巴菲特是世界公认的"股神",他有一句名言:"在别人贪婪时要恐惧。"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每个人都希望手中已经涨了数倍的股票一直涨下去。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  相似文献   

3.
景健美 《天风》2022,(5):12-13
《诗篇》和《以赛亚书》的这两处经文都强调了一个重要内容:"他的智慧无法测度.""无法测度"意味着"无法数算",神是无限智慧的,这是他重要的属性.人往往自以为有智慧,但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有句话说:"无限智慧的神做事的方式是有限的受造之物不可能加以改进的."面对无限智慧的神,我们祈求主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我们,使我们真知道他(参弗 1:17).  相似文献   

4.
刘行 《天风》2004,(11):40-40
"赞赏别人真正的成功是一种美德,心中也常会充满喜乐的膏油,能欣赏别人的成功,必能与别人搭配事奉。"人的本性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害怕受到别人的责备和批评,对周围的人评价非常在乎。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史京纳以他的试验证明,在训兽方面,一只有良好行为就得到奖励的动物,要比一只一有不  相似文献   

5.
说“无非”     
正我有一个朋友,只要别人说点什么,他好像都已经知道在前,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态,常挂着句口头话:"无非如此……"意思是说,这玩意儿没什么了不起,没别的,不外乎就是这些。 本来别人想继续把话说完,但这样一"窒",便不想再说了。有一次,这个说"无非"的朋友过后突然想起还得弄清别人说的某个问题,便反过来追问,而说话的人已经索然无趣了:"别说了,无非如此。我也忘  相似文献   

6.
明代心学思想家王龙溪,具有超凡的生死智慧。他的生死观可以用"一生死,通昼夜"来形容,既使人懂得肉体生命"生死如昼夜,人所不免"的道理,又让人明白良知本体无生无灭的奥妙。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命走向,有"任生死"和"超生死"两种境界可以修证,王龙溪本人以后者为理想目标。他不仅向世人指出了达到这一境界的心性修养方法,而且以"虚静光明,超然而逝"的临终表现,证明了自己的生死智慧是一种实践性真知。王龙溪的生死智慧使人们看清了生命的来龙去脉,消除了对于死亡的困惑和恐惧,同时又能把握自我生命的走向,具有透彻而深邃的终极关怀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到家里,他向母亲哭诉了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孩子记住,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叫人无法踩在脚下,那就是尊严。”  相似文献   

8.
智慧语丝     
正你越喜欢自己的决定,你越不需要别人来喜欢它。千万不要因为忙于谋生而忘记生活。——金伯莉·帕尔默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自己,在等着与你合一。——晓雅我们期待他爱的是我的那一片地域,那里有我的脆弱和自卑,有我最无助和最羞耻的时刻,有我的恐惧,有我的阴暗面,有我的习惯,也有我的梦想。——张小娴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上帝说:"你说吧,我尽力而为。"这个人说:"我看到每个人都对别人笑,可对我就是没有一点笑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郑汝榕 《天风》2005,(2):44-45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每个人蒙恩的经历也许不尽相同,但信靠神的人却都是有福了。每个神的儿女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将神对他的恩典或说与别人听或珍藏在心中。 十几年前,神以他奇妙的爱拯救了我,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主耶稣在我身上显出了他的莫大的能力和慈爱。 以前,我的脾气很急躁,往往片面性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使自己和家人都很不愉快。为此,母亲说:"你还是去教堂信上帝  相似文献   

11.
安德鲁·卡内基在20世纪之初,曾拥有资产4亿美元,这在当时竟超过了美国的国防预算。当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会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可也做不好事情的人;只有那些不需要别人  相似文献   

12.
<正>《约翰福音》5章1节至15节,讲的是一场耶稣与法利赛人的辩论,而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个病了38年的人在神迹中痊愈。这个病人躺在靠近羊门的池子旁,他希望被放在池子里,因为这样可以得着痊愈。耶稣问他:"你要痊愈吗?"他的回答是消极的,他把未得痊愈的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相似文献   

13.
每个画家的"根"都深深地扎在了艺术的土壤里,他们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胜过了读者对他们浅显的理解。正因如此,他们的作品才显得活泼而厚重,并且富有生机。周大正植根于第二故乡大西北,他保持着一颗炽烈的游子之心,作品中诠释的是他深藏内心的故土情怀,每幅作品的诞生都使观者眼前一亮。他的油画作品蕴藏着乡土内涵,呈现着鲜明的乡土情结,诠释着油画创作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計文 《天风》2014,(11):1-1
<正>一些人有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具有毁灭性的日常习惯,就是拿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与别人和别人的生活比较。对他们而言,生命宛如一场竞赛,自觉或不自觉地总要在"比较"中走完一生。比的结果是,赢的人有一种莫名的快感,输的人则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失落。有人在"比"的状况中咬咬牙,努力追赶;有人却在"比"的过程中心态失衡,产生羡慕、嫉妒,甚至咬牙的恨!圣经中就有一个因"比"而走入生命死胡同的人,那就是扫罗王。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是当众人对奏凯而归的大卫唱出"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时,扫罗的心态发生倾斜,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17.
正在强权与暴力面前,没有人不畏惧它,所以出现"众人之唯唯"也就在所难免。然,一个人到底是要人"唯唯"之畏,还是要人"谔谔"之敬呢?不少人错误地以为别人马首是瞻的原因是自己英明,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怕他、惧他,以此凸显自己。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暴力鬼,它极尽所能,目的就是想让别人怕他。故事是这样记录的:老仆刘琪的妻弟独居一室,床在北窗下。夜半时觉得有只手在他身上抚摸,怀疑是小偷,惊醒细看,只见那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的哲学家、美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其实人类一直都在不断地寻求对自己的认识,在不断地审视、叩问自己的生命,生存状况.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引论>中说:"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另一位德国哲人兰德曼在他的<哲学人类学>一书中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在于动物是以"完成品"面貌来到世界的,而人只是一个"未完成体"即"半成品".他说:"自然只使人走完了一半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这就是说大自然只给了人的肉体驱壳,至于人的智慧、素养人的事业.道路、价值.全靠人在几十年的生命活动中去开创、塑造.每个人的人生历史就是这么一部完成或者说谱写"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最初他从人民银行跳到华夏银行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他是自找苦吃,而当他再从华夏银行跳到刚成立不久的民生银行的时候,别人就更难理解他为何选择了一家"个体户银行"?剑走偏锋。短短3年时间,民生银行四川分行已经成为金融界一种引人关注的"胡庆华现象",他本人也荣膺2005年"四川十大财经人物"、  相似文献   

20.
<正>"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经文:太28:1-10复活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纪念人从死里复活的节日。人常说"人死不能复生",千百年来,人类不停地想要破解死亡之谜,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但结果还是走向死亡。耶稣基督死后三天走出坟墓,他胜过了死亡,胜过了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